外交部副部长:美国应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出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1 11:20:14

外交部副部长:美国应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出解释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0-11-05 17:11:02
【编者按】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在国际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5日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表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担忧,美方应对此作出适当解释,以免影响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日在出席财新峰会时称,这一计划从美国国内的角度思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全球经济并不是优化的选择。对于可能的热钱流入中国,他表示,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要加强总量上的对冲。

  页面导读:

  外交部:美国应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出解释

  高盛经济学家:美出台量化宽松政策使新兴市场面临两难

  综述:外媒专家对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效果存疑

  美国再度开启印钞机 新兴市场热钱流入压力加大

  周小川:不让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经济中

  央行官员建议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全线飘红 八品种强势涨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5日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表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担忧,美方应对此作出适当解释,以免影响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

  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3日宣布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方案:将在2011年二季度前购进6000亿美元的国债以提振经济。这是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美联储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措施。

  崔天凯说,很多国家对美联储的决定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这种政策对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影响。“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在这个问题上要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

  他说,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财长说过,滥发钞票就等于变相操纵汇率。”

  崔天凯说,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政策会产生“溢出效应”。如果美国一直执行这种政策的话,恐怕不仅仅是“溢出”的问题,最后还会成为“洪水”。

  “溢出效应”指一国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影响和波及国际资本市场。

  崔天凯说,美联储有权作出自己的决定,但希望美联储能充分考虑到,他们所作的决定带来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作决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本国的经济。(新华网)

  高盛经济学家:美出台量化宽松政策使新兴市场面临两难 五因素助力中国经济增长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专电(记者华晔迪、陈雯瑾)5日,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在此间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在美国出台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面临两难,中国也不例外,不过,她不担心中国经济增长,并预计中国经济明年仍有望达到10%左右的增长水平。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将对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两难处境”。乔虹分析说,一方面要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都需维持一定的政策,而在当前背景下,就一定要避免更多游资进入,避免资产泡沫形成以及通货膨胀压力形成。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将本国货币与美元进行明显脱钩,大幅升值或大幅加息甚至是增加资本管控,又会为国内就业以及国内经济周期带来下行风险,如果不这么做,在出口方面又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在这两者中,新兴市场国家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也正是当前全球诸多投资者极为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问题,而无论如何选择,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将因此受到影响。
  乔虹说,包括中国香港、印度、巴西在内的一些新兴市场已出现明显游资冲击现象,但“中国似乎还没有接受那么多游资冲击”,不过,乔虹认为,从资金流入方向以及其资金对于房地产等行业资产价格推高上看,目前已经到了“令人警醒的时点”。
  尽管如此,乔虹并不担心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她预计今年全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10.1%,而明年则仍有望达到10%左右的长期趋势水平。
  乔虹进一步分析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衡,内需已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同时,内需与外需增长更趋于稳定,另外,出口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需求依赖逐渐减小,而“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的贡献已大了很多”。
  此外,乔虹还认为,高盛相关金融指数显示的中国偏紧的金融状况有助于增强中国政策制定者在宏观政策管理上的可信度,而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则确定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地位,并兼顾消费与投资,这些均将助力中国经济增长。
  而关于当前市场热切关注的通胀问题,乔虹说,通胀水平有望在今年10月或11月达到高点,但控制通胀仍存风险。高盛同日发布研究预计,10月份CPI同比增幅有可能突破4%,同时,信贷和M2增速也将维持较高水平。
  乔虹表示,在通胀压力迅速上升、经济增长十分强劲形势下,持续强劲的货币和信贷增长令人担忧。她认为,此前采取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传达了政策立场收紧信号,但考虑到通胀风险继续上行,相关政策仍有进一步收紧的必要。(完)

  综述:外媒专家对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效果存疑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专电综述:外媒专家对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效果存疑
  新华社记者
  为应对美国当前生产和就业状况改善步伐缓慢的状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即到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对此很多外国媒体和权威专家表示,美联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对于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可能收效甚微,还可能对其他经济体和世界金融体系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刺激国内经济复苏效果甚微
  专家普遍认为,美国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货币供应量不够。
  杜克大学教授卡姆·哈维也认为,美国企业目前已经积累了1.5万亿美元现金,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不是缺乏资金,而是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因此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无法达到刺激实体经济的目标,也无助于解决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
  持相近观点的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吉列尔莫·卡尔沃。他认为,美国当前的中心问题是信贷渠道崩溃,这个问题对小企业来说尤为严重。而新一轮的定量宽松政策却将流动性引向了完全不需要流动性的领域。
  美联社4日说,新的定量宽松政策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容易导致通胀失控,并带来石油等大宗商品和高收益投资产品的泡沫风险,还会令美国政府和国会丧失应对美国长期债务问题的动力和紧迫性。
  《纽约时报》3日发表文章认为,无论本轮定量宽松政策的规模大小,美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依然面临复苏动力不足、失业率高企的风险。该报援引西北大学经济学专家罗伯特·J·戈登的话说,美国经济很可能会面临一个与日本相似的“失去的十年”,而且鉴于美国高企的失业率、有缺陷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与工作挂钩的医疗保障体系,美国民众受到的冲击可能远大于日本。

  外溢效应加大其他经济体资产泡沫、汇率波动风险
  专家普遍认为,过剩的全球流动性一方面会拉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大很多经济体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也将使热钱加速流入新兴经济体,加剧流动性过剩,助推资产泡沫。
  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认为,美联储继续放宽货币政策,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这将加剧“汇率战”风险,并加速美元霸权的衰落。
  斯蒂格利茨认为,一旦资本流入金融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将推高新兴市场国家本币汇率,进而影响这些国家出口,同时催生资产泡沫。“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汇率争端的乱局,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催生海外新的资产泡沫,造成很多国家被动进行干预。”
  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埃里安说,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不仅不会完全解决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还会放大全球货币市场的紧张情绪。他说,资金外流将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已经呈现过热苗头,欧元区和日本也可能蒙受本币被迫升值的拖累。

  其他经济体的反应与应对
  就在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出台后,一些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迅速作出回应,酝酿新一轮限制措施,以防美方举措促使大量外国资本涌入。
  韩国企划财政部4日宣布,将“积极”考虑采取措施,控制资本涌入。同一天,韩国央行向市场抛售韩元,以防韩元对美元汇率在美联储施行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后进一步走高。
  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4日批评美联储政策。他认为,美联储此举难以增加就业,却会加剧全球失衡。巴西政府过去几周出台多项措施,以阻止雷亚尔对美元汇率继续攀升,包括将适用于外国投资者购买巴西债券的税率从2%增加至4%。
  印度尼西亚官方也表示,将出台措施应对热钱流入。中国香港金管局也警告,资本流入将推高本地区房市泡沫。
  除发展中国家外,部分发达国家对美联储的政策也感到不满。德国经济部长赖纳·布吕德勒就表示对美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的做法感到担忧。他此前曾批评美国通过货币政策间接操控汇率。(综合本社驻北京记者许多,驻华盛顿记者蒋旭峰、刘丽娜报道)(完)

  美国再度开启印钞机 新兴市场热钱流入压力加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日宣布再收购6000亿美元国债的二次量化宽松措施,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更刺激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神经。

  专家普遍认为,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举措对于进一步拉动美国经济的效果很有限,但却可能埋下未来通胀和美元崩盘的苦果;而印钞策略导致的美元疲软和流动性泛滥,也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本币升值、资本涌入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更大压力,韩国、泰国等多个亚洲经济体4日对此提出警告,并酝酿采取大举干预措施。有迹象表明,在即将召开的G20首尔峰会上,美国可能因为其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而成为众矢之的。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权宜之计

  用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尔德斯坦的话讲,美联储周三的决定是一次“危险的赌博”。专家表示,就刺激就业和拉动经济而言,二次量化宽松能起到的效果很有限,某种意义上说,伯南克出此下策不是希望看到成效,而是让外界看到美联储在经济疲软时没有坐视。

  德国商业银行的外汇策略师4日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的量化宽松可能成为一个“无底洞”,而收购国债能够加快复苏还是个很多的问号。此前高盛的预测称,美联储可能需要收购高达4万亿的资产,才能看到一些实际的成效。

  分析人士表示,在房价低迷之际,按揭利率小幅下降并不能对楼市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已拥有巨额超额准备金的银行也不会因为流动性的增加而增大放贷。即便长期利率果真下降,如果消费者和企业依然手握现金不愿去消费和投资,再多的量化宽松也是枉然。

  鉴于可能产生的效果很有限,专家表示,美联储在二次量化宽松的道路上可能难以走得很远。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庞多尔认为,美联储这次的行动不是“首付”,而是“全额抵押贷款”,换句话说,到明年中期,随着经济活动继续回暖,而通胀压力增加,美联储会彻底终止量化宽松。

  后果严重

  对美联储来说,“顶风”推行二次量化宽松还可能带来很多严重后果,比如美元的崩跌,比如未来的恶性通胀和央行信誉的丧失。

  自伯南克8月底暗示将实施二次量化宽松以来,美元指数已累计下跌8%,4日盘中,美元一度再跌0.5%,下探76的11个月新低。债券天王格罗斯预言,美国如果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未来几年美元将下跌20%。

  分析人士指出,实行美元贬值其实美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因为可以减轻美国的债务压力,转嫁危机。但专家也提醒说,美元的过快下跌,对美国也没有好处。

  要知道,美国刚刚开始的新财年财赤预计仍超过1.4万亿美元,美国依然需要其他国家大量购买其国债。而且,美国也不希望自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除了美元,巨量流动性可能诱发的潜在通胀,也是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的一大风险。费尔德斯坦指出,美联储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危及该行的长期反通胀战略的可信度。一旦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失业率明显下降,美联储可能无法以足够快的速度将新注入的资金撤出市场,进而使得通胀率大幅上扬。

  多国告急

  在危及自身信誉的同时,美联储的新措施也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尔埃利安4日表示,美联储再购6000亿美元国债可能导致大量资金“外泄”别国,加剧全球汇率紧张局势。费尔德斯坦则惊呼,如此“危险的赌博”蕴含着制造资产泡沫的巨大风险,进而破坏全球经济的稳定。

  事实上,在本周的联储议息之前,全球很多经济体都已经感受到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巨大冲击。澳大利亚和印度在本周意外加息,以对抗有所升温的通胀,巴西、泰国等则祭出了征税和资本管制等“重型武器”。

  很多发达国家也对美国的二次量化宽松怨声载道,因为美元走低给其他货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令各国旨在通过出口拉动经济的努力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说,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等央行已被美联储所“绑架”。

  有迹象表明,在即将到来的G20首尔峰会上,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成为讨论焦点。韩国企划财政部4日发出了几个月来最强烈的警告,表示将积极考虑采取包括资本管制在内的措施抑制资金流入。泰国财长乍滴甲瓦尼周四则表示,地区央行可能采取联合行动,打击热钱大量涌入带来的汇市投机行为。(上海证券报)

  周小川:不让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经济中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和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
  和讯消息 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参加论坛时表示 ,有很多人已经关注到了有热钱流入中国,对待热钱有两点措施需要强调。
  周小川认为,首先中国目前的外汇体制,不正常的国外热钱要么进不来,要么就是绕道而行,如果是绕道进入中国,中间会有一些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可以尽可能的防止热钱流入。

  另外,周小川强调说,面对热钱,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在总量上进行对冲。“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是放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去,等热钱退走时,放在池子里让它走。这样能在宏观上减少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央行官员建议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记者 苗燕 李丹丹

  视频:央行官员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媒体来源:宁夏卫视《财经早班车》
  出于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稳以及通胀情况的判断,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非常时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已圆满完成使命,在当前的形势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即货币政策应该逐步回归常态,而这种“常态”就是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张健华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国民经济复苏的态势在不断巩固,今年全年达到10%没有问题,且他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充满信心。另一方面,物价由负增长变成温和上涨,近期内还有再提高的可能。此外,进口价格指数已超过60%,表明进口价格未来预期上涨很快,对输入型通胀可能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物价形势不容乐观。张健华称:“在CPI很高的情况下,还能不能继续放松货币条件就非常关键了。”

  张健华称,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所以货币政策有些工具可以微调,而且微调以后还可以反向调。他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

  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含义包括: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管理通胀预期;管理价格体系;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信贷速度增长并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张健华认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应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所谓的针对性就是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要防止资金过度地流向资产市场,炒作资产价格。此外,他特别强调要管理好通胀预期。他认为,今年年底物价可能超出年初的预计,实际通胀也可能有所上升,而明年通胀形势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中央银行不能掉以轻心,最核心的是不能让长期的负利率侵蚀居民的储蓄资产。他随后表示,央行有一些工具可以理顺价格体系,这将有助于资源要素价格的配置。

  在谈到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信贷适度增长时,张健华指出,当前中国流动性管理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美国的量化宽松。他认为,美国最新通过的Q12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影响很大,美、欧、日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很大程度上会引发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而中国又是新兴市场国家中发展得最好的,所以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资产价格方面压力很大。”张健华称。

  今年10月19日央行启动加息,是否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长期加息的通道?张健华对此表示,货币政策出台后,要观察一下效果,然后再根据效果考虑下一步的措施。如果说我们的经济形势出现了逆转,还可以采取一些反向措施。因此,仅凭一次加息就断定中国进入长期加息通道是对货币政策的误解。(上海证券报)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全线飘红 八品种强势涨停
  周五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全线飘红,沪锌、沪胶、郑PTA、连豆、豆油、棕榈油、郑棉、菜油共八个品种强势涨停,美联储买债计划的影响持续升温。
  金属期货方面,沪锌跳空高开并一路在高位震荡,尾市封涨停。受伦敦期铜升至两年新高影响,沪铜大涨4.64%,其他品种涨幅均超过2%。
  能源化工期货方面,全球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因南部洪水导致市场供应中断,国际橡胶价格节节攀升,沪胶今日呈"一"字涨停,升至35000元之上;郑PTA也跳空高开,在开市后不久封涨停,升破1万元大关。此外,沪燃油升2.3%,连PVC升4.7%,连塑料涨3.94%。
  农产品期货方面,连豆、豆油、棕榈油、郑棉、菜油等品种涨停,豆油及菜油重上万元关,郑棉再创新高进入3万元时代。(证券时报网)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7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