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系列之福建女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2:31:10
欣赏女人的美,不是指所谓的外貌、身体、学识和智慧,而是其表现出的一种韵味。韵,指的是节奏,是女人整体呈现的一种节奏,快与慢、高与低,舒与抑--------,皆有其节奏,调调不同;味当然是指品尝之后口舌最后的结果了。这次发现福建不是年轻女孩的天下,与深圳有很大的不同,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儿,大都害羞,清秀,体与态都予人一种温润的柔和感觉,温柔之最当数厦门女子。 此地女儿家的秋波中,神不坚定,峭烈,情却温润得来又有一定的距离,深圳大概太需要女人的坚强了,就象峭壁崖上的山花,虽然永远迎向太阳,但也独自承受狂风,还要与其它花儿争取不多的养份,这般炼就的眼神,自然是神有余而情不足,坚毅而锐利,力度强空间感也大,不过,生存在深圳,是女人的有幸,也是女人的不幸。 福建女孩,极象山中朝阳那一面山谷的花海“含苞待放意幽幽,朝朝与暮暮,切切地等候,有心的人来入梦,花香满枝头,随风轻摆动,真爱有人懂,真心寻芳踪,一双温柔手”,梅艳芳的一首“女人花”唱透了两地的女人。“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孤芳自赏最心痛,闻过了花香浓,别问女儿,花儿为谁红,花开花谢终是空,缘份不停留,春风来又走,女人如花花如梦”则道尽了深圳女人的苍凉与无奈。 福建社会地位最高、最具风情的都是三十——四十几岁的女人,她们目光热切,大胆,在家在社会上有话事权,活的比较肆意,舒适,不象深圳(女人三十一过,每日逾下),几次宵夜,见到四、五大汉拥在一、二大姑左右,大姑俨然是主角,那妄为的笑声、娇俏的话语,流转的眼波,张扬的是她满满的自信,衣饰也是越年长越有味道,比深圳的同龄女人打扮的更有个性与美感。 许是长久以来福建男人飘洋过海较多,炼就了女人大姑级的从容,人多势重的胆大,没有利益冲突下的热烈与放松,偶尔的小小放纵,看着她们你一柄小剑,我一把小刀的与男人你来我往,真是趣意,更是享受,以至于你不得不含笑注视她们,久久不愿离去。          福建女人一方面追求新潮,一方面封建意识特浓,真的有点像黄浦江外滩景观一样,一边是现代建筑,一边则是古典楼院。感情方面,一面想追求浪漫,一面则想找个有钱老公无忧无虑地过下半辈子。七十年代出生的女性尤其如此。她们认为生意兴隆四季平安有一半是求佛求来的,每年烧纸奉菩萨的费用抵得上一名普通打工仔的年薪。盖同一床被子的往往是只是感情,很难谈得上是爱情...... 福建女人本身是一个矛盾,福建女人在当代矛盾更显突出。 迷雾未见得凄惨,或许拨开迷雾便是万丈光茫。 每个人都有迷惘的时候,只要走出迷惘,未偿不能见到辉煌。 封建与时髦并存。愿迷雾能走出迷惘,不再依靠求佛行事。真正做一名现代女强人。福州女人:从外地初来福州的女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用来审视自己已经拥有了的丈夫,一只用来挑剔可能吸引丈夫的福州女人。 福州女性在外地男人眼中是水灵的,可是在外地女人眼中却是成了精的。解放前上海人问起女士的长相,不好直说时,用一个外交术语:‘那只"照会"如何?’而今,福州女性的长相成了旅游者眼中福州"名片"。 福州的"名片",或者"照会",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清秀的,似乎是把闽江的水色都集中在眼神中,吹弹得破的白净皮肤衬得唇边的汗毛都显得有点黑了,不管是樱桃小口还是南方常见的厚唇,都注定她们的风貌几乎和苏州、上海、杭州的女性差不了多少。研究过一点福州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三国时代东吴来的移民的后代,说不定有貂婵、二乔的遗传基因;温文尔雅,娴静与端庄,显示着古典美的传承。其最好证明就是,20世纪福州出过美女、才女林徽因,曾经和浪漫才子徐志摩搞过一场震撼了半个世纪以上的轰轰烈烈的恋爱。 福州方言把少女叫做"姿娘",此言不虚,其美学趣味比之北方人把年青的女性叫做"妞儿"要高雅多了。另外一种脸型,据考证是属于马来人种。面色黝黑,眉楞突出,眼窝深陷,皮肤紧紧绷在脸上,一寸也不浪费。天生丽质当然算不上,但用当代新的美学原则来衡量,却拥有省级,至少是地区级模特儿的身材,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肥肉,永远不会为减肥而费心。说起话来都有关牧村的深沉和田震的磁性,这种阴性的"酷",不但具有当代性,而且不缺乏国际性。 福州女性说起话来,把福州叫做:"胡诌",有一种特殊的古典风味。从孔夫子说话的时候起,汉人讲话并没有今天的唇齿音磨擦音:f;在汉语韵学史上,这叫做"古无轻唇音"。哪怕是半老徐娘说话都接近当年刘备的太太孙夫人的古汉语韵味,绝对有吴侬软语的意境。福州人为什么把走路叫做"行"路,吃饭叫做"食"饭?晒太阳,叫做"曝日头",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外地人不是太没有文化修养,就是太马大哈了。美女天生是要被异性欣赏,同时又注定了要被同性挑剔的。
福州女人越是美丽,越是被外地,尤其是厦门女士看不顺眼。东北女性和她们比人高马大的身材,四川女娃子和她们比眉眼端正,湘妹子和她们比曲折柔媚的语调----有一条定律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女人美丽与她被挑剔的程度成正比。 福州女性越是被外地同性挑剔得凶,就越是证明她的美丽。能公平地欣赏另一个女人的美的女性,就不是真正的女性。宋祖英是绝色的,电视机前男士即使在太太面前也敢由衷地赞美,太太们口头上不得不敷衍一下,在内心有哪一个是没有一点保留呢?毕竟小宋的眼睛比之小燕子的要小得多了;要挑毛病还不容易吗?把福州女性说得一无是处,说她们"冷"、"精"、"懒","没层次",这话太不公平。世界上的事,不公平是很容易的,要公平是很困难的。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人多心不平。人心不平,有如哈哈镜,不管什么事实都会受到歪曲。为什么觉得福州女性"冷"呢?马来脸型的女性目光带着古闽粤族的强悍和精明,混合着猴和鹰的机敏,是超越古典美的。这种目光无声地宣告,女儿城的垣墙和三坊七巷的风火墙一样高筑,固若金汤,想占便宜的(上海话:"吃豆腐")的外地花花公子,识相些,不要轻举妄动。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说,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福州女郎的青睐,背脊上才有"冷"嗖嗖的感觉。其实,福州女性只是对于那些轻浮的目光十分冷淡,这在金庸的小说中,叫做"冷艳"。这种冷美人一旦找到她们心仪的梦中偶象,冷艳的神色就变成了不设防的招徕。记得六十年代,鄙人年轻的时候,在泉州华侨大学当助教。当年的同事一个个唇红齿白,清一色都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虽然自己觉得多情而且纯情,可是就是得不到闽南女郎的青睐。
闽南女郎纵有一千条好处,如贤慧,如泼辣,如能干,如普通话讲得不三不四,却能大冷的冬天,光脚上拖香港寄来的人字塑料拖鞋。在那经商就是犯罪的极左时期,家家户户公然摆个摊子在门口,什么都敢买。 据说,朱德到石狮看了以后,感叹说:除了人肉什么都有。在这种风气薰陶下,年年女郎哪能把外来的书生当作终生依靠的对象。改革开放以后,普通话说不好,外语一窍不通,居然把生意做到匈牙利,做到罗马尼亚去。胸怀着这种传统的姑娘,找对象,根本不怕当时在其它地区犯忌的"海外关系",未见面就单刀直入:是不是华侨?有没有侨汇?当然,一旦被她选中,她就把你看得比她的生命还重要。 闽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可能仅次于客家人,也只有闽南妇女能够消受,闽南妇女的克尽妇道绝对和福州妇女相比,有过之面无不及。什么家务都不让老公做。 我的朋友颜纯钧有一次在门口洗一件汗衫,他的闽南太太非常紧张地把他叫回来,怕丈夫洗衣服让邻居看到,自己难为性,人家也会笑话她懒惰。这样的老婆多么精彩,可惜的是,你就是过不了她最起码的及格线,进不了她的门槛。虽然市面上流行的对象排行榜,用福州话说起来是押韵的:一宰猪(可以吃到比较多的猪肉)、二嘟嘟(汽车司机----可以从外地带来平价的食物)、三支书(掌握一点购买自行车票之类的特权),但是她最瞧不起。等等。等到福建师大把小伙子们调到福州,附近最水灵的妙龄女郎闻风,就排着队来轰抢新郎。得手者喜不自胜,以当时很有点奢华的自行车作为陪嫁。三坊七巷那高高的风火围墙,号称风吹不进,火烧不透,小伙子一抖重点大学文凭,就通行无阻,走过一进天井,就增加了一分老九的豪气。而在仓山那五口通商时代使领馆区,第一代传教士翻译的西洋式客厅,点上了白腊烛,欢迎候补女婿。不久那荷兰式壁炉上放上了特地寄到阿姆斯特丹去扩印照的彩色结婚照。西式老房子往昔多少光荣的传说,都不如新郎略带上海口音惹人眼红。消息不够灵通的女士遗憾了,拥有重点大学文凭的小伙子已宣告脱销。别忘记,这是七十年代,正是"读书无用论"席卷五湖四海的时候。
福州女郎和闽南女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她们把文化水平当作最高准则,正因为此,她们才有马来猴一样的深邃的目光,穿透时间邃道,像王宝钏一样,洞察了当代薛平贵未来。当时最为流行的是惟成分论,而她们实行的却是惟文化论。等到泉州女士们感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年后了。 当然,做福州女士的男朋友容易,做福州女婿困难。福州是个出京官的地方,从朱紫坊、光禄坊、衣锦坊里走出来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后裔。但是,毕竟满清和民国的显赫的记忆已经和斑斓驳蚀墙壁一样暗淡了。大家闺秀变成了小家碧玉。家道中落,光靠男性的力量不足以撑持门面,女性的才干就自然而然地磨练了出来。久而久之,在主持家计方面,才干和责任心同步增长。在当家理财方面,女性在精神的坚韧和办事的干练上超越男性,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在《红楼梦》叫做"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代替公鸡报告天明的意思。曹雪芹此等说法免不了有一点大男子沙文主义的烙印,但是福州的公鸡们,在出门打拼之前,落得个清净,也就渐渐失去了在家长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如此沉重的历史任务,逼得榕城女士精神上超越常规地壮丽起来。也许可以使探春和王熙凤式的家政改革家相形见拙。 当然,这不是说,福州的男人就都蜕化为贾琏式的浪荡公子和孙绍祖式的中山狼。失去家庭内部权威的男性不管在社会上多么神气活现,一回到家里,除了承担起给老婆打下手的角色,别无选择。
福州女婿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可怜。结婚前要给丈母娘打工,洗衣裳,擦地板,结婚后要负责为小姨子装修新房。小舅子谈恋爱到了一定火候,得赶紧把全部存摺举过头顶虔诚地奉上;等到小外甥长大,要上动物园,得让他骑在脖子上,尿淋到脖子里还要笑容满面。太太家里,有事没事,大事小事,红白喜事,事事都得一马当先。 北方人说,长嫂为母,福州人则是,长姊为尊。有刁钻的家伙补充说:榕城人家,长婿为孙。当女婿就是当孙子,肩膀上扛着深沉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姐就是家长,承担起照顾弟妹的一切义务,代行母亲的一切职责。有一个故事说是,一家人家父母早故,14岁的大姐背着六岁的弟弟上学,自己却成了文盲。弟弟在路上要闹着要小便,姐姐怕不雅观,就用手挡着那细细的水流,回家洗手,那掌心里,只留下了温暖,闻一闻,一点味道也没有留下。在那插队落户的浩劫时期,有多少榕城女郎为了成全兄弟的终身大事,而牺牲了自己生生死死的爱情,抱恨终生,可如今独身的大姐抱着兄弟的孩子还是满面春风。 在困难时期,有多少女士让把苹果削给丈夫,把皮留给自己。就是眼下,下岗女工家中,如果只有一只螃蟹,最好的红膏是给丈夫的,剩下的是儿子的,自己把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当成乐趣。不管是如今女权主义的提供了多少和男性辩论的理论,但是在她们心中,总是给男性保留着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福州人家女儿比儿子更孝敬父母,挑你当女婿,就是看中你能忠于职守。如此说来,做福州女婿都是窝囊肺、妻管严、怕老婆吗?非也。太太也并没有闲着,忙得比你还凶,早上起得比你早,晚上睡得比你迟。给你买袜子,为了几毛钱的差价,不辞劳苦多跑了几家商店,明明是乘出租车也花不了几个钱,偏偏说乘公共汽车更能体验平民生涯;何况钱又不是抢来的。网上有个贴子,告诫福州男人:"老婆洗澡时,要量好水温。老婆睡觉时,要炎夏扇风。老婆不在时,要守身如玉。"得出的结论是:"欲娶福州女,先学当仆人。
话说得如此耸人听闻,其实,张敞画眉,全心全意为老婆报务,正是伉俪情笃,爱情高度成熟的表现。时时刻刻有当仆人的冲动,正是爱情炽热的明证。如果太太不让你画眉,你也没有兴致给太太量水温,太太不在,你就心猿意马,说明爱情已经被婚姻埋葬。相反,结婚多年,仍然有永不生锈的服务的热情,正说明榕城女士的情感和容貌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人到中年,和太太在一起,仍然诚惶诚恐,有古代大臣"伴君如伴虎"的紧张,正说明经过榕城女郎的感情洗礼,薰陶,福州女婿在精神上已经升华。这样的女性不是一般的女性,而是女神。有多少令人尊敬的福州男人就说明有多少品格高尚的女人。谁能否认举世公认的一条定律: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作出牺牲的女人。依此类推,有多少把"怕老婆"当荣誉勋章的男人,就有多少永褒爱情青春的女神站在他背后。
福州女人,五花八门。不可否认,有丑八怪,烂眼皮、有成天打麻将的,舌头长得很长,专门搬弄是非的,有水性杨花,谋杀亲夫的,有以色事人,傍大款的,有贪污盗窃的,有搞假冒伪劣的。只要到女监里去调查一下,就可得到一个大致的概念。但是所有这一切女人虽然都是福州藉,但是并不是标准的福州女性,因为这些女人,都不是正常的榕城女神,而是被打出生活常规的女人。 要公平评价福州女人,得有三条件:第一,不要问女人,第二,要问男人,尤其是外地男人;第三,要和闽南女性比。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最有发言权。因为第一,我是外地男性,而且在厦门泉州居住过,有过十年的历史比较眼光。第二,我是福州女婿。第三,我是专门研究美学的。 当然,我也不是十全十美,不可否认的是,我是个不称职的福州女婿。因为我至今仍然只是在理论上承认全心全意为老婆服务的崇高。我也认识到,福州女婿身上沉重的责任是伟大的,但是我却有一种决不动摇的信条:当甩手掌柜,更有精神的自由。一位福州女郎薰陶了我二十多年,每天都在批评,我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至今在行动上没有任何效果。她不但不恼火,相反倒是越来越多情地欣赏我的赖皮.福建三女:湄洲女、惠安女、蟳埔女因其独特的习俗和服饰为人所称道,并称为“福建三女”。她们不仅有美丽的服饰、漂亮的发髻,吃苦耐劳、勤恳朴实的精神更是让人崇敬。三女都是海边的女子,起早贪黑,打渔织网,日日与海上风浪搏斗。她们吃苦耐劳,勤俭坚毅,用柔躯顶风破浪,撑起一片天地。三女因其所处的海边的地理环境及劳动需要,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风格。湄洲女   湄洲女是莆田湄洲岛上的女子,服饰特点为:“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得平安。”三女中,湄洲女的传统保持得最为不好,前几日有摄影家协会的友人千里赶来拍摄三女,在东海、惠安都得其所愿,拍到了风情浓郁的蟳埔女、惠女照片,兴致高昂赶往莆田去了,却悻悻而归,一个有特点的湄洲女都没见着。据说,除了特殊节日,湄洲女都不做传统打扮了。  惠安女(泉州惠安)  惠安女因为舒婷的一首诗而得到国内的广泛关注。她们是所有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妇女的典型代表。至今,外地人来寻访惠安女,都会问及她们是否还在抬石头。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惠女抬石头的少了,由外地打工者来代替她们的这一工作。她们与石头却依然渊源深广,大多数的惠女从事起石头雕刻的行业,如今的惠安石雕因其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  惠安女的服饰特点是:“封建头,民主肚,节省衣,浪费裤”。蟳埔女(泉州蟳埔)  蟳埔女是我最为喜欢的族群,居住在泉州东海的一个小渔村――蟳埔。大海赋予她们豪爽坚毅如男儿的品质,但女儿柔媚好美的天性仍在,为了干活方便,她们盘起头发,却不忘在头上簪上鲜花。一圈,两圈,三圈,甚至五六圈,形成独特的发饰――“簪花围”,有“活动的四季花园”之称。服饰特点为:头戴“簪花围”,耳佩“丁香钩”,身着“大裾衫”(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下着“宽筒裤”。中国自汉代始便有头上戴花的习俗,蟳埔女的簪花围据说为汉代遗风,又有专家说受宋时阿拉伯风俗影响。蟳埔还有一大独特的风景――蚵壳厝(蚝壳厝)。即用蚵壳为墙砌起的屋宇。蚵壳厝整座建筑体现白色蚵壳墙体,下配花岗石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夺目。蚵壳有天然的气孔,用它砌的墙在炎夏可以隔热,到寒冬又可保暖。沿海一带的海风带有盐分,且风大潮湿,用红砖易受腐蚀,层层剥落,而蚵壳墙体不易腐蚀,也不渗水,一如闽南沿海俗话所称“千年砖,万年蚵”。福建女星:张静初、龚蓓苾、姚晨、梁静 叶一茜.郑罗茜 标签: 福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