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词典1985~1994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9 01:27:22
共和国词典1985~1994

共和国词典(1985年)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作出军队减少员额100万的战略决策。

  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针对当时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及主要问题,《决定》首次提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要求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并提出了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改革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等政策选择。《决定》的颁布,成为指导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一、1978~1985年,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阶段。二、1985~1993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及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阶段。其间,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实施。三、1993~1999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改革阶段。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导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的改革亮点是: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实施“211工程”,集中各方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等。四、1999~2003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阶段。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指导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行国务院领导,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五、2003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阶段。国务院2005年发布通知要求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国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向这些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等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2009年,全面规划和部署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始制订。

  价格改革

  1985年6月初,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关于价格改革出台情况及稳定物价措施的报告》。截至当年5月20日,各地生猪收购价格均已放开,猪肉的销售价格已有26个省(区、市)放开,牛、羊、禽、蛋、水产品的价格已放开。价格改革全面启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我国城市的食品和基本消费品实行配给制,生产资料价格普遍实行管制。火柴涨价1分钱都要由国务院讨论批准。改革开放后,价格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价格体系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的价格改革分三个时期:

  一是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时期(1979~1991年),调整和放开了部分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逐步理顺价格体系。1985年国务院下文,首次正式废除计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这被认为是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改革正式实施的标志。其间,价格改革还经历了198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失败教训。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二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1992~2000年),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加强价格法制建设,建立以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法1998年5月起实施,并陆续制定实施了几十个与之相配套的价格法规、规章。以价格法为核心的价格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三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2001年至今),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调控体系,把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2009年,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资源能源的价格改革积极推进。

  经过数十年的价格改革,到2008年,我国以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基本建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放开。到2006年底,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占95.3%,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占97.1%,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占92.1%,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相应比重分别只占4.7%、2.9%和7.9%。

  百万大裁军

  1984年11月,中央军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座谈会,海军、空军、二炮和11个大军区的最高军政首长出席了会议。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近90分钟的讲话,触及军队高层老化、军队消肿和裁军等重大问题。1985年6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以这次百万大裁军为标志,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从此结束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了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

  据《中国军事网》资料,1985年之前,我军曾历经7次裁军。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初。此次精简整编方案规定,解放军总员额由550万整编至400万。但这次整编因抗美援朝战争而中断。20世纪60年代,为应付美、苏可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解放军逐步扩大军队规模,到上世纪70年代中,总员额增至610多万,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1985年开始的百万大裁军,使解放军兵员总额减到300万,中央军委所属总部机关人员精简近一半;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全军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0多个;官兵比例达1︰3.3;全军各大单位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64.9岁下降到56.7岁。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1997年,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宣布:今后3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这是新中国历次裁军中干部精简比例较高的一次。2003年9月,我国再次宣布裁减军队员额20万。这次裁军后,解放军总规模为230万人。

  工资制度改革

  198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决定改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建立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逐步消除工资分配中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积弊,初步建立起能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新的工资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6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4次较大的改革:1.1956年建立了等级工资制。2.1985年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3.1993年10月起,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以职务和级别为主的职级工资制。在事业单位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行业自身特点的分类工资制度,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事业单位工资制包括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津贴与奖金制和工人工资制等五种类型。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4.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同年7月起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据2006年1月起施行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旨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据国家发改委介绍,1990年~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的占比从45.3%逐步提高到63.2%。但工资分配中存在分配和调控制度不完善,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偏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不同经济类型之间的职工工资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问题。 

共和国词典(1986年)

邓小平为“863”会议题词

  劳动合同制

  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规定,即《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暂行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是我国第一部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行政法规。这四项暂行规定从当年10月起实行。它们的公布实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标志着实施达30年的“铁饭碗”的劳资关系的改变,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个暂行规定的重点是用工、招工制度改革,即国营企业新招收的工人都实行劳动合同制,取消退休工人“子女顶替”和内部招收职工子女的办法,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工,择优录用。按新规定,国营企业新招工人中,可突破劳动力的“单位所有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1986年末达518万人,比1985年增加了186万人。到1989年末已达1175万人。1995年1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劳动法施行。其中“劳动合同”独立成章。200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是自劳动法施行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中又一新的里程碑。该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

  863计划

  1986年3月初,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老科学家给党中央写信,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邓小平随即批示: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尽快提出意见以供决策。国务院于是迅速组织上百位专家论证、研究和制定我国高技术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其产生于1986年3月,又称863计划。该计划选择生物、信息、航天、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为研究发展重点(后增加海洋技术领域)。实施863计划,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到2006年,863计划实施的2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330亿元,承担863计划研究任务的科研人员超过15万,其中半数以上为40岁以下;863计划发表论文12万多篇,获国内外专利8000多项;取得了大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其中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信息网络、深海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海洋观测与探测、新一代核反应堆、超级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等方面,已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863计划已成为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第一家国企破产

  1986年8月,连续亏损多年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从而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即后改称的国有企业)。破产后的该厂70多名职工,成为新中国国有企业第一批下岗职工。我国的国企破产改革始于1984年。作为重工业基地,当时沈阳是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沈阳国企的破产尝试和理论突破,为后来全国更大范围内建立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为企业破产法的出台做了有益的实践。1986年12月底,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出台,国企破产改革加速。200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颁布实施。这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法律,从1994年起草,历经12年多次修改。它2007年6月起施行后,企业破产法(试行)废止,而且国企破产不再享受“特殊照顾”。由此,我国立法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破产制度。据国资委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658家,需要退出市场的国有大中型特困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已有近2/3实施了关闭破产。2008年前,还有约2000家企业等待进行政策性破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其中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最早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此后,1982年9月,时任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论述,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概括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方面。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共和国词典(1988年)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科技贸易中心的开业现场(资料照片)。

  住房制度改革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城镇住房制度实行的是福利性供给制。1980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起步并在探索中推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逐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当时的国家建委《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1991年,分步提租、出售公房等推进房改的思路提出。1994年,国务院作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出,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职工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推进住房商品化创造了条件。二是培育和发展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随着住房分配方式的改革,城镇商品住房开发逐步兴起,相应建立了国有土地使用、住房金融与税收、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房地产中介服务、住房使用和维修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房地产市场在培育和规范中发展较快。其间,国务院2003年曾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三是逐步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早在1998年,国务院有关文件就明确提出,最低收入家庭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住房。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颁布,进一步提出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责任。并指出了我国住房市场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比较困难等问题。明确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家庭。其中还专门提到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特别是农民工居住条件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开幕词中就曾说: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还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了改革科技体制并规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并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家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由此揭开。同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第一计划--星火计划诞生。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6年,国家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从重视科技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快速提升。

  中关村

  1980年,我国著名等离子物理学家陈春先被美国“硅谷”现象所触动,大胆提出在中关村打造“中国硅谷”的设想。并提出“新技术扩散”概念,建议把海淀区建成“新技术扩散区”。他领导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1981年开始运营。1983年初,多位中央领导肯定了“陈春先的大方向是正确的”。陈春先点燃了科技人员“下海”的火种,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此而起,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由此而生。中关村地区有北大、清华等高校60多所,有中国科学院和各部委及北京市的科研机构200多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而成的最大的智力密集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1999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中关村科技园区,标志着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到2007年底,中关村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万多家,有百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公布。文件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展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及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系列创新试点。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私营经济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等规定载入宪法。私营经济,获得了法律保护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相当比重。国有经济大发展后,尤其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左”的思想影响下,到1978年,全国4亿多从业人员中,城镇还有个体从业人员15万人,其余全部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温州为龙头的私营经济,在全国率先起航,个体户等私营经济应运而生。但当时从事私营经济,不但受社会普遍歧视,还要受一些政策限制。围绕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议。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党的总书记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这显示,私营经济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条”),这是新中国50多年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红头文件”。其指导思想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从此,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都获得了较公平的看待。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登记私营企业659万多户,注册资本11万多亿元。私营企业在内资企业的比重,也由2007年底的63.25%上升至70.91%。近30多年来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证明,在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其显示出了对公有制经济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 

共和国词典 (1989年-1990年)

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戈尔巴乔夫时提出,双方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北京宣布,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是在会晤时宣布这一消息的。他们的会晤,是中苏两国领导人30年来举行的首次高级会晤。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两国曾有过一段友好时期。但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自从1959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来京参加中国建国10周年庆祝活动后,30年里,中苏两国领导人未举行过会晤,中苏关系长时间处在不正常状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始于经济贸易领域。两国的协议贸易额由1982年的6.04亿瑞士法郎增加到1989年的48.3亿瑞士法郎。1982年10月,中苏两国就关系正常化问题开始举行副外长级的政治磋商。1987年2月,两国恢复了中断9年的边界谈判,双方外交代表开始讨论边界的走向问题并取得了进展。之后实现了两国副总理级的互访。1988年底,中国外交部部长钱其琛正式访问苏联,被认为是中苏关系向正常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议会间的联系也逐步恢复。中苏两国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既符合两个相邻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稳定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989年政治风波

  1989年春夏,极少数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利用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和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特别是对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进行煽动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他们借群众悼念胡耀邦同志逝世这件事,大肆散布谣言,掀起一场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政治动乱。北京和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学潮和群众游行。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5月20日,李鹏签署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决定自1989年5月20日10时起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

  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在邓小平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坚决有力的支持下,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并采取果断措施,于6月4日平息反革命暴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浦东开发开放

  1990年4月18日,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同年6月,《国务院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问题的批复》公布。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1990年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9项政策规定。浦东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战略决策开始实施。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阶段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公布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随后又批准将上海市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从此,浦东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等三大国家战略聚焦,金融、航运、贸易、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汇聚浦东。

  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的1990年,浦东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0亿元。19年后,这个数字整整增长了60多倍。到2008年2月,设在浦东的各类金融机构已达500多家,花旗、汇丰等世界巨头银行在这里设立了中国地区总部;10万金融人才成为这里的新主人。

  “小飞乐”股票

  1984年11月,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上海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公司静安分部发起设立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决定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总股本50万元的实物股票飞乐音响由此诞生。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人们亲昵地称其“小飞乐”。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会见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 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时,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后,将一张“小飞乐”股票回赠给客人。

  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开业的锣声。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经过30多年曲折艰难的推进,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总数达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截至2008年8月8日,沪深两市的股票账户总数已接近1.2亿户。而在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时,上市交易的仅有8只股票。

  维和行动

  1990年年4月,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派遣了5名军事观察员,这是我国军队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4月,我军又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了400人的工兵分队,这是我军首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01年12月,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成立。2002年2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

  19年来,我军维和官兵累计新建或修复道路77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8700多枚;运送物资36万多吨,运输总里程56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5万多人次。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出色完成了巡逻观察、监督停火、协调组织等任务。我军先后有3名军事观察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迄今为止,我军所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官兵均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8名为维和事业献出生命的官兵被授予联合国最高荣誉奖章--“哈马什尔德勋章”。 

共和国词典(1991年)

秦山核电站外景

  温 饱

  1991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时宣布: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但求苍生俱饱暖”,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从贫困到温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为之苦苦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城镇居民每人年消费仅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44元。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目标中,第一步就是用1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1990年底,我国11亿人口中已有97%的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上。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历史性成就。而为实现温饱这一艰巨宏伟之目标,安徽农民最早实行大包干生产方式,第一个打破 “大锅饭”;河北农民进城,创造了社会个体承包国有企业的先例;江苏农民第一个跨越所有制界限,组建了联合企业集团;广东农民组织了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浙江农村出现了第一个民间信用组织……中国农民的创造,让历史铭记。

  小 康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 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大平正芳,在谈话中提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时说:到本世纪(即20世纪,下同)末,中国到那时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将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此,奔小康,成为中国民众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1990年底,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小康水平评估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包括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此国家统计局进行综合评分测算认为,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农民人均纯收入等3项未达标)。从而得出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结论。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国家统计局而后建立了新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据《人民日报》2004年3月报道,该体系的基本标准包括:人均GDP超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达1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市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达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等。2008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监测报告: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达72.9%。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此后经过多年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多种养老制度并存;基金统筹层次过低,调剂能力差;少数经济效益不好的地区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难以保障;挤占挪用养老保险金严重等问题。为此,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当时《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决定》要求到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与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它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轮廓,描绘了“九五”时期和21世纪初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蓝图。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此,我国初步建立起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到1997年7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城镇企业8758万职工和2358万离退休人员。2005年下半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下发,其中要求:继续把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统一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等。

  秦山核电站

  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的30万千瓦核电站。它的建成,使我国实现了核电“零”的突破。2009年7月,秦山核电站扩建工程——总投资260亿元人民币的方家山核电工程在浙江海盐开始全面施工。它的开工标志着秦山核电站实现了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核电自主发展的重大跨越。《科技日报》2009年3月报道称:自上世纪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引进建设大亚湾10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1994年2月我国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之后,中国核电从无到有,成绩卓著。目前已投运的核电机组11台,总装机容量910万千瓦。2008年,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3%%,核电年发电量683.94亿千瓦小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左右。国务院2005年3月原则通过、国家发改委2007年10月颁布了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据此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 

共和国词典(1992年)

三峡大坝泄洪坝段雄姿

  小平南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又处于一个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谈话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地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是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而且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

  1992年4月初,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三峡工程开工。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7月10日,三峡左岸电站2号、5号机组并网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20天。2005年9月16日,三峡左岸电站9号机组并网发电,三峡左岸电站14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提前一年建成投产。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毛泽东当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构想成为现实。三峡工程2009年将全面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设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在847亿度以上;它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150万公顷耕地;它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总数最多的工程。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将超过120万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同年6月,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命题。10月12日-18日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第三产业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发布。针对当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文件提出: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必须使第三产业有一个全面、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根据国情,我国对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和娱乐、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理发与美容服务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相比,长期不适应。1978年,第三产业的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2.2%。因此,1984年,时任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在山东视察时就提出:要放手发展第三产业。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如今,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就业的主渠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到2006年,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9.4%。该产业的就业人员,已占就业人员总数的32.2%。

  农民工进城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出现第一次农民工进城潮。他们以乡镇企业为就业目的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20世纪90年代初,4000多万农民工进城务工,这第二次“民工潮”与第一次不同,其目的地是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港澳台制造业向广东等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第三次农民工进城潮涌。自此,进城农民工的数量持续增加。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农民工数量已达1.2亿人左右。到2008年,《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农民工总量2008年末超过2.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亿多人。

  农民工进城,他们居住城市,户籍却仍在农村,身份仍是农民,由此带来的工资、失业和医疗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等问题,逐步引起了社会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高度重视。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同年,司法部、建设部下发了为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通知;2006年3月,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同年6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2009年7月,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36个城市的法律援助机构联合签署了全国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作协议。 

共和国词典(1993年)

这是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前汪道涵与辜振甫(右)握手。

  汪辜会谈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后来形成“九二共识”,为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商谈奠定了基础。1993年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首次以民间名义进行的公开会晤。这次会晤建立了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次“汪辜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此后,双方又举行过20多次不同层级的商谈及1998年在上海举行的“汪辜会晤”。

  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两会商谈被迫中断。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恢复了商谈。2008年3月以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海协会、海基会分别改组并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快恢复商谈。同年5月,胡锦涛会见率团来访的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两党领导人会谈达成的重要共识之一,就是尽快恢复两会的交往协商。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京恢复了中断9年之久的商谈,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议题,进行协商并签署了协议。2008年11月,两会领导人第二次会谈在台北举行。两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这标志着两会沟通管道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模式。2009年4月,两岸两会领导人的第三次会谈—“陈江会”(陈云林、江丙坤)在南京举行,就两岸空运、金融合作、打击犯罪等议题签署协议,并就陆资赴台达成共识。随着这些协议和共识的落实,海峡两岸隔绝60年后真正全面实现了直接“三通”。

  分税制

  分税制指在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基础上,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税权,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处理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央财政一度陷入困境。1979年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8.4%,到1993年已下降到12.6%。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中央财政的收支必须依靠地方财政的收入上解才能平衡。为此,国务院1993年底作出决定:从1994年1月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按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关系到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税源分散、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有的收入稳定、数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同时,设置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进行征收管理等。

  分税制改革有效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强化了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收入从分税制改革前的4000多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6万多亿元。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由1993年的12.6%提高到2004年的19.3%。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7.2%,比1993年提高了18.2个百分点。分税制还为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条件,扩展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空间,如对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财力保障。但分税制在完成其使命后,问题逐步显现。已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调整现行分税制度,以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金融体制改革

  1978年底,我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大幕由此拉开。这项改革主要包括银行改革、证券保险信托、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及金融监管等几大部分。

  银行改革: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设立,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专业银行体系建设起步,传统金融“大一统”的格局开始打破。198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发布,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先后成立,标志着政策性银行体系基本框架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开始履行对外开放的承诺。

  证券保险信托:以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我国股票交易市场逐步步入规范的发展阶段。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确立了尊重市场规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基本原则。2005年,证监会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领域的“双轨制”逐渐得以纠正。

  1979年,国务院作出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1988年,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立。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和美亚保险公司获批在上海设分公司,我国保险市场迈出国际化步伐。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为规范我国保险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据新华社2008年底报道,改革开放30年来,保险市场规模增长1529倍。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我国信托业从无到有。198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银行要试办各种信托业务。此后,信托业经过5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整顿。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199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同时,我国还积极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009年8月表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已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

  金融监管:199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证监会。1998年,国务院撤销证券委,其工作改由证监会承担。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责也全部移交给了证监会。1998年,保监会成立,保险监管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体系中剥离。2003年,银监会挂牌。至此,我国金融监管“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格局形成。

  30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遵循以市场为取向、渐进改革的思路,金融业从单一的国家银行体制到多元化金融体系格局基本形成,商业银行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和健全,证券和保险业取得长足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决定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决定指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据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4371家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情况的跟踪统计调查,经过改革与探索,21世纪初,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底,4371家重点企业中已有3322家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改制面达76%;“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企业法人制度普遍建立。3322家改制企业中,建立了明确的企业出资人制度的达93.9%。同时,企业自主经营权得到落实,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 

共和国词典(1994年)

2004年4月19 日,为中国互联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齐聚一堂共切生日蛋糕,庆祝中国互联网诞生十周年。

  外贸体制改革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外贸体制也开始了30多年的改革历程。同其他行业一样,它的改革经历了“放权、松绑、增活力”的过程。1984年9月,政府通过了外贸体制改革报告,内容包括“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外贸代理制”“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改革外贸财务体制”等。高度集权的外贸总公司垄断全国外贸的局面至此被打破。

  1992年后,对外开放进入扩大阶段。外贸体制改革也提速。1994年1月,国务院在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改革目标并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双重汇率合并成单一汇率;实行结汇制;减少进出口数量限制;部属外贸企业脱钩;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外贸公司的试点;鼓励外贸企业经营企业的多元化;加强出口退税以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等。外贸体制改革自此进入快车道。1996年4月1日,我国对40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23%。此后又多次降低关税,整体关税水平不断向国际平均水平靠近。

  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标志,外贸体制进入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全面改革阶段。主要包括:1.在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下,调整修改不符合WTO规定的政策法规;2.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允许私营外企业迅速发展;3.转变外贸主管部门职能。2004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赋予了个人对外贸易经营权,并取消了对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度。

  外贸体制改革使我国对外经贸大步迈上新台阶。1978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出口排名第34位,进出口只占全球比重的0.78%。到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17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出口排名第2位,进出口占全球比重近8%。新华社2008年10月报道称: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

  扶 贫

  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这一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在1997年至1999年这3年中,中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最高水平。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1年10月,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

  互联网时代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第一步的标志。1990年11月,中国注册了自己的顶级国际域名CN。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成员。2009年7月,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介绍,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经过15年发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3.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5.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