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研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3:21:59
“祝融”研讨http://q.sohu.com/topic/2068361 祝融,神话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原叫重黎,在担任火正官时,黄帝赐他姓“祝融氏”。

    祝融八姓: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简介】


    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

    祝融氏是黄帝后世子孙。《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说:“高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喾时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以其弟吴回为火正。吴回死,陆终嗣。陆终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时为郐国。


【神话传说】


1.南岳传说之祝融的故事

  黄帝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生成一副红脸膛,长得威武魁伟,聪明伶俐,不过生性火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那时候隧人发明钻木取火,还不大会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别喜欢跟火亲近。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里,只要不是长途转递,?就能长期保存下来。黎会用火烧菜、煮饭、还会用火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赶跑蚊虫。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带着整个氏族长途迁徙,黎看到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

  一次,大家刚定居下来,黎就取出尖石头,找了一筒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钻起火来。钻呀,钻呀,钻了整整三个时辰,还没有冒烟,黎很生气,他嘴里喘着粗气,很不高兴。但是没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钻。钻呀,钻呀,又钻了整整三个时辰,烟倒是出来了,就是不起火。他气得脸子黑红,“呼”地站起来,把尖石头向石头山上狠狠砸去。谁知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碰在石山上,“咔喳”一声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聪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嘣嘣”敲了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就“吱吱”冒烟了。再轻轻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窜了。

  自从黎发现石头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费很大工夫去钻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中原的黄帝知道黎有这么大的功劳,就把他请去,封他当了个专门管火的火正官。黄帝非常器重他,说:“黎呀,我来给你取个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远,融就是光明,愿你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黎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磕头致谢。从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黄帝在位的时候,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名叫蚩尤,经常侵扰中原,弄得中原的人无法生活。黄帝就号令中原的人联合起来,由祝融和其他几个将领带着,去讨伐蚩尤,蚩尤人多势众,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一个个身披兽皮,头戴牛角,口中能喷射浓雾,好不威风。开始打仗的时候,黄帝的部队一上大雾就迷失方向,部队之间失去联系,互不相顾。蚩尤的部队就趁势猛扑过来,打得黄帝所部大败,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来。黄帝被蚩尤围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战。不久,因发明了指南针,就再也不怕浓雾了。后来祝融见蚩尤的部下都披兽皮,又献了一计,教自己的部下每个人打个火把,四处放火,烧得蚩尤的部队焦头烂额,慌慌张张地朝南方逃走。黄帝驾着指南车,带着部队乘胜向南追赶。赶过了黄河,赶过了长江,一直赶到黎山之丘,最后终于把蚩尤杀死了。祝融由于发明了火攻的战法,立了大功,?黄帝重重封赏了他,他成了黄帝的重要大臣。

  黄帝的部队班回朝时,路过云梦泽南边的一群大山。黄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问道:“这叫什么山?”祝融答道:“这叫衡山。”黄帝又问:“这山的来历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时候,天地一片浑沌,象个鸡蛋。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生灵。他活了一万八千年,死后躺在中原大地之上,头部朝东,变成泰山;脚趾在西,变成华山;腹部凸起,变成嵩山;右手朝北,变成恒山;左手朝南,就变成了眼前的衡山。”刚刚说完,黄帝紧接着又问:“那么,为什么名叫衡山。”祝融马上答道?:“此山横亘云梦与九嶷之间,象一杆秆一样,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黄帝见他对答如流,非常高兴,笑呵呵地说:“好哇!你这么熟悉南方事务,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黄帝并不说出是什么重任。

  队伍在衡山驻扎下来了。黄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个部落的朝拜。许多氏族首领会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兴,祝融一时兴起,奏起了黄帝自己编的曲子-咸池之乐,黄帝的妃子嫘祖也踏着拍子,跳起舞来。大家见了,都围着黄帝跳了起来。跳了个痛快以后,黄帝叫大家静下来,说:“我就位以来,平榆罔,杀蚩尤,制订历法,发明文字,创造音律,编定医书,又有嫘祖育蚕治丝,定衣裳之制。现在天下一统,我要奠定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从今以后,火正祝融镇守南岳。”大家一听,都大声喊着:“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融这时才知道,原来黄帝说的委以重任就是这么回事。

  黄帝走了以后,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务。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他看到这里的百姓经常吃生东西,就告诉他们取火,教他们把东西烧熟再吃。他看到这里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诉他们使用火松明。他看到这里瘴气重、蚊虫多,百姓经常生病,就告诉他们点火熏烟,驱赶蚊虫和瘴气。百姓们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后,就成群结队地来朝拜他。大家说:“祝融啊,我们人丁兴旺了,鸡鸭成群了,五谷丰登了。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感谢你,我们要尊你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们就叫你赤帝吧!从此,祝融就被大家尊为赤帝了。”

  正在大家安居乐业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从中原地带来了震天动地的杀喊声。百姓们吓得不得了,都跑来问祝融是怎么一回事。祝融告诉他们说:“这是共工和颛顼气争帝位,打起来了。”他们打了很久,还是不分胜负,共工气得七窍生烟,纵身一跳,一头朝不周山上撞去。这不周山原来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它撑住了天空,不让天垮下来;它系住了大地,不让大地倾斜。共工一头撞过去,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火星飞溅,照亮了半天,撑天的柱子折断了,系住大地的绳索也绷断了。从此,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方向落下去。大地向东南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东南方向流过去。本来,南岳衡山这块天眼看也要垮下来了,这块地也一晃一晃的就要翻过去了。老百姓一个个抱着大树,攀着岩石,吓得哭起来了。祝融连忙使出自己的全身本领,象个大柱子一样撑住这个地方的天才没有垮,山才没有塌。唐朝有个诗人,特意写了这件事:“东南地益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后来,还有一个诗人也写道:“地涌一峰秀,高撑南楚天。”?祝融在南岳山上活到一百多岁才死去。百姓把他埋在南岳山的一个山峰上,并把这个山峰命名赤帝峰。他住过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在祝融峰顶上,百姓们修建了一座祝融殿,永远纪念着他的功德。


2.祝融与火攻战法

    祝融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广泛祭祀的火神。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传说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发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还发明了火攻战法。

    祝融原名叫黎,传说他诞生在氏族社会,是氏族首领的儿子。黎从小就特别喜欢火,那时,燧人氏刚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对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识很缺乏。有一次,他随父亲进行氏族长途迁徙,因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他只带了钻木取火的石头。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却取不出火来,顿时气得他将取火的石头向山上扔去,不料石头落下来溅起了几颗火星。聪明的黎见了灵机一动,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办法。他采来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连敲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再轻轻一吹就冒起了火苗。这就是后来的击石取火方法。击石取火比钻木取火省力多了,更不用千方百计保存火种,因此,当时中黄帝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名祝融。

    火攻战法传说也是祝融最早发明的。当时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叫蚩尤,经常侵犯中原,祝融奉命前去讨伐。蚩尤人多势众,非常强悍。祝融就命自己的部下每人打个火把和爆燃之物,等蚩尤的人一到,就四处放火,把蚩尤的队伍烧得焦头烂额,仓皇溃败,他们乘胜追击,终于打败了蚩尤,立了大功。为此,黄帝重赏了他,命他掌管天下的火,镇守南山。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发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战法,他还教人们如何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驱除瘴气和蚊虫,防止闹病。祝融以火施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们就称他为“赤帝”,每年秋后都向他朝拜。

    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对火的认识还仅仅是表面的,认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用火为人们造福,所以,后人把他尊为火神,每年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以表达人们对祝融的感激和纪念。

    火神祝融的传说,带有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一种希冀,寄希望于火神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幸福,驱除邪恶,消灾免祸。然而,要真正预防火灾,避免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祭神求佛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依靠科学,依靠人类的智慧战胜火灾。今天,人类对火已有了科学的认识,再不用祈求火神保护了,但火种祝融以火造福人类的形象却将作为美好的传说继续流传下去。      

3.祝融击火


    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著取火用的火链,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几千年。那么,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 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们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 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 。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饿病了,劝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说了声:“有办法了!”说著,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 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4.祝融与共工之战  

祝融因为教会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过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气奋。于是集四湖五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此终是往低处流,洪水从昆仑山下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公输得不顺气,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于是就引来女娲补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话来说这可以说是女娲补天的前传。

另一说法,伏羲死后共工作乱,黄帝派祝融平叛,虽然打败了共工,但没有杀死所有共工氏成员,黄帝杀了祝融。后由他的弟弟吴回担任火正官,依旧称祝融氏。



【文献记载】


    重喾封功食邑于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分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

    罗泌《路史》卷八说:“〔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状昭显,食邑于新郑,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特为祝融作《封建表》

    另外,三国时南蛮王孟获之妻亦叫祝融,史称祝融夫人,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道场】


自燧人氏发明的转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后,黄帝封了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派了他来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现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顶还有一座祝融殿。  


【祝融峰】

    “南岳四绝”之祝融峰之高。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于北纬27度18分6,东经112度41分05,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祝融峰顶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为祠。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殿后岩石上装有石栏杆,北山风光尽收眼底。

    在祝融殿的西边,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临空,银光四射,景色格外明丽。游人站在台上,欣赏月色,较在平地上别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这里也留有它的余辉。正如明代孙应鳌的诗所描绘的:“人间朗魄已落尽,此地清光犹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见了。

    祝融峰附近寺庙林立,其南面有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观,是道教活动的地方。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下令改为上封寺。上封寺的正前方是南天门。上封寺后的山上有观日台,现设有气象台。在观日台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观日出处”四个大字,在秋高气爽,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日子里,游人可以看到“一轮红日滚金球”的奇景。
因为牟姓起源于周朝,是火神祝融之后。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所载,牟(故城在今山东莱芜东二十里)国为周时子国,相传为祝融之裔,春秋末灭国,其后以国为氏。

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颛顼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天下,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喾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承袭此职。以后祝融由官职又演变为部落名称。其后有建立牟国者,为周时子国,牟国于春秋末灭国,亡国之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牟姓。由于祝融之职由吴回之后相袭,故后世牟姓大多尊祝融陆终为牟姓得姓始祖。   

三国祝融
三国时祝融即祝融夫人,南蛮王孟获之妻,被三国迷称之为:刺美人。
祝融夫人是南蛮王孟获之妻,世居南蛮,传说为火神祝融氏之后裔,善使飞刀。祝融夫人以丈八长标为兵器,背插五口飞刀,百发百中。三江城被诸葛亮取得后,祝融替丈夫出阵,以飞刀伤张嶷之手,又用绊马索擒下马忠,生擒了二人;然而因受不住赵云、魏延挑衅,深入敌军陷阱,旋即被马岱以绊马索擒下。最后孟获以张、马二将换回夫人。后来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孟获表示永不再反,夫人亦随之投降。祝融恩怨分明,武艺超群,加上绝色的容貌,在三国美女榜上应有一席。   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祝融
   祝融 ①古帝。一说为炎帝裔。《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视融。”一说为黄帝裔。《山海经·海内经》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又《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实则炎、黄古本同族,故二说一也。祝融号赤帝,罗泌《路史·前纪》卷八:“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祝融神话,还见《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墨子·非攻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子夏城之间,西北之隅”;祝融等七神雪天远 来,助周灭殷事见于《尚书大传》及《太公金匮》;共工与祝融戊,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事见《史记·补三皇本纪》。②火神。《左专·昭二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吕氏春秋·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③主管南方之神。《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参见“共工”、“杞人忧天”。  在中国远古时期,部族首领的名字也往往就是部族的名字。老童的大儿子重黎,就是因为担任了重黎部族政权的酋长,才以部族名取名。作为颛顼的一个分支后裔,重黎被当时的中原华夏酋邦君主帝喾任命为火正——远古时期为酋邦政权掌管火的官职。远古时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称重黎为祝融。 但重黎经常受到帝喾集团的排挤。当时,帝喾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镇压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却以平乱不力为借口,杀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职。这样,吴回也被称为祝融氏。
  吴回代兄为祝融氏,继续率他的部族南下与共工氏作战。后来终于镇压了共工氏的叛乱,但吴回却也死在南方,葬在南方衡山之阳的祝融峰(今湖南衡山)。祝融去世后,被尊为传说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在历史上,祝融的地位远逊于黄帝、颛顼、晏安、曹侠。祝融吴回死后,他的子孙和部族成员大都北返中原。后来,祝融部族不断裂变出众多分支,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
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赜),她来自一个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这位奇特的女人怀了一胎,孕3年 (有的说是11年)之久还没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竟取出6个儿子。3个从左胁下取出,3个从右胁下取出。陆终的6个儿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坛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

在公元前21世纪,远古时代的中国,在现在称之为中原的大地上,正在上演一场翻于覆地社会变革。
   因治水有功,以“禅让制”继任古代圣君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大禹去逝,他的儿子夏启,早就在其生产暗中积聚了强大的势力,突然杀掉了大禹生前根据部落联盟的决议,指定的接班人伯益,自立为王。自此,我国远古时代选贤任能的“禅让制”被夏王朝的“家天下制”取代。人类历史进入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统治时代。根据流行的说法,夏王朝的第一个建立者是大禹的儿子启。但是,根据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000年正式颁布的《夏商周三代年表》却说:“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不管他们父子到底谁是夏王朝的开辟者,我国历史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原大地正在发生着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之时,楚国的先民在做什么?他们与天斗,与地斗的栖息繁衍场所在哪 里?他们是与夏王朝一起迈入到了阶级社会的门槛,正式组建 了国家,还是仍然步履蹒跚地走在部落联盟的羊肠小径之上呢?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重黎和吴回由于掌握了取火,用火,保存火的先进技术,对部落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被部落联盟的首领,命之为“祝 融”。在本书第一篇《根在北方》一文,我们已经对楚国先民重黎,吴回两兄弟先年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帝喾”的“火正官”进行了介绍。我们在此,要进一步向读者明确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重黎,吴回两兄弟所领导的楚国先民们的部落,也在发展壮大。因其两个人都曾被帝喾命之为“祝融”,所以,后人们把由他们繁衍壮大的部落以“祝融”名之,统称为“祝融部落”。当然,这个部落既有自己的土著居民,也一定有臣服其他部落,并将其融合的居民。
  在楚国人史前的族谱系中,祝融是个重要的人物,除了颛顼帝外,几乎无人与之相提并论。最早记载祝融传说的历史文献 ,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郑语》,书中所载了周幽王时期的周朝史官史伯,在周幽王末年,和郑桓公的一段对话:“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此外,战国时赵国史学家撰写的,以记载从黄帝开始,到春秋战国时代,诸候国君和卿大夫承继关系及氏姓和族系的史书《世本》也对祝 融的传说有记载。《世本》记彭 中说:“颛顼娶于胜渍氏之子,谓女禄,是牛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
  祝融部落不断生殖繁衍,不断发展壮大的时代,正是夏王朝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王朝,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年代。对此,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据《竹书纪年》载:“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国语•郑语》亦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史记·孙子吴起传》也记载:“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由此可见,祝融部落与夏王朝的关系十分紧密,在夏王朝兴起之时,依附于夏族。
  郭沫若先生在他编著的《中国史稿》第142面指出:“夏人的中心活动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没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南接湖北,北入河北,和其他的氏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而考古和相关文献资料也证实,夏朝的中心地区就在今天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颍河上游伊洛河流域和黄河北岸的古济水流域。而文献记载中所记载的大禹的都城阳城,很可能就是近年来在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发现的古城址。大禹之后的几任夏王所建立 的都城斟寻、阳翟也可能都在这一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开疆启土规模的扩大,夏朝后来将东面的疆土,一直扩展到了了河南东部的黄河下游地区,其势才也南及江汉以北,东近淮泗流域。后来,中国的主体民族,华夏族就是在这一区域发展兴盛起来的。
  那么,奉重黎,吴回为先祖的“祝融部落”,他们此时的活动地区在哪 里呢?对此,《左传•昭公十七年》给予了答复:“郑,祝融之虚也。”成书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也说:“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由此可见,此时的祝融部落,仍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只不过,他们随着岁月的更替,和部族的发展,在你争我斗的冷兵器时代 ,已经离开了当初的所居之地,从山东、河南的交接之处迁徒到了今天的河南新郑一带。而这个地方的中心区域已经被夏王朝囊括。面对这个组织建全 ,军队强大,国力昌盛的强大国家,仍然处于氏族联盟状态下的“祝融部落”,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胆量和实力,与之交锋的。他的唯一选择只有两个字:“臣服!”除了臣服,他别无选择。否则,夏王朝的虎狼之师,就会潮水般涌入。祝融部落的先民们,早就从有扈氏的失败中得出了应如何与强大的夏王朝处理好关系的结论。当年,夏启威杀伯益,篡权自立,其他部落都表示同意,唯有有扈氏强烈不满,大发牢骚,大放厥词,夏启举兵平乱,有扈氏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战争的创伤让数代人偿尽了苦头。
  与夏王朝建立起了臣服关系的楚国先民们,暂时的生活在安宁与祥和之中。和平状态之下,人类的生殖与繁衍的速度是惊人的!这种惊人的速度,绝不亚于新中国建立 后,现代中国人的生殖速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口仅有6亿,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中国人口竟然陡然膨胀到 了十三亿!
   那么,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祝融部落”的生殖情况到底如何呢?《史记 ·楚世家》在综合《世本•帝系》、《大戴礼记•帝系》等古代史书的记载后,给出的答案是:“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
   “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芽!”人类的繁衍方式,并不是单纯的一生二,二生四……完全是以几何级的倍数在增长。基数越大,速度越是惊人,繁衍出的后裔的数量和规模就越庞大 。尽管吴回只生下了一个儿子陆终,但陆终的生殖力量远远超过他的父亲吴回,他在与鬼方氏女子的温柔缠绵中,一口气生下了六个儿子,分别叫: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季连。六个儿子,长大了就是六个大家庭。若干年后,就是六个氏族,再过若干年后,就是六个部落联盟。这六个部落联盟,在中原大地,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或者是如藤蔓植物,在潜滋暗长中,向夏王朝控制的中心地带偷偷地攀爬,扎根,或者如秋后的蒲公英,在风力的传送下,飞向四面八方去开花结果。总之,待到来年的春天,又是一遍生机盎然的景像。
   不过,对于陆终生下六子,产生出六个氏族和部落的说法。《国语•郑语》却有不同意见。书中写道:“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自此,“祝融八姓”的说法不径而走,而且《国语·郑语》所记载的“祝融八姓”与《史记·楚世家》记载的“陆终六子”也不大相同。如前所述,“陆终六子”为:昆吾,参胡,彭祖,郐人,安,季连。而为“祝融八姓”的记载却是: ①己姓,包括昆吾、苏、顾、温、董;②董姓,包括鬷夷、豢龙;③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④秃姓,包括舟人;⑤妘姓,包括邬、郐、路、偪阳;⑥曹姓,包括邹、莒;⑦斟姓,无后;⑧芈姓,包括夔、越、蛮芈、荆。
  到底谁是谁非?我们还是来看历代史学家们给出的分析吧!
  韦昭在为《国语•郑语》作注时,认为“祝融八姓”中第二姓董姓为第一姓己姓之别;第四姓秃姓为第三姓彭姓之别;第七姓斟姓为第六姓曹姓之别。也就是说,董、秃、斟是从己姓、彭姓、曹姓中分离出来的。这样,“祝融八姓”实际上只有五姓。但东汉宋衷注《世本》则说“参胡,国名,斟姓,无后”, 认为“陆终六子”中第二子参胡是“祝融八姓”中第七姓斟姓。可见韦昭认为斟姓是从第六姓曹姓中分离出来的说法不确。宋衷比韦昭所处的时代早,应以宋说为是。这样,“陆终六子”与“祝融八姓”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当代楚文化研究专家张正明先生在他所著的《楚史》的第20页认为:“这是并世共存的一个族系的两张名单。”客观而言,张正明先生的说法很有道理。流传于世的许多文献典籍,和不断出土的青铜铭文和楚简,都证明了这个说法的正确。《左传•昭公十二年》中记载了楚灵王的一句话,他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明确告诉我们,“祝融八姓”和“陆终六子”都有的昆吾,是楚国人的先祖。据中华书局出版,由罗振玉先生编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介绍,青铜器《邾公釛钟》上刻有铭文 :“陆终之孙邾公釛作厥和钟。”铭文 上的“邾公”是安的儿子,而安就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所以说,“邾公”就是陆终的孙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祝融八姓”是在“陆终六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终所生下的六个儿子,其后代在文化的交融和氏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不同的环境,分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最后演进成了八个部落,虽管这八个部落,各自用不同的姓来标明自己的祖先的出处。但却永远也改变不了他们源自共同祖先“祝融”和事实。所以,史家们将他们统称为“祝融八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代学者马世之先生在其1995年出版的专著《中原楚文化研究》一书中,对祝融八姓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浅出的,认真细致 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有功夫可以找来看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祝融八姓”所涉及的后代,在夏代,分别居住在哪里呢?楚文化研究专家傅斯年、王玉哲和李学勤三位先生对此进行了辛勤研究。三人的研究成果,除对于“芈姓”,也就是后来直接发展为楚国王族的这支先民的地望有些分歧外,其他大多相同。总的来讲,就是:
  第一姓“已姓”:“昆吾”分布在今天河南省许昌县境和河北的濮阳县;“苏”分布在今河南温县附近;“顾”或是分布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五十里,或是位于今河南源武县;“温”位于今河南温县。
  第二姓“董姓”中涉及的“鬷夷、豢龙”,现在还不知到在哪 里,可能距今山东定陶县不远。
  第三姓“彭姓”:“彭祖”在今江苏铜山县;“豕韦”在今河北濮阳一带;“诸稽”在今河南嵩县西南。
  第四姓“秃姓”:“舟人”在今河南温县左右。
  第五姓“妘姓”:“邬”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内;“郐”在今河南密县东;“路”还不知在哪。“偪阳”在今山东峄县南。
  第六姓“曹姓”:“邹”即“邾”,在今山东邹、滕、峄三县境;“莒”在今山东莒县。
  第七姓“斟姓”:王先生认为在河南靠近洛水处。
  第八姓“芈姓”:“夔、越、蛮芈、荆”在今江汉地区。
  从以上所述的研究中可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祝融八姓”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一个区域位于今河南一大部(许郑地区)和河北顶南一小部(卫地);一个区域位于今山东西南地区(曹滕地区)和江苏西北一部(彭地);一个区域在今江汉地区。这个区域 的居民,如前文中涉及到的西周末期的周王朝史史官史伯所言,芈姓早就迁到这里,建立起了名为“楚”的诸候国了。
  以上分析也再次从侧面证实了《左传》中“郑,祝融之虚也”一句的正确 ,充分说明,“祝融八姓”政治经济活动的大舞台仍然大部分还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夏王朝保持着或亲或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至于那些眼睛不亮,不识时务的人,一定会在绵绵长达四百多年的夏王朝残酷的打击了烟消云散,在历史的长空中作为寥寥清烟了。  从《天问》及其它楚辞中的只言片语看,楚人的先祖是“夋”,祝融部落是夋之后的一个大的集团,“夋”这个字是个象形字,形鸟。楚人一直是崇拜凤凰的,因此“夋”极有可能是一个崇拜鸟类的远古部落名。中国早期崇鸟的部落多在我国东部活动,即黄河下游到长江流域的下游一带。炎帝部落强大起来后,不少崇鸟的部落被征服,成为炎帝部落“联盟”中的成员,再往后,黄帝部落崛起并征服了炎帝部落形成更大规模的部落联盟。但联盟毕竟是联盟,在严肃的祭祀祖先这类准宗教性的活动中应当始终不会“忘祖”,世代会有一个观念上的、宗族心理上的承袭。所以郑伯言“融”其实就是在说与他们姬姓无关的另一个宗族,并且确切地知道这个祝融集团中有哪些姓,如嬭(今多写做“芈”,都读“米”音,不过考古文物中均不见“芈”,无一例外地全是“嬭”)。
  
  “非吾族也”,这就更明确了,族,宗族。这就将祝融集团从黄帝系(姬姓)中完全排除出去了。这对楚人或者说对祝融集团是极不公正的,因为在那种慢节奏的上古社会,作为炎帝部落联盟后来又作为黄帝部落联盟中的一个成员,大家相处的年代应当是以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来计的,祝融集团事实上曾经分享了部落联盟的共同文化,也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排斥和打击中这个集团始终没有获得正统地位。
滍汝流域山水相间,且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湿润区向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优越的自然环境,四季分明的气候,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近现代在沙河、汝河两岸,发现了四十多处新石器时代尤其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这其中的龙山文化遗址正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排列的世系,黄帝部落繁衍出玄嚣部落和昌意部落。玄嚣部落居于滍水两岸,昌意部落居于汝水两岸。昌意部落的子部落颛顼后来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而玄嚣部落的孙部落帝喾即高辛氏继颛顼为部落联盟首领。祝融部落则是颛顼的重孙部落。总之,帝喾部落、祝融部落都曾在滍汝流域生活过,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祝融部落后来繁衍出八个子部落,史称“祝融八姓”。这八个子部落中有一个是董姓豢龙氏。豢龙氏到夏代前半期还居住在滍水沿岸。他们对自己的祖宗火神祝融信奉有加,就为这个区域留下了尊奉火神的习俗。到了春秋时期的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北进,“封畛于汝”,滍汝流域成为楚国的版图。楚国公族移居此地者颇多。楚公族是“祝融八姓”中的毕姓之后。他们更重视对祖宗祝融的崇拜。于是就使这个区域信奉火神祝融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楚族的兴衰与汉族的形成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楚国是周代一个多民族的诸侯国。楚国从周成王时封国到战国末年秦灭楚的八百多年里,先后统治过的地方约占周王朝全部国土的二分之一左右,其范围大约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全部,以及陕西、河南、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在这么辽阔的地域内,境内的族类相当复杂,蛮夷众多,而楚族只是楚国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因此,不能把楚国与楚族的历史和文化完全等同。
  楚人是祝融的后裔,这在《国语·郑语》和《史记·楚世家》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国语·郑语》载祝融的后裔有八姓。“祝融八姓”说明此时祝融氏已形成八个氏族或部落,且分别有了各自的姓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祝融的居地在郑(今河南新郑)。八姓中第六个叫季连,姓半,从此楚人的后代都以半为姓。以半为姓自季连始,标志着楚族的初步形成,因此季连与祝融一起,后来受到楚族子孙的祭祀与怀念。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商末周初时,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楚族的首领鬻熊与众人合谋将之救出,成为周王朝的有功之臣。周成王时,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楚国正式成为诸侯国中的一员。随着楚族的不断繁衍壮大,他们在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披荆斩棘,开山垦地,艰苦创业。
  楚族所建立的楚国后来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曾一度成为霸主,其雄厚力量的积聚得益于他们对南方的苦心经营。在楚国日益强大的过程中,居住在南方的南蛮、百越等民族,逐渐成为楚国的庶民,被列入楚国的户籍,成为楚国的被统治者。其间,免不了民族融合与同化的发生。
  楚国对境内各民族平等相待的政策,使民族融合与同化的真正发生成为可能。在政治上,楚国统治者基本上采用了量才录用、任用蛮夷的政策。随着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新征服地区的各族“蛮夷”成为其境内的人民。由于楚国地广人稀,人口的增加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因而楚国总体上是善待这些“蛮夷”的。这主要表现在楚国对待这些“蛮夷”采取了任用蛮夷、以夷制夷的政策上。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载,都国的观丁父和申国的彭仲爽被楚俘虏后,被任为军率或会尹,进而助楚“大启群蛮”。
  在对待各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楚国基本上实行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楚人与各族的语言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楚族语言,又不同于蛮夷话的“楚言”、“楚语”。楚人不仅说“楚言”,并且用“楚语”著书、写文章。“楚语”成为楚人与蛮夷各族思想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楚文化的形成本身吸收了长江南北众多的土著文化的营养,而文化的多源性主要由民族的多源性所决定。楚族的发展与汉族的发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与周边民族长期相处交融,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其中商周时期的苗蛮或南蛮,与楚的接触最多,其族人和文化因素融入和传人楚人及其文化的也较多。文化上楚文化受南蛮的影响最深,范围也最广,在宗教、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均有较深的涉及,而以文学艺术方面最突出,如神话、诗歌、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工艺图案等。其中最典型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神话,多数神话学家认为这两个神话本是南蛮的神话,在楚与南蛮的文化交流中传给了楚人,后来楚人融入汉族后才得以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著名神话。境内的濮、百越、戎等民族的文化也是楚文化的重要来源,从考古所见的出土文物看,在楚文化的考古学遗存中,保留或吸收了大量各民族文化的因素或遗物。
  总体而言,楚族起始于中原偏南之地,随着其居住地域和统治重心的南移,以其相对平等的民族政策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方各族的人民,并融会了其文化。尤其是在楚国极盛时期,今华东、中南、西南的大部分省区,都受到楚的控制或羁縻。在这辽阔的地域内,几乎包括了当时南方的蛮、濮、越、戎等所有的民族。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楚实际上是中国南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堪称当时民族联结和融合的一个典型。
二、为中华大一统奠基,为汉民族的形成输液
  楚族不断向东、向南发展,扩大了楚国的疆域,为以后秦、汉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夏商时期南方地广人稀,楚人南下后通过兼并各周代封国和各原始部落氏族,使大量蛮夷成为楚国的庶民,经过长期繁衍,改变了地广人稀、人口不足的局面。并且帮助境内各族人民提高生产技术,改变社会生活,使蛮夷较快摆脱了落后状态,缩短了与中原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
  楚国灭亡后,楚人直接受到秦汉中央王朝的统治,加入到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终为汉族所同化。但楚族与华夏或汉族的融合过程,却并非始自秦灭楚之时,而是在楚民族形成之初就已潜藏了这种趋势。
  在楚族存在的大约七八百年甚至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其文化的分布范围大体上经历了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楚族向外扩展融合蛮夷各族的过程,后一阶段则是楚族不断被融合到华夏族及后来的汉族的过程。楚族的渊源与中原民族有很大的关系,楚文华中本身包含有许多中原商、周文化的因素,因而较容易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前面我们主要提到了南方土著文化对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其实楚文化的形成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到来自商周时期中原各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楚文化中的若干因素,早在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就已处于与中原文化交融的状态中,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楚文化本身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它融合南方各土著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被中原文化影响和融合的过程。或者说,在中原文化向南的辐射中,楚文化刚好处于一个中介的位置,是中原文化扩大其影响的一个重要媒介。这为楚族最终融人汉族打下了基础。
  楚国灭亡后,楚族并非就此消失,楚文化因素仍然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楚文化因素的最后消亡,才是楚民族最终融入汉族之时。秦灭楚后,广大地区的楚文化很快就和秦文化及其他文化混杂相处。到了汉代,楚文化又和逐渐形成的汉代文化相互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楚文化终于逐渐消失了,而楚族也慢慢融入新形成的汉族之中。原楚地的文化虽然还带有不少地域性的特点,但这已非原来具有自身传统的楚文化的特点,而是各种文化经过新的综合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楚族及其文化是汉族及其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楚族融合到了汉族中,然而数百年里与楚族相处的南方少数民族,除部分与楚族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外,大部仍保留着其传统文化,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今西南和华南地区的许多民族,历史上本来就是楚地的原住民乃至楚先人的后裔,后来才逐渐迁徙到边疆和偏远地区,其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与楚文化存在着不少趋同现象不足为怪。 楚族探源
楚人曾在楚地建立过强大的楚国,创造过辉煌的楚文化,楚人将这段历史记录在史书《木寿杌》中。孟子说:“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说明《木寿杌》是一部与《春秋》类似、以楚国为中心记载东周历史的史书。可惜这部史书没有流传下来,以致于今天在学习楚史时仍有太多难解之谜。
学习楚史首先要了解楚族的来源。楚族的祖先是谁?楚族起源于何处?楚人在何处建国?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在哪里?几十年来学术界探索研究成果丰硕,许多学者独到的见解虽曲高和寡,与人们熟知的流行看法大相径庭,却越来越得到考古发现的证明,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笔者学习了这些新论后感受颇深,愿将心得与大家分享。
楚族的祖先
说到楚族的祖先,要记住三个名字:颛顼、祝融、鬻熊。
楚远祖:颛顼、祝融
楚族是中原地区华夏族集团的一支。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述了楚族的来源:“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注:卷章为老童之误),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之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命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这样记述楚人的先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即祝融)。”
这就清楚地说明楚人以颛顼为始祖,以祝融为嫡远祖。颛顼可能是部落首领名,也可能是部落名。祝融也不是人名,而是执掌祭祀之职的酋长的称号,后来成为部落名。祝融部落以后逐渐扩展分裂为若干部落,其中最后分裂出来的是季连部落,这个部落以“芈”为姓,其中一支后来发展为楚族。季连部落并没有全部发展为楚族,其他部族后来成为越族、夔族、蛮芈等族,也是芈姓。
楚开国先躯:鬻熊
真正开创楚国基业的先驱是鬻熊。鬻熊的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非常简略,但楚族的信史从鬻熊开始,他在楚族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鬻熊是商末周初楚部族的首领,与周人的关系较密切。《史记·周本记》称鬻熊为“贤者”,《史记·楚世家》中记有楚文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 后人曾将鬻熊的言论编成《鬻子》一书,可惜书已失传,仅在贾谊的《新书》和《列子》中保存了一些鬻熊的思想言论。
楚人祭祀的“三楚先”
也有专家认为,颛顼与高阳并不是一人,颛顼并不是楚人的祖先,因为高阳属炎帝系统,而颛顼属黄帝系统,楚人的祖先只能从老童、祝融算起。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也比较符合楚人自己的看法。
近几年出土的楚墓竹简、帛书中大量记有楚人祭祀祖先时把老童、祝融、鬻熊列为“三楚先”,其中并没有提到颛顼。如:
荆门包山2号墓楚简:“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爿羊。”
江陵望山楚简:“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爿羊。”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两爿羊。”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有“夔子不祀祝融、鬻熊,楚人让之。” 《史记·楚世家》记楚成王三十九年“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夔也是季连部落之后,芈姓方国,与楚同祖。夔子居然不祭祀祖先祝融、鬻熊,在楚人看来实属大逆不道,因此受到楚人的严厉责备,后来干脆将夔国灭掉了。
楚族的形成和早期活动地域
楚族的起源地,通常都以隋唐以后的地名为依据,认为是江汉平原。但马世之先生等人经过对大量古文献的缜密研究,认为楚族主体的季连部落起源于河南中部嵩山、新郑一带。
颛顼、祝融部落活动地域
颛顼部落所处的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及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阶段。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据《古本竹书纪年》“生颛顼于若水”的记载,大体可以确定在河南中
2 部以嵩山为中心、汝州至新郑一带,其后逐渐扩展,但始终
以中原为活动舞台。
祝融部落所处的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代,距今大约3000—5000年。其原始居地与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河南嵩山、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郑(新郑),祝融之虚也。”《汉书·地理志》说:“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之火正祝融之虚也。”
祝融部落联盟的其他部落为夏、商所灭,只有季连部落实力较强,得以保留下来并被迫从河南嵩山、新郑一带迁移。《史记·楚世家》说:“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世。”季连部落传至穴熊时衰落了,其后裔分散在中原、蛮夷等地。
季连部落活动地域
远古时期,夏、商王朝将其疆域的南边称为“南蛮”,东边称为“东夷”,因为这些地域进入文明时代比中原地区稍迟。顾颉刚认为,夏代的疆域(不包括方国和依附于夏的部落)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商代的疆域在夏代的基础上增加了东北和山东西部。
夏末商初,季连部落的一支迁到地处中原的北楚丘(河南滑县东)、南楚丘(山东曹县东南)。这些地方到处生长着称为“荆”、“楚”的灌木。《春秋·庄公十年》孔颖达疏:“荆、楚,一木二名。”《说文》:“楚,丛木,一名荆也。”这些荆木与古人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居住在这里的原始居民便以荆、楚为本族的名称。大约从这时起,季连部落不再称芈氏部族,而以所居之地楚丘,改称荆楚部族了。这在商代甲骨文中都有反映。如:“甲申卜,舞于楚丘。” “于楚又雨。”事实上,夏商时期从陕西南部到河南南部一带,丘陵遍布,荆木丛生,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都被称为“荆蛮”。“荆”、“楚”二字虽然相通,但荆人并不都是楚人。
这时的楚人势力弱小,常受商人欺凌。《诗经·商颂·殷武》记述了商王武丁伐楚的事迹:“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武丁时期商代统治中心在河南安阳一带,北楚丘、南楚丘正处在商的“南乡”。商朝大军屡次征伐楚人,迫使楚人向西南迁徙,转投周人,大约在商代晚期到达丹水上游陕西商县一带。
鬻熊部族始居丹阳
《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正义》引《世本》云:“楚鬻熊居丹阳”,但没有明确指出丹阳在何处。清人宋翔凤《过庭录》卷九“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最早提出楚鬻熊始居丹阳,其地在商州(今商县)之东、南阳之西,丹、淅二水入汉水处。宋翔凤的论断在楚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他从地理学的角度打破传统观念,首次将丹阳的地望从长江流域正名到汉水流域。石泉先生则进一步考证,楚丹阳先后有两处,鬻熊、熊绎“始居”的丹阳就在丹水上游今陕西商县一带,后来迁到丹、淅二水入汉水处,仍称“丹阳”。
丹水上游今陕西商县一带,水土肥美,气候温暖,宜耕宜牧,是丹水上游河谷平原中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远古时期就是人类聚居地。几十年来在这里发掘出大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商县紫荆遗址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文化到商周遗址都有。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中,新发现了一批具有浓郁楚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其时代分属于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不同时期。
西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存主要见于巩家湾和东龙山遗址。遗址中以陶器群为代表的文化面貌,与周文化差别较大,与楚文化则基本接近。例如,陶鬲与周文化陶鬲有显著差别,但与湖北襄樊真武山等遗址所出土的西周中晚期楚式陶鬲则比较接近;圆肩深腹盆亦与周文化不同而与楚文化相近;圆肩浅腹盆和带箍的矮柄豆虽与关中地区的西周中晚期陶器比较接近,但此种器形也较常见于真武山等同时期的楚文化遗址中。
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商县过凤楼村发掘出一处保存较好的西周时期小村落,遗存的总体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差别很大,而与丹水下游的楚文化遗存有明显的演变发展关系,为楚丹阳在商县、楚族起源于商县一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石泉先生认为,将鬻熊“始居丹阳”的地望定在陕西商县一带建立,有三个理由:
第一,《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出土于陕西周原的甲骨文“曰今秋楚子来告父后哉。”周成王时,西周内部纷争,周公曾“奔楚”,即逃到楚地避难。这些记载都说明楚部落与周人关系很好,而且在上古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必定彼此邻近。丹水上游的丹阳离周原很近,过秦岭就是关中腹地,是与关中平原联系最近便的地带,符合这个条件。
第二,按照古人对地名的命名规则,“丹阳”当指丹水之北岸或丹山之南,陕西商县(古商州)正在丹水上游北岸。其他被认为是丹阳的地方既无丹山,也无丹水。
第三,商县一带有楚水、楚山(也称荆山)、荆水七八处,这些名称早在魏晋六朝时已见记载,如《水经注》记丹水时说:“楚水注之,水源出自上洛县(今商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据记载,商县西南有秦望山,又名楚山;商县东南有商山,又名楚山;商县南有楚山;从以上三座山发源的河流都称为“楚水”,都汇入丹水。丹水主流发源地的黑龙峪山也称楚山;丹水上游主要支流中,又有荆水,分为大荆川、西荆川。古代荆、楚通用,故楚山也称荆山。楚山、楚水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只能说明楚先民曾在这里长期居住过。
史称熊绎“居丹阳”、“辟在荆山”,只有商县既在丹水之阳,又与荆山相邻,两个要件都相符。
楚族形成
商末周初,在部族首领鬻熊的率领下,楚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了创立楚国基业的艰难历史进程。楚人吸收了先进的商、周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楚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创造出包含中原文化因素,但又与中原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其语言、文字、风俗、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都有明显的特点,标志着楚族正式形成。楚族的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这是因为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又以鬻熊家族为核心。当地的荆蛮居民成为楚族的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为楚族起源于丹水上游河谷提供了证明。
这个时期,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东周以后逐步被楚人征服。因此这一带不是楚族起源地。
从楚族形成的过程来看,楚文化的性质也不是独立于炎、黄文化系统之外的单独的体系,而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周时期的楚器,铭文可以代表楚国的文字风格,与中原各国文字相比,楚文字在字形与笔划的增减上有所不同,但确实是一脉相承的一种文字系统。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楚文化的渊源。文化的认同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楚器铭文反映了楚王族的文化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承关系。风俗和礼仪同样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楚国礼器保留有明显中原文化风格,楚贵族大体上一直坚持周礼所规定的礼制,表明其对于周文化即中原文化的认同。
熊绎封于丹阳
鬻熊建立了楚国,但担任国君的时间不长,《史记》称“蚤卒”,即很早就过世了。此时楚国尚处在初创时期,地域狭小,国力薄弱。他的曾孙熊绎继承祖辈基业,继续为周天子效力,同时致力于稳固楚国的根基,壮大楚国的势力,逐步沿丹水河谷向东南发展。《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右尹子革与楚灵王对话时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此处所说的“荆山”就是指商县一带。楚国周边早以存在不少方国,楚国是处在夹缝中新建立的方国,不“荜露蓝缕”则无法生存,不 “以事天子”则无法立足。
楚对周的忠诚、楚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终于得到周王朝的认可,终于在周成王时受到封偿,由方国升格为异姓诸侯国。《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然周成王并没有另外划地给楚国,而是在楚人原住地扩充并划定疆界,加以封号。熊绎成为第一个被周天子封爵为“子”的楚君。
楚势力的增强,与周公有很大关系。周鼎铭文曾有“佳王于伐楚伯在炎”的字样,“炎”即“郯”,在山东。《逸周书·作洛解》记述周公东征居住在“炎”的熊盈族(这是一支没有西迁的楚人)十七国,俘回九国。这些楚俘很可能被周公分派给已在丹阳定居的楚人,壮大了丹阳楚人的力量,使楚人的国家具备了受封的条件。
由以上分析可知,楚人起源于河南嵩山、新郑一带,迁移到南北楚丘才有了“楚”的名称。楚人西迁到丹水上游今陕西商县(丹阳)一带,与当地居民和当地文化融合,才形成楚族。因此可以说楚族起源于商县(丹阳)。楚人在丹阳建国,楚国早期以丹阳为活动中心,楚文化从这里开始萌芽。
  我董姓属炎帝部落联盟(而非黄帝部落联盟)一员——祝融部落,在贵州省关岭县晒甲山上四、五千年前所刻‘红崖丹书’可以证明这点。祝融部落又分为己、斟、彭、妘、曹、芈六部落,后己又分出董、彭又分出秃,史称祝融八姓。我董部落当时称惠连部落,是一支继承祝融部落制绳存火传统,擅长用一种叫董的草制绳的部落,以董草为图腾。我董姓出于己姓非黄帝部落之己姓。彼己姓是蛇图腾,己又是自己之意,又转为黄帝本姓姬。而我董姓属炎帝系,是绳转蛇、蛇转己的己姓,两者源流不同。
到舜帝时我部落中出了一个叫‘父’的人,善于驯服、管理一种叫‘龙’的动物,为帝舜豢龙有功,帝舜便把惠连部落活动区今山西闻喜一带确认为董部落的封地——董国,父封为豢龙氏,并以封国为姓称为‘董父’。‘董’也从原来一种草之意及部落图腾转为地名、姓氏,并赋予‘管理。督正’之意。
我董姓发祥地也称鬷川,应是原董部落活动区山西闻喜一带,鬷音ZONG实为董DONG一音之转,而山东定陶只发现大量古曹国遗址,实是曹姓发祥地,而董部落的遗址至今还没发现。中国远古史上,有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一个时代,一般简称它为炎黄时代。炎帝、黄帝当是人名。也有可能炎帝和黄帝在各自的氏族中居有领导者的地位,氏族就以他们的名来命名。由氏族发展为部落时,他们仍居有领导者的地位,部落又以他们的氏族名来命名。由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时,也是这样。因此,炎帝、黄帝既有其人,同时又可能是某个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之名。炎黄时代在时间上是相当长的;在空间上只限于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分地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思想意识上有了共同之处,这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开始奠定基础。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逐渐为各族人民所接受。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所能说明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本卷的内容,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阐述炎黄两族人们的社会生活。
  炎黄时代的时空范畴
  有文字记载以前,人们的重要史实,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地传递下来。在长期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传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真实的史实乃是它的核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考古资料和传说记载下来的史料结合起来研究,是可以做到去伪存真的。这是史前史研究必然要走的道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炎帝、黄帝、颛顼、太昊、少昊、蚩尤、祝融等等。其中炎帝和黄帝最为重要,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要以考古资料来研究炎黄二帝时期的历史,首先就得明确其在时间上大体占有多长,在空间上大体占有哪些地区;在这个时空框架内,目前已发现哪些考古学文化。这样,才能切合当时的实际。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正如徐旭生先生说的:“……炎、黄二帝氏族均从少典氏族分出”。《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五帝本纪》中所说的轩辕、黄帝实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同样,神农氏、炎帝有的学者也认为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从“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等语可以看出,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从少典氏族中派生出来,并非是同时或基本上同时,而是在时间上有着先后的不同,炎帝在前黄帝在后。另外,炎帝和黄帝之间因某些原因,发生了战争,黄帝率领了熊、罴、貔、貅、貙、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些熊、罴、貔、貅、貙、虎,应是氏族的图腾崇拜物,以熊为图腾的氏族,可称为熊氏族。黄帝氏族能率领这些氏族,其间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可能是由氏族组成了部落或部落联盟,黄帝氏族成为这个组织的领导者。
  炎帝和黄帝两氏族是何时从少典氏族派生出来的?在中华史前史中延续多长呢?对这个问题,要作明确的回答,目前是不可能的,只能从传说的文献记载中去分析理解。《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得,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庄子·盗跖》:“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从这些传说记载分析,炎黄时代应起于开始使用耒耜进行农业生产的耜耕阶段,从社会发展上来说,经历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对偶婚阶段,发展到有了初期的礼制形态,即有了“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这样,炎黄时代起于进入耜耕农业阶段,止于有了初期的礼制。至于它的具体年代问题,待下面探讨其在空间上占有的地域后,把两者结合起来再行阐述。
  《国语·晋语》称:“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等文献,也有相似的记载。姜水的地望,据《水经注·渭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因此,炎帝氏族部落的主要活动地区应是渭水流域。据《史记·五帝本纪》的《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即黄帝为有熊国君。有熊,一般认为即今河南新郑。新郑居中原的中央,所以黄帝氏族部落应以中原地区为其主要活动地区。由此可见,炎黄时代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渭水流域和中原地区。在这地域内,目前田野考古发现最早的耜耕农业,是距今约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山西襄汾陶寺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遗址,从现已发掘的近千座墓葬中,能明显地反映出有了一定的礼制。这时的礼制,似乎不像是开始出现,应再向上推至仰韶文化晚期。有较多的考古学者、历史学者认为,陶寺遗址的时代是属传说时代的尧时期。尧之前,为黄帝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五千年左右。这样,炎黄时代是从距今七、八千年左右至五千年左右,经历了约有三千年之久。
  炎黄两个氏族部落,也就是古史传说中所称的华夏集团。他们长期在渭河流域、中原地区经营、繁殖、发明、创造,这些成就,必然对其周围地区发生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赞》:“余尝西至空峒(即今甘肃镇原县境内),北过涿鹿(即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东渐于海,南浮江(即长江)、淮(即淮河)矣,至,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因此,徐旭生先生说,由于黄帝、尧、舜的声望极高,各地的人都愿意拉上他们为同乡,这也反映了黄帝氏族部落的活动范围,是以中原为中心,向四方扩展。
  炎帝属于哪一个氏族部落,有着不同的意见。徐旭生先生认为属于华夏集团,而傅斯年、蒙文通两先生都认为属于南方集团,蒙先生更具体地说是南方的江汉民族(即苗蛮集团)。
  《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关于炎帝的世系,《山海经》与《礼记·祭法》、《左传》相一致的是,都说共工生后土。相异的是,《大戴礼记·帝系》和《史记·楚世家》都说,祝融出于帝颛顼。不论怎样,祝融与长江中游的苗蛮集团有关,当无疑问。关于祝融的世系关系,说他属炎帝一支的传说记载出现的时间较早,可能性较大一些。若此推测不误,那末,祝融到了南方之后,成为南方氏族部落的领导者,他的后裔仍是其领导地位的继承者。祝融“可以说成了南方集团的象征”。祝融的始祖是炎帝,炎帝的声望高,影响大,就以炎帝作为南方集团的人文始祖,是完全可能的。
 古南岳显露贵州天柱
笔者所指古南岳在天柱县的金凤山。此山现为贵州四大佛道名山之一,与湖南会同县的金龙山遥相呼应(天柱与会同历史上是一个县,隶属于湖南靖州,明万历二十五年才分割出来另立),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山峰奇险,风景秀丽。据《物华天宝——天柱风物录》一书记载,此山历史上“香火旺盛,神名远播”,山上有南岳殿、东岳殿、玉皇殿、太上老君殿等48座神殿;南岳殿外悬一巨钟,“僧人击钟早课,远近皆闻”,现为“天柱八景”之一。问及它始建于何年代,谁也说不清。笔者实地考察,发现此处以南岳道教文化为主,有“祝融峰”、“南岳庵”、“祝融庙”等地名和古建筑遗迹。南岳庵门前有一石碑,刻记乾隆皇帝巡游此山即兴诗一首:
  游了一峰又一峰,七十二峰到祝融。
  祝融峰岳几千秋,山自春风水自流。
  远观东南三千界,近看西北八百州。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南岳美景观不尽,天心有顺再来游。
  碑石风化较为严重,第三句“祝融峰岳”几字已模糊。碑下方和左侧刻着一些小字,依稀可辨出“圣主□□降临”、“乙丑”等字样。在南岳殿附近还找到另一残碑,上刻“传□济正宗第三十五世”、“四十世孙常□”和“清嘉庆十年岁次乙丑”等字(由此可推知乾隆主题碑也应刻制于嘉庆十年)。庵外有两株古银杏,数人难合,有关专家称“树龄在千年以上”。笔者认为此处为古南岳,有五个方面的证据或理由。
第一,乾隆题诗碑说明此南岳大有来头。乾隆为一代圣君,通晓今古,六次私访江南,必定了解自唐代以来香火极盛的湖南衡山,但他对衡山并不在意,而对此南岳大发感慨。“祝融峰岳几千秋”虽然不一定是实指,但在他看来此地绝非等闲。笔者曾听湘西一些老人吟唱过这首题南岳诗,原来还以为是题湖南衡山的。天柱文物所的同志介绍说他们特意作过考察,湖南衡山无此类碑记。也许有人会以此诗不合“诗格”为由怀疑其真伪,这一点正体现了帝王豪爽无拘的风格,前两句显然是随口而出,不在正诗之内。“嘉庆十年”是其儿子“执政”,有谁吃了豹子胆敢冒乾隆之名?
第二,从古碑推论此南岳历史可溯至战国初年。乾隆主题碑是有关“祝融南岳”的,按常理另一块刻有“嘉庆十年”的残碑也应该与南岳有关,这为研究此南岳的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湘黔边境民间存在一种古老的“霍王教”,“霍”与“火”同音,“霍王”即“火王”,而祝融有“火神”之称。该残碑发现于金凤山,说明金凤山是“霍王教”的发源之地,碑上的“正宗三十五世”一语反映的极有可能就是“霍王教”以金凤山为“根据地”传承了三十五代,而“四十世孙常□”显然是霍王教第三十五代传人的第四十代子孙。古代道教是以师徒关系传承的,前三十五代按平均每代35年计共1225年,后四十代是血缘繁衍,平均每代按25年计共1000年,合计到嘉庆十年共2225年,再加从嘉庆十年至今的年数,总计2427年。以此为据,此地当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南岳”遗迹了。
第三,金凤山符合古南岳的地缘条件并有文化渊源。前面已界定古南岳在荆州南楚。据明清时期《黎平府志》和《靖州府志》,贵州天柱“三代”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而且在楚国南端。从文化渊源分析,南岳的主神是祝融,与炎帝神农氏族有关,神农氏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崇尚火、太阳和象征火的凤鸟,所以祝融和炎帝都有“火神”之称,凤鸟是其氏族的图腾。与天柱接壤的湖南洪江市近年发现著名的高庙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中国最早的凤鸟纹和太阳纹陶片;在会同连山发现众多炎帝文化遗迹。报道近年天柱清水江流域也发现好几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新石器遗址,据其年代和地域估计也应属于高庙文化。值得深思的是此南岳所在之地正好名为“金凤山”,旁边还有“银凤山”、“双凤岭”,天柱县城又名为“凤城”,而且有“万凤云集”的美丽传说。民间则普遍有敬祀火神祝融的习俗。这么多地名、传说及民俗与凤鸟、火神有缘,当是祝融文化沉淀的结果。
第四,古南岳有缘“天柱山”,天柱县境内正好有一座古老的“天柱山”。此山与金凤山距离不过1500米,二者山体相连实为一山。天柱县就是得名于“天柱”之名,而全国以“天柱”冠名的县仅此一处。何以见得此天柱山古老?屈原《楚辞·天问》说:“八柱何当,皆何当值”,此天柱山上正好有八个石柱,其中六柱显突,最高一柱高达83米。《淮南子·天文》载“昔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报载贵州安顺发现神秘“红崖丹书”,经王大有先生破译“丹书”记载的就是共工等神农氏族的谱系(共工属祝融后代)。“不周山”或许就是天柱山。这些虽然是神话,但神话往往有历史的影子。“天柱山一名霍山一名衡山”又是怎么回事?《尔雅·释山》说“大山宫小山为霍”,意思是大山围绕小山称为“霍”。此天柱山不高(算上金凤山最高处不过907米),而四周有梵净山(2572米)、苗岭雷公山(2178米)、雪峰八面山(1994米)等包围环绕,称之为“霍山”正合语意(“霍山”又与“霍王教”通)。至于“衡山”,《南岳志》说“夫霍之转声为衡,古者方言不一,或则呼衡,或则呼霍”。可见“霍山”也可写成“衡山”。
第五,天柱、会同一带有古南岳向外分封的传说。在考察天柱之前,笔者拜访过会同县林城南岳殿道士杨新华先生。杨先生讲听贵州的云游道士戴云辉说过,会同这个“南岳”是三千年前的姜子牙禅封的,衡山的南岳都是此处搬过去的。笔者深入调查发现一石碑,明确记载此处名为“云山”,此“南岳殿”是民国十四年始修的,碑上有“云山遥对祝融斜”的诗句。奇怪的是殿内现存一口古钟,古钟上却铸有“嘉庆十年”字样。正是这口古钟使笔者领悟到,“云山遥对”的“祝融”就是天柱的南岳。许多碑记证明金凤山在嘉庆十年搞个一次大的扩建,此古钟大概是金凤山后来闲置多余的。显然,杨先生所说姜子牙所封的南岳就是天柱的南岳。
  古南岳纷争
  的历史缘由
提出古南岳在贵州天柱,也许只是将信将疑:既然古南岳在此,为什么会有汉武帝祭礼安徽天柱山之说?为什么湖南衡山会成为“正宗南岳”?为什么此处古南岳会被历史尘封?笔者有必要对此一一作出回答。 所谓前“祝融”。他母亲南仪氏女(载崇儒秘旨)。感兆红光贯日之祥而孕十五个月,生祝融于中皇之纭台山下,以妘为姓,寿高365岁,扶三主(伏羲、女娲、帝窖)为伏羲之诸侯,帝窖之宾师。
前祝融辅佐伏羲在位150年,144岁而崩。辅佐女娲130年,帝窖70年,帝窖、女娲之后各自为主者数百年,神农立位。神农后大吴(太昊)虱姓,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河南准阳县)。太吴之后炎帝、黄帝。
后祝融是封的官宦名,意思是光荣天下,周代之宫。
黄帝,昌意 乾荒、颛顼,称老童,吴回(祝融).
为什么秦、汉至唐、宋、元、明、清,大多数老谱上都以前祝融氏焉。因前祝融未提出其上辈父亲是谁。后来有的史学家、作家认为人物流传,奉后祝融为祖代的人物。
 炎帝祝融,男,姓姜,名祝融,号魁隗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魁隗氏政权的五任帝。他的祖辈是魁隗氏三任帝节并,父辈是四任帝戏器。
  祝融生于帝戏器二十五年(庚午,前4851),出生在不周山下的隆城(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
  祝融少年时便以才德出众而闻名于世。帝戏器看他是棵好苗子,便对他进行重点培养,使其精通治国之道,晚年时就将他立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4827年,炎帝魁隗氏政权的四任帝姜戏器去世,祝融即位称帝。
  祝融即位后,依然立都于不周山,以乙未年(前4826)为祝融元年。
  祝融执政时期仍主要活动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中原地区的大伏羲氏族各部落虽然臣服于炎帝政权,但他们除了不公开称帝外,其余完全自行管理,炎帝政权对他们没有丝毫的控制。祝融即位之初曾试图向中原地区扩张,但此时氏族内部出现了纷争,炎帝族的几大支脉都都想争夺帝位,祝融担心国内发生政变,便打消了东进的念头。
  祝融娶骊山氏女子为妻,生长(太)子长琴。祝融晚年欲立长琴为帝位继承人,但共工氏不服,引发了内乱。
  祝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祝融四十六年(庚辰,前4781),享年七十一岁。
  祝融死后,遗体葬在不周山,并在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设灵台,帝号祝融,尊号炎帝。
  …………………………………………………………………………………………………
  祝融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4826(乙未)……元年……
  前4825(丙申)……二年……
  前4824(丁酉)……三年……
  前4823(戊戌)……四年……
  前4822(己亥)……五年……
  前4821(庚子)……六年……
  前4820(辛丑)……七年……
  前4819(壬寅)……八年……
  前4818(癸卯)……九年……
  前4817(甲辰)……十年……
  前4816(乙巳)……十一年……
  前4815(丙午)……十二年……
  前4814(丁未)……十三年……
  前4813(戊申)……十四年……
  前4812(己酉)……十五年……
  前4811(庚戌)……十六年……
  前4810(辛亥)……十七年……
  前4809(壬子)……十八年……
  前4808(癸丑)……十九年……
  前4807(甲寅)……二十年……
  前4806(乙卯)……二十一年……
  前4805(丙辰)……二十二年……
  前4804(丁巳)……二十三年……
  前4803(戊午)……二十四年……
  前4802(己未)……二十五年……
  前4801(庚申)……二十六年……
  前4800(辛酉)……二十七年……
  前4799(壬戌)……二十八年……
  前4798(癸亥)……二十九年……
  前4797(甲子)……三十年……
  前4796(乙丑)……三十一年……
  前4795(丙寅)……三十二年……
  前4794(丁卯)……三十三年……
  前4793(戊辰)……三十四年……
  前4792(己巳)……三十五年……
  前4791(庚午)……三十六年……
  前4790(辛未)……三十七年……
  前4789(壬申)……三十八年……
  前4788(癸酉)……三十九年……
  前4787(甲戌)……四十年……
  前4786(乙亥)……四十一年……
  前4785(丙子)……四十二年……
  前4784(丁丑)……四十三年……
  前4783(戊寅)……四十四年……
  前4782(己卯)……四十五年……
  前4781(庚辰)……四十六年……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①称生卷
章,卷章生重黎。②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③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
复居火正,为祝融。
注①正义尺证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吴回。”谯周曰:“老童即卷章。”
索隐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为木正,
黎为火正。案:左氏传少昊氏之子曰重,颛顼氏之子曰黎。今以重黎为一人,仍是颛顼
之子孙者,刘氏云“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
家则称重黎。故楚及司马氏皆重黎之后,非关少昊之重”。
愚谓此解为当。
注③索隐此重黎为火正,彼少昊氏之后重自为木正,知此重黎即彼之黎也。
注④集解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韦昭曰:“祝,始也。”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①其长一曰昆吾;②二曰参胡;
③三曰彭祖;④四曰会人;⑤五曰曹姓;⑥六曰季连,啱姓,楚其后也。⑦昆吾氏,
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
生附沮,⑧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注①集解干宝曰:“先儒学士多疑此事。谯允南通才达学,精核数理者也,作古史
考,以为作者妄记,废而不论。余亦尤其生之异也。然按六子之世,子孙有国,升降六
代,数千年闲,迭至霸王,天将兴之,必有尤物乎?若夫前志所传,修己背坼而生禹,
简狄匤剖而生契,历代久远,莫足相证。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
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事之信也。以今况古,固知注
记者之不妄也。天地云为,阴阳变化,安可守之一端,概以常理乎?诗云‘不坼不副,
无灾无害’。原诗人之旨,明古之妇人尝有坼副而产者矣。又有因产而遇灾害者,故美
其无害也。”索隐系本云:
“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
注②集解虞翻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世本曰:“昆吾者,韂是也。”
索隐长曰昆吾。系本云:“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又曰:“昆吾者,韂是。”宋忠曰:
“昆吾,国名,己姓所出。”左传曰:“韂侯梦见披发登昆吾之观。”按:今濮阳城中
有昆吾台。正义括地志云:“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县西三十里,台在县西
百步,即昆吾墟也。”
注③集解世本曰:“参胡者,韩是也。”索隐系本云:“二曰惠连,是为参胡。
参胡者,韩是。”宋忠曰:“参胡,国名,斟姓,无后。”  黄帝、颛顼、帝喾
轩、辕、龙、鸿、缙、云、姬、酉、祁、己、滕、箴、(真)、任、荀、喜、姞 、儇、衣、阚、尹、光、鲁、雍、断、密(须)、燕、谢、章、薛、舒、蓼、鲍、吕、祝、铸、终、泉、毕、过、舟、韦、彭、钱、鄢、郐、会、偪偪、鄅、姒、妘、婼、鄀、邳、丕、詹、葛、訾、危、罗、曹、倪、邾、朱、漆、余、畴、温、苏、顾、骆、路、洛、潞、禺、强、和、昌、嚣、挚、鼓、安、桥、乔、老、童、有、仓、颉、颛、顼、常、仪、力、牧、玉、采、资、张、昆、吾、融、董、金、莒、郯、妫、允、虽、济、蓟、防、参、胡、奚、仲、堪、虎、豹、极、党、回、重、容、黎、蛮、狄、夷、戎、翟、代、巴、嬴、秦、赵、马、黄、沈、梁、徐、江、谭、覃、钟、离、邯、伯、费、廉、非、裴、裘、棐、主、衙、戏、缪、槒、樗、春、兹、运、复、益、昭、献、蔑、弦、偃、匽、干、阮、英、里、理、李、段、冥、芈、楚、熊、丘、夔、陆、连、荆、竟、度、蔓、驺、椒、斗、蔫、遠、均、白、村、善、屈、伍、到、庄、景、叶、包、棠、利、庾、班、囊、卓、慎、敖、红、凭、莫、靳、严、期、奋、闉、圉、父、枝、穿、柯、苞、孙、它、挥、熙、贵、庸、茄、慈、典、凤、午、雪、盈、贞、轸、左、怀、革、鬲、车、长、阏、遇、员、樊、上官、诸葛、詹葛、钟离、轩辕、公孙
尧属:伊、祁、陶、唐、刘、杜、范、房、丹、冀、随、隰、郇、栎、留、傅、土、御、阿、彘、狸、鲂、功
舜属:妫、姚、虞、陈、舜、满、袁、田、孔、遂、釐、恩、鍼(针)、穰、尝、法、敬、枋、占、尚、归、赐、苟、威、懿、研、穷、蝉、梧、恪
夏属:姒、夏、禹、启、窦、杞、扈、曾、莘、鲍、计、斟、戈、灌、褒、彤、 、寻、楼、娄、越、蒲、差、鄫、仍、观、弗、相、甘、施、灵、柔、瓯、区、欧阳、夏侯、东楼、西楼
商属:契、子、殷、商、汤、薄、亳、繁、时、莱、来、空、同、桐、萧、髦、权、索、京、艾、曼、梅、邓、宋、戴、苑、封、郅、至、聊、伏、锡、目、墨、黑、署、暴、孤、竹、邶、铁、木、瓦、饥、条、所、沙、贯、桑、潜、信、勃、渤、孛、几、畿、邹、伉、合、郃、崇、鄂、郝、林、那、宗、桓、亘、妲、旦、邻、乙、甲、沃、祖、武、丙、丁、庚、戊、稚、新、投、箕、鲜、比、禄、微、衍、堂、正、政、征、华、督、藕、耦、偶、皇、乐、定、鱼、 、畜、鸱、牛、仇、鳞、罔、荡、泥、虺、既、获、专、尾、巳、边、卬、臼、省、屠、荼、牢、考、厨、旌、胜、锐、兑、肆、猛、幅、福、完、院、睢、沫、起、宣、辽、胆、但、靡、尞、寮、僚、竿、杆、旰、止、芷、祉、湟、沭、姥、澉、穆、锜、瞿、谈、仝、近、星、沛、坎、 、笪、薇、据、开、买、奄、眉、骨、立、象、易、葡、龟、井、朔、奠、从、伐、亶、盖、永、皇甫、西乡、白马、司城
  周属:周、鲁、卫、晋、霍、燕、管、蔡、吴、郑、曹、韩、魏、杨、何、虢、郭、冯、丰、甘、于、邗、於、凡、滕、赖、邢、成阝、成、召、邵、告、郜、邲、息、随、应、项、顿、沈、荣、梁、滑、原、阳、道、柏、养、蒋、茅、胙、祭、旬、栒、毛、密、冉、聃、焦、雍、岑、单、樊、巩、共、贾、芮、阎、郦、骊、邴、后、郈、邺、业、郏、阴、潘、歧、鹿、冀、匡、邛、毕、褚、羑、宁、戚、柳、廖、关、蒯、缑、栾、州、赣、郗、郄、郫、郤、鄄、卹、支阝、邮、濮、汴、卞、汜、汲、汝、盛、宫、鬷、解、梓、方、邕、门、骀、碏、南、令、狐、葵、古、苦、谷、庞、桃、冠、军、绛、铜、鞮、豫、聂、尉、蔺、陉、邬、乌、翼、翁、虞、石、段、荥、邰、晁、晃、鑑、监、鉴、简、符、平、闻、稷、鞠、菊、文、史、巫、颜、司、孟、季、侯、富、万、曲、经、寇、恒、展、元、厚、揭、副、带、显、苌、偏、篇、官、家、槐、虔、瑕、营、纵、卜、艺、校、夜、亚、服、昔、职、枕、耽、尤、使、充、舆、宾、 颓、仁、师、"巾、通、奕、弈、宰、行、进、籍、席、贝、盂、矫、壶、芸、蛾、蚁、 绵、颠、胥、涉、提、堤、弁、特、先、居、刀、步、犨、驹、甥、舅、咎、续、羊、扬、鲋、舌、恽、招、千、雁、横、深、夹、荚、侠、音、宪、中、璞、兼、鹏、战、公、弓、众、输、蕃、节、衷、哀、隐、痛、悼、康、靖、闵、湣、惠、襄、恭、肃、 、 、赧、端、木、骞、禽、野、郎、意、庆、夙、贺、淖、纥、叔、淑、勤、贡、桂、炔、炅、烓、昋、泛、将、作、足、谋、世、城、礼、弘、凌、辄、免、勉、摄、 辟、壁、璧、级、及、伋、列、弥、庶、眷、嗣、冷、泠、衎、顽、拳、县、悬、仆、遽、璩、棘、枣、翰、羁、欣、析、忻、斤、筋、朝、姓、生、声、履、莞、琯、苋、染、浩、藤、腾、绣、错、厝、智、知、辅、跪、诡、邦、供、驷、游、然、罕、去、疾、良、印、羽、诩、语、棣、录、制、虿、蘭、兰、泄、氵曳 、蔚、慰、谕、雅、堵、楮、隤、都、儒、需、繻、卑、裨、哙、谬、谔、受、寿、梦、颇、延、邈、郁、冶、百、内、宜、散、明、萌、卿、皮、太、泰、治、复、承、彪、綦、亢、栗、剧、骑、市、举、取、肥、宏、佼、甫、宇、奇、钊、技、付、百里、司马、司寇、司空、西门、闻人、端木、令狐
 祝融八姓,是指颛顼氏后裔祝融氏的八个分支,分别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念mie1,类似羊叫声)。从华夏谱系来说,夏后氏和祝融氏都属于颛顼氏的后裔,按今天的说法,算是堂兄弟了(堂得比较远,几乎五百年前是一家了)。《国语·周语上》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聆遂。”“融”就是指祝融,“回禄”也称吴回,《史记·楚世家》说是祝融的弟弟。将祝融氏同夏后氏的兴亡联系起来,足见两者关系之密切。
  
  到了夏桀这一代,祝融八姓中势力比较大就是昆吾、豕韦、顾。
  
  昆吾,约莫在今天河南许昌一带,己姓(《世本·氏姓篇》说“昆吾氏,古己姓之国,夏时诸侯伯,祝融之后。”),昆吾的史迹至迟可以追溯到夏初(《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开(启)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前面提过,昆吾也是举足轻重的“方伯长”之一,掌控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的所有诸侯,那一带在当时称得上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太康失国的那段时间,昆吾氏牢牢把持自己广阔的土地,有力的保证了夏的正统,在少康复国的过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俨然夏的擎天一柱。可以说,昆吾是夏和夏桀最得力的臂助。
  
  顾,也是己姓(《世本·氏姓篇》:“顾氏,出自己姓。顾伯,夏商侯国也。”),是昆吾的分支(《国语·郑语》韦昭注,顾为“昆吾之后别封者”),约莫今天河南港县附近。实力弱于昆吾。
  
  豕韦,又称韦,彭姓(《世本·氏姓篇》:“韦氏,古颛顼氏之后。大彭为夏诸侯,彭子受封豕韦,苗裔以国为氏。”),约莫在今天河南长垣县附近。豕韦在夏桀时代之初风头最劲,但是却是祝融八姓三柱石(我封的)中实力最弱的。
  
  昆吾、顾、豕韦都是夏后氏的重要盟邦,是夏朝的内部支柱和外围屏障,夏后氏与之唇齿相依。正因为如此,商汤在灭夏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拿它们开刀,作为重点征讨的对象。耐人寻味的是,昆吾、顾、豕韦最后的结局和实力榜刚好相反:顾国商代犹存(《世本·氏姓篇》:“夏商侯国也”。殷墟卜辞中有方国名“雇”者,或即夏之顾国延祚于殷商者);豕韦在殷商仍很强盛,有“商伯”之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商为豕韦氏”);昆吾,则完全消失在商的历史中了。
黄帝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祺、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又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苍林和夷鼓指谁,可置不论。对于五帝时代的炎帝、黄帝等名号,有人称之为“炎帝氏族”、“黄帝氏族”,如徐旭生先生就是这样看的。也有学者认为黄帝氏族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部落联盟。就黄帝之子的十二姓而言,认为黄帝原是一个部落并发展为部落联盟的看法,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在古史传说中,除黄帝十二姓和祝融八姓外,其他的多为一姓,如炎帝为姜姓,太皡为风姓,少皞为嬴姓,帝尧陶唐氏为祁姓,帝舜有虞氏为姚姓,夏禹为姒姓,等等。诚如田昌五先生所指出,黄帝十二姓,有些姓也见于其他族团,如祝融八姓中有己姓的昆吾、苏、顾、温;祁姓著名的有陶唐氏,即唐尧部落;在今河南郾城县境的南燕和建国于西北的密须都是姞姓;至于薛、章、毕、过、挚等则属于任姓;此外,春秋时期的骊山之戎为姬姓,弧戎亦为姬姓,赤狄有的也是姬姓等。我们知道,先秦典籍中的“姓”可以有多个层面的含义,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含义就是表示同出于一个女性始祖的亲族关系,对于这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族组织的名称,杨希枚先生主张称之为“姓族”,相当于人类学所谓Clan或gens,也就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氏族部落中的氏族。黄帝十二姓,说明其在形成的初期就是由十二个氏族(姓族)所构成,至少是一个部落,其进一步发展为部落联盟乃至部族,也是势所必然。而十二姓中还包含一些其他族团的姓,可见在“黄帝”这一名号之下,实际上存在着部族融合的情形。
山东及其邻近地区本是东夷之域,祝融是传说中东夷的日神和火神,山东青州苏埠屯晚商墓葬中曾出土大量“融”族徽号的青铜器,祝融八姓最早也出自东方。祝融是日神、火神,而家禽中的鸡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积阳”、“为火禽”。而且祝融的“祝”与“朱”音相近。汉应劭《风俗通》说:“呼鸡曰朱朱”。吴裕成先生认为,古人呼鸡为祝祝,或朱朱,推测祝融与南方炎帝之佐朱明相同,而且与鸡、朱雀、凤关系密切。因为鸡鸣以后日出东方,所以古人以为是鸡唤起了太阳。由此看来,祝融与尚日、崇火、重鸡的习俗是相关联的。后来,祝融八姓中不少陆续向西南方向迁徙,祝融又被尊为“南方之神”,他们原有的重鸡习俗也影响到长江流域。黄帝大儿子玄嚣,二儿子昌意。昌意后裔高阳(帝颛顼);玄嚣后裔高辛(帝喾)。前2500年,颛顼在位,颛顼是一位出身于黄帝集团而抚育成长于东夷的古帝,是东西两大集团交融的象征。颛顼的后裔舜在东夷亲戚家长大,成了有虞氏首领;颛顼的儿子娶四岳为妻,生下祝融氏,被封在河南新郑;颛顼的外孙皋陶住泰山一带,皋陶与儿子伯益都先后成为东夷族的领导者。前2400年,帝喾在位,他的四个老婆生了四个儿子:常仪生挚,庆都生尧,姜女原生弃,简狄生契。挚被派往曲阜,与夷族杂居,接受了太昊族(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的文化,因此称为少昊。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有娀氏部落。弃被派往陕西武功县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榆罔氏之后,炎帝部落演化为共工、四岳、氏羌三大支。共工为九州姜戎的共主,发展于今豫东北及冀南地,曾与颛顼争帝。共工女嫁与颛顼儿子骆明(黄帝系),生鲧(姓姒),鲧被封汶山石纽(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修己为妻,生下禹。禹幼年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鲧被帝尧封于崇(嵩山),后因治水失败被杀。四岳为姜姓的祖神,其后裔在西周的有申、吕、齐、许等国。姜子牙以前,已有逢伯陵(姜姓)在齐;吕原在陕西,后迁今南阳市境与申共居;许即今许昌市境。四岳一支继承了炎帝称号,都陈(河南淮阳县),由于神农氏先前也在此建都,所以后人常常把炎帝和神农混淆。四岳另一支与黄帝系颛顼婚姻,发展出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最初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以后向南发展,至于河汉之间。祝融八姓的长支为昆吾,己姓,为黄帝集团十二姓中的旧姓;楚出自芈姓。氐羌入藏缅族群成为其首领,控制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藏缅族群后来逐渐东进南进,沿长江东进到云梦大泽(洞庭湖),同化或驱逐当地的扬越与苗瑶,三者融合为楚人的先祖;藏缅族群南下,驱逐同化当地百越,融合为彝族、白族、缅甸族的祖先。
 天下董氏出泰安"虽无史可查。但近读[山诲经新探]发现:"祝融之号由重传至黎,又由黎再传至吴回,其后祝融称号在氏族部落内的继承关系相对稳定,己成为吴回-系中世代相传的别号。祝融吴回一系杀鲧于羽郊[羽山之郊]。羽山位于山东南部,由此可见吴回一系在帝尧时移徙至东方近海地区。
[山海经]中载有被称为"吴"的地名,在东方黄河下游地区。[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蝮,在吴西[济阴郡城阳----莒县一带]。
[国语.郑语]记载祝融'其后八姓"在夏,殷时代大体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以南,以至于近海。
  

祝融八姓之一董姓探源

董炎星

    我董姓最早一支属炎帝部落联盟(而非黄帝部落联盟)一员——祝融部落,在贵州省关岭县晒甲山上四、五千年前所刻‘红崖丹书’可以证明这点。祝融部落又分为己、斟、彭、妘、曹、羋六部落,后己又分出董、彭又分出禿,史称祝融八姓。我董部落当时称惠连部落,是一支继承祝融部落制绳存火传统,擅长用一种叫董的草制绳的部落,以董草为图腾。我董姓出于己姓非黄帝部落之己姓。彼己姓是蛇图腾,己又是自己之意,又转为黄帝本姓姬。而我董姓属炎帝系,是绳转蛇、蛇转己的己姓,两者源流不同。
    一.通过网友和宗亲的提供材料或记载,把祝融部落归纳出:
   1.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第一代(天字輩)少典氏:即少典國君,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迺祝融氏之分派也,生於歲次丙子(民國前5196年、公元前3285年。)妣有蟜氏安登(又曰任姒)。生二子,長子石年、是為炎帝神農氏,次子勗其,派下是為黃帝軒轅氏。(年齡兄石年,比弟勗其,年長四歲。)
    2.少典氏第二代(地字輩)炎帝神農氏:父少典氏(號厲山氏),母有蟜氏安登之長子,炎帝,姓姜,諱石年,又諱軌,號神農氏,漢族,生于歲次太昊乙巳(民國前5167年、公元前3256年)115年,崩于即位後歲次壬辰(民國前5000年、公元前3289年)145年,享壽168歲(生逝族譜與纪年表相差十二年,待考,)葬于萬陽山。其間依序為炎帝神農氏、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姜克、榆罔等10代九帝520年。妣萛葊水氏聽詙(又曰奔水氏。)生子臨魁,生女曰女娃(嘗游於東海,溺而不返,化為鳥,其狀如鳥,文首白啄赤足,名曰精衛。常嘟西山木石,以填於東海。)
    3.少典氏第三代(玄字輩)炎帝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4.少典氏第四代(黃字輩)炎帝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5.少典氏第五代(宇字輩)炎帝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6.少典氏第六代(宙字輩)炎帝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7.少典氏第七代(洪字輩)炎帝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8.少典氏第八代(荒字輩)炎帝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9.少典氏第九代(日字輩)炎帝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10.少典氏第十代(月字輩)炎帝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11.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二.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三.炎帝是祝融的先祖,《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 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 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 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关于炎帝的世系,《山海经》与《礼己·祭法》、《左传》相一致的是,都说共工生后土。相异的是,《大戴礼记·帝系》和《史记·楚世家》都说,祝融出于帝颛顼。不论怎样,祝融与长江中游的苗蛮集团有关,当无疑问。关于祝融的世系关系,说他属炎帝一支的传说记载出现的时间较早,可能性较大一些。若此推测不误,那末,祝融到了南方之后,成为南方氏族部落的领导者,他的后裔仍是其领导地位的继承者。祝融“可以说成了南方集团的象征”。祝融的始祖是炎帝,炎帝的声望高,影响大,就以炎帝作为南方集团的人文始祖,是完全可能的。也有古迹为证:贵州省关岭县晒甲山上的“红崖丹书”,是原始社会石刻,有四、五千年历史,共上内容正是上述炎帝世系,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祝融部落当属神农炎帝系统。“祝融八姓”是有名的典型的古代姓氏沿革的个案,线索清晰、材料丰富,这对探讨我们董姓的由来、衍生、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祝融作为炎帝后裔,不如说是炎帝部落联盟的分化出来一支,祝融为部落首领,并负责火种保存工作,担任炎帝部落联盟的“火正”之职。祝融部落又分为己、斟、彭、妘、曹、芈六个氏族,其中第一氏族“己”为原祝融中的母族,并继承了燧人氏、炎帝、祝融“用火管火”的传统,其后我董氏族又从己姓中分出,彭姓氏族也分化出秃氏族,形成有名的“祝融八姓”。
    在各地董氏宗谱中(如温州、苍南一带)很多记载着我董姓源于炎帝系。
    四.作为颛顼的一个分支后裔,重黎被当时的中原华夏酋邦君主帝喾任命为火正——远古时期为酋邦政权掌管火的官职。远古时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称重黎为祝融。 但重黎经常受到帝喾集团的排挤。当时,帝喾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镇压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却以平乱不力为借口,杀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职。这样,吴回也被称为祝融氏。
  吴回代兄为祝融氏,继续率他的部族南下与共工氏作战。后来终于镇压了共工氏的叛乱,但吴回却也死在南方,葬在南方衡山之阳的祝融峰(今湖南衡山)。祝融去世后,被尊为传说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在历史上,祝融的地位远逊于黄帝、颛顼、晏安、曹侠。祝融吴回死后,他的子孙和部族成员大都北返中原。后来,祝融部族不断裂变出众多分支,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
    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赜),她来自一个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这位奇特的女人怀了一胎,孕3年 (有的说是11年)之久还没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竟取出6个儿子。3个从左胁下取出,3个从右胁下取出。陆终的6个儿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坛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
   五.《国语·郑语》却有不同意见。书中写道:“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自此,“祝融八姓”的说法不径而走,而且《国语·郑语》所记载的“祝融八姓”与《史记·楚世家》记载的“陆终六子”也不大相同。如前所述,“陆终六子”为:昆吾,参胡,彭祖,郐人,安,季连。而为“祝融八姓”的记载却是: ①己姓,包括昆吾、苏、顾、温、董;②董姓,包括鬷夷、豢龙;③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④秃姓,包括舟人;⑤妘姓,包括邬、郐、路、偪阳;⑥曹姓,包括邹、莒;⑦斟姓,无后;⑧芈姓,包括夔、越、蛮芈、荆。  
   六.“祝融八姓”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一个区域位于今河南一大部(许郑地区)和河北顶南一小部(卫地);一个区域位于今山东西南地区(曹滕地区)和江苏西北一部(彭地);一个区域在今江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