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和楼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3:23:57
默认分类 2008-07-23 13:17:47 阅读3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近年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判断一直是投资过热,流通过剩。因此各种宏调手段轮番登场。调整汇率,提高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等等。结果调整控制了大半年,过热的楼市依然过热,过冷的制造业却快要结冰了。
自春节南方雪灾过后,大部分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就开始进入高成本低利润的产业萧条期。首先是煤炭价格上涨50%,导致电力缺口的进一步拉大,错峰限电更加频繁与严格,产品交付期得不到保证。新的劳动法在此时出台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客观上取得的作用无异于落井下石。因为若严格依照此法执行,劳动成本最少要增加10%到20%,可是07年整个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平均纯利润仅仅5%不到。由此可见单此一项就无法承受。接着人民币就开始了它的升值之旅,对美元持续升值20%,而我们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的对美贸易,人民币的升值无形中导致出口制的。物价大幅度上涨,人民币内部购买力下降。
新劳动法的立法意图无疑是好的。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劳动市场的积极作用是重大的。可是,这样一部牵涉面广,影响重大的法律却没有反复论证,没有经过局部试点就全面推行,只能说明那些法条的起草者只会端坐书斋想当然不知民间疾苦。只能说明决策者对底层最普遍的真实状况了解不够。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绝大部分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所以的利润几乎都是靠低廉的劳动成本来维持,在产业结构没有调整,产业形式没有升级前推行明显不利于资方的劳动法,只会让大量的制造企业倒闭,让大量的劳动者丧失就业机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初衷适得其反,只能是个双输的结果。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倒闭,或处于停工半停工的观望徘徊状态,大中型企业由于无利可图,不愿意追加投资扩大生产,早年累积下的资金无处可去,最后只有纷纷涌向楼市,导致楼价飞涨。让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楼兴叹。道理很简单,任何商品价格的涨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需关系来决定的。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是买不起二万元一平米的楼盘,为何它还是不涨到八九万一平米不善罢甘休呢?很显然这是因为庞大的外来资本的突然介入,在短时期内打破了原来的供需平衡,导致房产价格大大的偏离了它的真实价值,形成了所谓的泡沫,既然是泡沫它就总有要破灭的一天,要命的是如果楼市真的形成了大量泡沫,其破灭带来的严重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因为它会造就银行大量的坏帐及不良资产,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如今政府是不是走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呢?
中国经济过热的部分,全部在政府部门主导或与之相关的领域,例如房地产,高速公路,钢材,水泥,等等能提高GDP以彰显地方官员政绩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些项目有太多的利益牵涉,因此所有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它们都是无效的。而本来就过冷的民营制造业却越调越冷。
政府如何将宏观调控的手段根据微观差异分开区别对待,以达到热的降温,冷的回暖,让调控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