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股权控制矿业权——就如何利用加拿大资本市场访加中矿业协会执行董事曾念庆 专家视点 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28:11

通过股权控制矿业权——就如何利用加拿大资本市场访加中矿业协会执行董事曾念庆

分类:专家视点2009.11.9 21:36 作者:鱼眼看矿业 | 评论:0 | 阅读:237

通过股权控制矿业权
——就如何利用加拿大资本市场访加中矿业协会执行董事曾念庆

    通过收购国外上市公司股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超过一整年的金融危机,也使得“通过股权控制矿业权”的模式也得到许多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重点考虑的重要策略。
    那么,如何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在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对此次专程回国与会的加中矿业协会执行董事曾念庆进行了专访。
    作为得到加拿大安省省政府支持的加中矿业协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把协会打造成加中矿业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为目标,先后成功协助了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的正元国际矿业有限公司,有色地调中心所属的中色金地、加中恒信、北京唐会投资等企业在加拿大开展工作和进行了成功的收购行动,同时还积极协助西北有色地勘局等有关单位在加拿大开展工作。加中矿业协会的实践经验,对我国企业今后与国外上市公司的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力求用最小的股份控制最大的资产
    曾念庆认为,要成为成功的商业性的地勘单位或企业就要始终追求利益或利润最大化。这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应该是地勘单位的目标。
    “把这一规律应用到收购国外上市公司的操作中,就是说中国企业在收购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追求绝对控股。”曾念庆说,“只要认真研究收购对象的股东结构,就可以做到用最小的的代价控制整个上市公司。”
    曾念庆首先对股票、股份的概念进行了简单解释。他说,股票是将企业全部资产分成等额股份后的凭据,股份就是股票持有者所占有的股票份额。理论上说,只有控制了51%的股份,才能控制企业决策权。但实际情况中,几乎绝大部分大企业的股份都比较分散,都有许多股东。同时股票的种类也分有很多种,并不是每一种股票都有投票决策权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股东不一定非要通过占有51%股份的途径来获取决策权。
    “因此,现在国外许多大公司第一大股东,通常仅持有公司10%~20%股份。”曾念庆说:“适应这一形势,国外证券市场在管理中也采取了适应性监管措施,将拥有10%以上股份的人称为主要股东,主要股东必须向公众和监管部门公布自己的有关信息和有关交易;将拥有20%以上股份的人称为控制股东,控制股东具有相对控制权。股份公司的这一现状,就为用最小的股份控制最大的资产奠定了基础条件。”
    基于此,曾念庆建议:中国企业在对国外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的过程中,应先研究收购对象的股东或股本结构,如果股本特别分散,也许只要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或控制股东,就可以拥有公司的相对控制权,也就实现了用最小的股份去控制最大的资产的目标了。中国地勘单位在进行投资时应该注意目标公司的股东结构,不仅要保持公司的流动性,保持良好的融资平台,更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体制。
    曾念庆强调,采用这种策略还有更大的意义。他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缺少资金已成为国外许多上市公司面临的共性问题,股票被严重低估的公司也俯拾皆是。与国外上市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不仅资金充足,而且有国家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就可以用等量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控制更多的上市公司,进而控制更多的资源。
    如何对国外初级勘探公司进行估价
    曾念庆认为,现阶段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全球资源整合,中国企业应首先瞄准国外的初级勘探公司。由于对中国需求的透支,国际的大型矿业公司的股票已经大大反弹,但是初级的勘探公司的股票仍在低谷徘徊,特别是基础金属类的公司。但基础金属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
   “但这要首先解决对国外上市的初级勘探公司如何估价的问题。”曾念庆说,“如果没有确立正确的估价理念,就不会有收购国外上市初级勘探公司的决心。”
    他强调,对国外上市初级勘探公司价值的判断,绝不能以项目为唯一标准进行简单判断,而应综合考虑该公司的历史业绩、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发展潜力等因素;更不能以资本市场的普通规律或主板公司的标准来进行判断,因为用普通规律来判断,国外上市初级勘探公司的股票往往会被认为是垃圾股,在勘探项目没有全部结束前,这些公司只会有投入而没有产出,也不会有市盈率。
    “恰恰是这样的垃圾股,往往才具有最大的升值潜力。”曾念庆说,“对国外上市的初级勘探公司的收购,其实和勘探投资一样,是一种风险投资。因此,在对这类公司进行估价时,也应按风险投资的基本规律来进行,即实施的是“‘公司综合价值投资’。”
    巧用中国国有概念,在合作中谋求最大利益
    针对收购中的不同阶段,应该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淡化或强化国有概念,曾念庆用具体案例进行了说明:
    2009年8月底,由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心北京中色金地和加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和成立的中国有色地勘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外上市初级勘探公司被严重低估的机遇,收购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市场上市的Murgor Resources Inc. (MUG,TSX-V)公司。为确保收购成功,在投资先期和收购公告发布前,中国有色地勘股份有限公司特意淡化、模糊了国有概念,收购活动获得了全体董事和主要股东的支持;在签署协议、收购活动成功后,中国有色在发布公告时则特别强化了国有的概念,致使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在30天内翻一了番,并一直维持到现在。在这期间,公司并没做什么实质的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曾念庆告诉记者,“很多情况情况下,经济合作初期往往被蒙上了政治色彩,民众往往会对合作持反对态度;而在合作成功后,民众看到合作木已成舟,往往又会看到中国巨大的资源需求、国有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等客观现实,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与信心。而中国有色地勘收购murgor公司,正是利用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的这种复杂心理,采取了适应性措施。这一措施的采用,既让收购行动避开了不必要的阻力,又保证了收购成功后公司市值的提升,并通过收购行动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结合这一成功案例,曾念庆建议:在收购国外上市初级勘探公司的活动中,中国企业一定要学会如何与外国政府、公司、民众打交道。平时,中国国有企业要利用国外主流媒体主动宣传自己,强调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宣传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把自己的优势变成获取最大收益的撬杠
    曾念庆说:“中国国有地勘单位虽然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没有资金优势,但却拥有绝对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如何将这一优势应用好,在收购国外上市初级勘探公司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是所有国有地勘单位都应该积极考虑的。”
    为此,他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的一宗成功收购案例进行了说明:
    据他介绍,今年6月26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下属的中色地科公司以其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色地科(香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以每股0.05加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加拿大加纳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Canaco Resources In.)40%的股权。在正式成为加纳克公司第一大股东,拥有重组后公司董事会过半数表决权的同时,还拥有了今后公司或项目投资的优先权。成交以后,由于市场对有色地调中心的不了解,股价震荡没有大的变化。
    今年9月,加纳克公司的加拿大CEO带着公司制订的钻探计划来到中国,征求第一大股东——有色中心的意见。此前,有色中心主任王京彬已确定了将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变成获取最大收益撬杠的计划,并组织中心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加纳克公司位于非洲的矿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实地考察后形成的认识,王京彬组织中心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加拿大CEO带来的钻探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评估修改。根据中心专家修改后的钻探计划,加纳克公司于9月8日正式实施了矿区钻探工程,在第一钻就打出了50多米厚的金矿体。此消息一在加纳克官网9月28日上公布,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第二天就由0.10加元上升到0.48加元,现在仍维持在0.5加元~0.6加元左右。
    “有色中心的这一做法,应该引起国有地勘单位的广泛关注和学习。”曾念庆说:“其他国有地勘单位虽然难以做到像有色中心那样对目标公司进行绝对控股,但像有色地调中心那样发挥自己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并在地质勘查业务方面发挥出来,进而谋求最大收益的目标应该是完全可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