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信用货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0:33:39
信用货币简介  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它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从理论上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  ⒈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⒉人们对此货币抱有信心。

编辑本段信用货币理论

  丁金山先生在《天道演化哲学》中认为,纸币等信用货币是具有价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三种职能的能长久储存的债券。 该理论认为交易成本更小化在信用货币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决定作用。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羊、盐、贝壳、铜、铁、银、黄金、银行券、纸币、电子货币等都承担过交换媒介,这些交换媒介不断演化,形成了今天的货币形式。交易成本更小化在货币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为了达成交易所花费的劳动力等成本的总和。它包括交易制度的建立、改变、自身运行的成本及交易者在该制度下从事交易活动所花的成本。交易制度成本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国家及有关的社会组织为保证和促进交易以更低的成本,正常地、顺利地进行而制定、修改制度及保证制度正常运行的成本。交易活动成本主要包括交易贮藏成本、交易信息成本、交易运输成本、交易市场成本、交易风险成本等。所谓交易贮藏成本是指为了达成交易而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使之得到完好保存而形成的各种成本;交易信息成本是指为达成交易而发布和收集相应信息而形成的各种成本;交易运输成本是指交易完成前后使货物到达相应地点所形成的各种成本;交易市场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及中介为达成交易所付出的劳动成本及场地成本;交易风险成本是指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在交易成功或交易失败后对买卖双方或其中一方造成的损失,例如交易失败所造成的时间及精力方面的付出、价格不合理造成的不公平交易、交易欺诈风险等。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总是趋向于选择交易成本更小的交易方式,从而形成了交易市场和交易发展。交易发展过程分为直接交易、间接交易、信用交易三个发展阶段。直接交换,又称物物交换:是指一个物品的所有者与另一物品的所有者之间的、不需要中间媒介物的交换,用公式表示为W—W′,它是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交换形式。直接交换的实质是人们直接用自己拥有的商品去换取自己想要消费的商品。直接交换中,要求“需求双重巧合”,如果想要成功地进行交换,你想要与之交换的人不仅要有你需要的商品,并且他也正好需要你手中的商品。[1]为了找到具有这种巧合的交易者,双方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搜寻。这就会形成信息成本。交易信息获得后,由于物品的价值大小可能不相等,因而必须从数量上进行协商。协商完成后,由于还有物品运输、讨价还价、心理疑虑等因素的影响,交易很难立即达成。在交易达成之前,很可能由于某一因素的变动而导致交易失败,形成交易失败风险。因此,由于交易信息成本与交易风险成本大,直接交易容易发生在熟悉的人群内部,交易的区域一般不会很大,而超过一定范围则交易很难达成。随着社会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加,直接交易的高难度使之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部分人开始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交易,收集需要交易的产品,并促成交易,形成相对固定的交易市场。这时,直接交易开始向间接交易转化。间接交易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易媒介不固定的间接交易,一种是交易媒介相对固定的交易。第一种交易可能需要通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交易媒介,经过多次交易达成最终交易。第二种交易则只要通过两次交易就能达成。第二种交易媒介是货币的萌芽。当交易媒介固定为某一商品,这种商品就成为实物货币。实物货币一般都具有能长久储存,不易变质,价格稳定、携带方便、家庭必备等特点。因而,以实物货币为媒介,就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铜币、银币、金币都长久的承担了实物货币的职能。铜币一般承担日常生活中的小宗交易的货币职能,金币、银币一般担当大宗交易的货币职能,金、银还同时具备大宗财富贮藏功能。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的规模与区域越来越大,实物货币暴露出许多缺点:对于数量较大的交易,实物货币不便于携带;对于距离较远的交易,长途运输货币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金币、银币具有财富贮藏的功能,常常会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特别是在生产力高速发展后,而贵金属的数量则保持基本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显得极其短缺,而那些垄断了金银货币的机构及人员就会利用这种短缺哄抬金银的价格,造成再生产难以顺利进行。这些缺点阻碍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与商品交换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要求交易成本更小化的货币形式来替代实物货币,以满足商品经济与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由于实物货币供应不足,开始出现金融机构。西方的金融机构起源于一些金匠。这些金匠为金银货币拥有者保管货币,承诺到期还本付息,并以其财产为信用担保出具货币收据。银行券最初就是储户存放在金融机构那里保管的金币的收据。由于携带大量金币非常不便,大家就开始用金币的收据进行交易,然后再从金匠那里兑换相应的金币。时间久了,人们觉得没必要总是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币。金匠们渐渐发现大家都倾向于利用货币收据来作为支付手段,每天只有很少的人来用收据兑换金币,只要以一定量的金银为基础,就可以发行数量大得多的收据。于是他们就开始悄悄地增发一些收据来放贷给需要钱的人并收取利息,当借债的人连本带息地还清借据上的欠款,金匠银行家们收回借据再悄悄地销毁,好象一切都没发生过,但利息却以远远大于实际货币的应得数量稳稳地装进了他们钱袋。一个金匠收据流通范围越广,接受程度越高,利润就越大。这样,规模大的金匠就发展成为后来的银行,而货币收据则发展为后来的银行券。由于银行券是以银行自身的财产为担保而发行的,银行具有很雄厚的财力,因而在兑付方面具有较好的信誉,这就使得银行券能得到较广泛的认同,在货物交易方面能起到代替实物货币的作用。使用银行券进一步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但由于早期银行券兑换范围、鉴定技术等多方面的使用限制,特别是单家私人银行信誉有限,而其发行的银行券的数量往往都大于实际货币的数量,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储户挤兑而造成其破产。因此,单家发行的银行券并没有成为普遍使用的信用货币。但银行券的出现标志着信用货币的萌芽。为了解决信用不足问题,逐渐出现了多家银行联合起来,共同发行银行券,或由政府组建银行,由国家发行银行券,这些在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通行的银行券就是后来的纸币。这些纸币仍然是以实物货币为基础,虽然其数量可能大大超过实物货币,但只要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纸币的价格还是能保持相对稳定。纸币的发行为现代工商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大规模融资问题,促进了现代工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是交换领域的一场革命,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1]韩贵新:货币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2月第7卷,第1期:25-29

编辑本段信用货币的沿革和性质

  信用货币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金银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银采掘量有一定的限制,货币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流通对货币需要量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信用制度的扩大,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随之扩大,从而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样,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益发展的基础上,期票、银行券、支票以及汇票等形式的信用货币,便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信用货币一经产生,便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方面,它是体现债权与债务关系的信用证券;另一方面,又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符号。它本身并无价值,但可以在流通中代替金属货币,因为它代表着一定量的货币,或者随时可以兑换现实的货币(如银行券和支票),或者可以通过贴现等形式转变为货币(如期票)。  信用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滥发而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了非实体化的存款货币的形式,人们的货币只有一小部分以现金(钞票和铸币)的形式持有,大部分以记账符号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的账面上,当收到货币时,由银行将付款人账户上的存款划转到收款人的账户上;当需要支付货币时,付款人可以签发由银行发给的支票,通知银行将其存款账户中的一定金额转于收款人的账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这种存款货币的支票划转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电子货币转移系统”所代替。  信用货币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流通中金银铸币数量不足对商品交换的束缚。一般的做法是:在大宗交易中使用信用货币,在小额交易中仍用金属铸币。期票作为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在流通中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可以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活动中,期票的转手并不一定伴随着商品的流转,因此,在期票的辗转流通中,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到期的期票就无法兑现,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加上资本主义社会内投机、欺诈行为的盛行,信用货币广泛使用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流通和生产领域中的混乱。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它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编辑本段信用货币的特征

  信用货币最显著的特征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相同的。  它是不可兑现的,只是一种符号,是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时必须被接受,即法偿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  ⒈是货币的价值符号;  ⒉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⒊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⒋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编辑本段信用货币的形态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期票   在商品赊购交易中,资本家购进某种商品,可以不必支付现款,只需开出一张定期偿付欠款的债务凭证交给对方。到期时,持票人可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索取现款。尚未到期的期票,经债权人在其背面签字表示承担债务,持票人也可以把它用作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去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此外,持票人还可以将尚未到期的期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受票人可根据利息率从中扣除期票到期以前这段时间的利息。  银行券   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并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也是一种信用货币。持有者可以用它来代替金属货币使用。它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可随时兑换黄金;它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整数,便于流通;它以黄金和票据作担保,信用基础比较稳固,可以在银行信用所及的广大范围内流通。但是,由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行不兑现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纸币与银行券不同,它不以商业票据和黄金作准备,不能兑换黄金,事实上已不能称为信用货币。它是根据政府法令发行的。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滥发纸币,往往造成通货膨胀。  支票   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务的发展,支票便在流通中发挥了通货的作用,成为代替货币支付债款和在存款人之间进行转帐结算的主要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银行支票便已成为主要的信用货币。据统计,1937年据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在货币供应量中的比重,美国占81%,英国占73%,日本占61%,法国占4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支票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流通手段,近年来约占有些国家货币供应量的90%。它不仅在批发贸易,而且在零售贸易中都当作重要的支付手段。60年代以来,银行垄断资本为了加强竞争地位,追逐高额利润,千方百计地改进银行业务,信用货币使用的范围更加扩大。  利用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减少货币流通量,节约流通费用。但在经济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萎缩,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支票往往不能兑现,这势必影响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进行。所以,信用货币一方面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信用货币流通范围的过度扩展,使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包孕的危机的可能性也增大了。  辅币  辅币多用贱金属制造,一般由政府独占发行,由专门的铸币厂铸造。其主要功能是充当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纸币  纸币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银行存款  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又是债务货币。存款除在银行账户的转移支付外,还要借助于支票等支付。目前在全社会的经济交易中,用银行存款作支付手段的比重占绝大部分。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的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货币。  电子货币  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技术的运用,货币的交易和支付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电子货币通常是利用电脑或贮值卡来进行金融交易和支付活动,例如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贮值卡、电子钱包等。与此同时还可借助于上网的电脑、自动柜员机或用电话操作来对货币存储额进行补充。这种货币运用非常方便,还在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