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怀赵林克悌教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1:17:24
追怀赵林克悌教授犯了什么忌讳?
陶世龙 2007-09-16 22:01
今日收到大鹏兄发来杜文棠教授的《长歌当哭忆故人——追怀赵林克悌教授》,赵林克悌教授是德国人,北大德语教授。她的丈夫赵锡霖教授1957年在任职的钢铁学院被错划,赵林克悌教授自然会受些影响,但文中并未多谈,仅记有此遭遇而已,对赵林克悌教授在1966年至1976年间的遭遇也未多说。仅云:“从柏林到北京,中间经历了数不尽的艰辛和坎坷。她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她在举世闻名的柏林大学、格廷根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受到系统的教育培养,本可进入上流社会过上优渥的生活,但她出于民主精神和正义感,反对纳粹迫害犹太青年,因而获罪入狱,印证了“反对迫害就要受迫害”的强权政治逻辑。她辞亲离乡,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正赶上八年离乱,她和丈夫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新中国,满腔热情地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但好景不长,她丈夫蒙冤受难,她也从此被打入另册,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然而,我从未听她说过对新中国不满的话,工作热情也从未懈怠。她丈夫被错划的事,我是很久以后偶然听别人谈起的,在和她的交往中我竟毫无觉察。”
杜文棠教授的文章平实感人,用语温和,想无大碍,即发出,并编目于《写未名湖》内。但不意出现想象不到的障碍。 上原设在blogcn的写未名湖专刊,未能进去。改为上在歪酷网下的五柳村文存,上去了,但打开时一闪现就中断,并造成整个博客打不开也无法管理,过几分钟后才恢复正常。便做了个HTML文件上在我的国内版空间内,上去了,但也是点击它的网址http://www.taosl.net/fk/fk02241.htm 便一闪现即中断。于是又在国外的一个blog 发出 (http://56cun.blogsome.com/2007/09/16/p32  ) 在加拿大能顺利打开,不知国内如何;而在《五柳村文存》中的那篇文章,一删除这个blog就马上恢复正常。都在证明是被过滤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姑记录于此。
[附]在网上搜索到的材料
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赵林克悌先生逝世讣告
--------------------------------------------------------------------------------
日期: 2005-4-30 阅读次数: 888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赵林克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4月26日12点50分在北京大学医院逝世,享年99岁。按照赵林克悌先生生前遗嘱,丧事从简。为缅怀赵林克悌先生,兹定于2005年5月11日(星期三)下午2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追思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年4月30日欲送花篮或参加赵林克悌先生追思会的单位或个人,请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联系。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 100871联系电话:62751573 62765007(5月1日至8日放假)传 真:62765009
(pkunews.pku.edu.cn/Show_News.asp?Newsid=97116 33K 2007-8-30从网址看应原发于北大新闻网,但点链接击找不到网页,幸在快照中还有)
外院资深教授赵林克悌先生追思会将于11日举行
--------------------------------------------------------------------------------
日期: 2005-5-10 阅读次数: 525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赵林克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4月26日12点50分在北京大学医院逝世,享年99岁。按照赵林克悌先生生前遗嘱,丧事从简。为缅怀赵林克悌先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5月11日(星期三)下午2时在民主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追思会。
赵林克悌先生1906年9月生于德国柏林,在柏林海德堡、哥庭根大学学习语言学、历史、哲学。193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著作包括《法国象征派文学对现代德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关于中世纪历史》等。 在希特勒统治德国时期,赵林克悌先生积极救助犹太儿童,帮助他们从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下逃往国外,并因此被捕入狱。在狱中,她受到严酷的法西斯折磨。后经友人救助,才死里逃生。并在1947年随其夫赵锡霖携子女来到中国。
赵林克悌先生在1947年9月至1954年6月期间,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在1952年作为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的代表,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54年从清华大学调至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任教授,1987年退休,1992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赵林克悌先生知识渊博,不仅精通德语,在英、法、俄等语言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同时还掌握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以及拉丁文和希腊文。 赵林克悌先生将她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教育和翻译事业。不论在教学工作还是翻译工作中,她的热情、勤奋、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有口皆碑,不同凡响的。几十年来,她担任过德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授过包括德语写作、德语修辞,文学作品分析等专业课程。50年代参与编写的《大学二年级德语课本》,以及《科学技术德语课本》等教材,在德语教学界获得一致好评并多次再版。在她80高龄的时候,还在为《德语高级教程》的编写兢兢业业地作着无私奉献。
1967年起,赵林克悌先生就应邀在国家外文局兼职工作。在当时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她无偿地为外文出版社和《北京周报》做翻译工作。她先后为《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著作各单行本、以及《中国基本情况》丛书的绝大部分翻译、修改和定稿的繁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和培养新中国外语人才,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 在赵林克悌先生的一生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她热爱学生,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诲人不倦;她爱岗敬业,对学生的每篇作业,都逐字逐句进行批改,决不敷衍,工作一丝不苟;她重视德语专业师资的培养,数十年里,她针对每位教师不同的需要,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德语系的老一辈德语教师无一不受益于赵林克悌先生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育。
赵林克悌先生热爱中国,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中国过去几十年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下,赵林克悌蒙受过不白之冤。她心爱的儿女们也在接受教育和落实工作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牵连。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一如既往的忘我工作和无私奉献。她对北京大学德语专业的建设是功不可没的。正如德国前外长根舍先生在写给赵林克悌先生的亲笔信中评价的那样:她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德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事业。 附: 欲送花篮或参加赵林克悌先生追思会的单位或个人,请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联系。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 100871 联系电话:62751573 62765007(5月1日至8日放假)传 真:62765009 (情况同上http://pkunews.pku.edu.cn/Show_News.asp?Newsid=9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