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是概率,不是预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9 23:27:55
梅拉梅德《论市场》笔记
作为“金融期货之父”的Leo Melamed(利奥.梅拉梅德),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20多年时间里,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美国金融期货市场,乃至后来全球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出色的作用。超越传统商品期货,推出金融期货;使用现金结算制度,以彻底改变原有的期货交割形式;全天24小时的交易市场等等,这些都是Melamed带给世界期货市场的重大变革。
他在回忆录《逃向期货》主要讲述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诞生前的故事,这部《Leo Melamed on The Markets(论市场)》则是收录了他从70年代初到本书初版的1993年的文章和演讲。因此,这本谈论期货市场的文集,涉及了期货投机、金融期货的诞生、金融期货市场发展中遇到的危机、金融期货的全球化等等众多方面。
1、不要与市场战斗:成为仁人,而非斗士
——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交易者研讨会上的演讲,1969年
“成为仁人,而非斗士。这句格言显眼地挂在我办公室的墙上。这句话背后的思想与交易本身一样历史悠久。它象征着所有成功交易者都知道和遵循的一个信条:即忘记它就会遭受致命失败。这一格言的说法有很多。当你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违反这一格言的时候,就叫做‘与市场战斗’。
“与市场战斗是专业交易者的大敌。它有损于交易者的推理过程,歪曲其逻辑,给其思想投下阴影,干扰其对市场的‘感知’,使其丧失捕捉其他市场的机会;他会变得无能,最终输掉全部资金。一切专业交易者都不时地遭遇这一噩梦。而成功者一经察觉,就能改善这种状况。
“如果你问股票交易者或其他期货交易者‘与市场战斗’意味着什么,他会确切地知道你的意思。也可能他总是找不到恰当的言辞满意地表述其定义,也可能他总是不能解释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怎样做出决定或是行动的原因,但是,他确切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确切地知道,这是一条通往毁灭的道路。
“当你与市场战斗时,你把你的行为合理化了,即使在市场明显表明你的交易部位不合适的时候,即使在所有的事实与你的观点相背离的时候,即使在直觉让你平仓出局的时候,你都会认为你的交易部位是正确的。这些固执的交易几乎不可能扭转局势向着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那就是类似于世界末日的事件。你将把相同的过程用于下一次交易,而这一次你将难逃厄运。显然,这个规律也有特例,正如每个规则都有特例一样。有的交易者与市场战斗得非常成功。但是,对于每一起例外,成千上万的交易者要失败。”(P12-13)
“实际上,在市场上对自己所持有的交易部位充满自信常常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你当时不能证明你的部位是正确的时候,充满自信尤为重要。然而,每一位专业交易者都知道自信与盲目自大之间的区别。所有的市场交易结果里,都会有一个区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临界点。失败者与市场战斗,而成功者则不是。”(P13)
“市场仁爱者是多么好呀,他们快乐得多。有仁爱之心的交易者是趋势博弈者,趋势是他的好朋友。他努力发现市场趋势,并与其恋爱。无论牛市还是熊市,他都热爱。无论市场走向哪里,他都是追随者。如果市场处于上升通道,他就看涨或不去理会它;如果市场是下降通道,他就看跌或保持稳定。他并不追求反转点或要战胜世界,他惟一的需要就是跟随市场方向。”(P14)
2、价格管制的基本错误
——对批评期货引起价格陡升的消费者的演讲,1973年
“我们还听到一些不实之词,我们已经听到一些要求,即要求政府对现行系统实施更多的管制;要求我们把价格返回昔日水平;要求我们建立一些神奇的官僚政治,引导和保护我们的生产机构,而不是让这些机构像以前那样、或是像世界经济状况显示的那样自己调整自己。有些人说,这些陈旧的成功方式在现代社会并不好用,所以,让我们采用其他国家不成功的政策。如果走那条路的话,我们可以预见,与那些国家取得的后果一样,我们很快也会缺少同样的商品。尽管市场管制、最高限价,还有一些其他说法听起来好听,但是,它们在许多基本点上是错误的:
“1.价格管制不能影响产生问题的基本原因。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供应短缺,或者换一种说法,需求超过供给。增加供给或者减少需求是降低价格的惟一手段。价格管制不可能增加供给或者降低需求。
“2.价格管制,适得其反。对于生产者来说,价格管制事他们产生这样的心理,即无论他为提高产品质量做了多少努力,他也不能获得更好的价格;无论他工作得多么努力,无论他为生产更多产品花了多少钱,他的潜在单位利润都是一样的。因此,价格管制限制了生产者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管制使他们产生这样的心理:即无论他购买多少产品,价格也不会上升,也不可能下降,因此,他对于这种产品的需求没有理由减少;而事实上,需求上升了。通过最终分析,价格管制的结果总是发生短缺危机。
“3.价格管制产生很危险的政治心理和公众心理。就像镇静剂那样,价格管制给人的感觉是问题已经解决了,因此没有人关注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更糟的是事情经常并非如此,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产生那些恶化基本问题的项目出台和态度发生。
“4.价格管制本质上是通货膨胀。为了监管和实施价格管制,肯定要建立新的、高花费的政府机构。这些额外的政府开销将由高额税收支付,但是,情况经常不是这样。取而代之的是政府用借款或创造基金支付这笔款项。这些基金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紧张状况,而通货膨胀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5.价格管制将产生无法预见的复杂性,从长远来看,是弄巧成拙的做法。我们已经创造出没有价格控制的体系,它可以在一开始就预见所有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反影响。而价格管制不断增加新的规则和解释,它就像无法跨越的沼泽一样,使规则和特例不仅费解,而且充斥漏洞和自相矛盾的解释。进一步说,从长远来看,人的本性会使消费者回避或违背价格管制,获取质量更好或更多的产品。从本质上说,这意味着价格将继续上涨,即使没有得到正式许可。
“6.一旦实施价格管制,就会成‘瘾’。价格管制是最难废除的。实行价格管制的心理以及价格管制反过来产生的心理,似乎会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再也不受创造它们的人们控制。就像鸦片或任何其他人造兴奋剂一样,一旦你染上它,你就觉得没它不行,而不考虑其产生的危害。”(P97-99)
3、期货市场:一只理想的替罪羊
——为美国企业研究所作的演讲,1985年
“期货市场的致命伤是其存在的神秘性。那些对我们的市场产生许多不良观念的根源令市场从远古时代至今一直痛苦不堪。自从远古以来,人们就对我们的市场充满蔑视,对市场的不信任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市场没有缺陷,乌托邦时代远没有抵达期货市场的交易厅。违规、贪婪、敛财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特征,无时不在发生,期货市场也不例外。然而,期货市场及其交易者遭受的冲击常常是那些很粗暴的偏见以及简直是根本没有事实依据的指控。
“在期货市场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批判这些毫无根据、自相矛盾的诽谤至少可以说是困难的。人们必须从对谣言曝光和揭穿错误理念做起。”(P120)
“期货和期权市场是几乎不被理解的商业活动的角落,是有着深奥经济理论的复杂领域,是一个充满神秘、错综复杂的地方,是金融领域的远亲,不知远至何时起,就已经成为一只理想的替罪羊了。
“……当然,期货和期权市场对批评没有免疫性。当然,它们不是乌托邦(到底是什么呢?);当然,它们是‘刁民’(制度的违反者),充满欲望和贪婪。当然,如果没有罪过,就没有它们。我们赞同这些说法。但是,它们绝不是恶魔的作品。作为一个行业,它们比其他优秀的行业好得多。
“……有些事情永远不会变。因此,我们告知而又告知,揭穿而又揭穿,主张而又主张,自然传承,永无止境,这些事情(指对期货市场的指责和误解)就是势在必行。”(P121-124)
4、浮动汇率的好处,以及国际浮动汇率联合会
——刊载于《华尔街日报》,1986年
“固定汇率呈周期性的回潮现象,但是,不论这个被抛弃的幽灵何时抬头,国际货币市场和其他所以理解该问题的人都有责任大胆地批驳它。……他们(国际浮动汇率联合会)享有的共同理念就是通过坚持自由市场原理,更好地获得全球的经济稳定性和经济生存能力。
“国际浮动汇率联合会以下述主张为基础而成立:
“1.自由市场是供给和需求最好的仲裁者,它提供最有效率的价格决定机制。
“2.自由市场汇率体制反映了各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但并不导致这些基本经济因素发生。
“3.一个国家的货币价格取决于对该国与其他国家间自由市场进行复杂的分析,以得知它们在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利率、国家货币供给、国家收入、贸易和投资流动情况、政府和私人债务以及政治风险等方面的区别。
“4.通过灵活的自由市场汇率体制更好地检验和平衡这些复杂因素。
“5.用市场驱动的汇率体制培育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浮动汇率联合会成功地击退了当时的反自由市场的力量。这类相同的问题经常回到我们身边,困扰着我们,这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也是令人恐惧的事情。”(P125-126)
5、金融期货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刊载于《1988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年报》,1988年
“金融期货在起短暂的历史进程中曾有过两块里程碑。这两块具有革命性质的里程碑全都产生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交易厅。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就是创造了金融期货。传统期货以上百年的农产品期货的基础起步,跨入对期货方向和历史产生重大改变的金融领域。根据定义,如果没有期货理念的开端,就不会有随之而来的金融期货历史。今天来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17年前提出的金融期货的革命性理念注定改变整个金融界,成为全球金融行业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工具。”(P184)
“第二块里程碑是9年之后出现的现金结算制度。1981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欧元美元期货合约第一次引入现金支付的结算方式,而不再使用合约标的交割。一旦金融期货摆脱了实物交割,就拉开了以前不可想象的交割工具和交割理念的幕布。现金结算不仅为后来的指数产品打开了前进之门,而且也为金融期货发展提供了无限潜力。
“今天,金融期货做好了迎接第三块里程碑的准备。毫不奇怪,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再次成为这一趋势的开拓者。正如前两块里程碑产生的情况一样,第三个里程碑同样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甚至是争论。所有的重大历史性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对传统模式的扬弃。全球24小时电子交易系统是我们提到的第三块里程碑,它是由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路透社联合开发的全球自动交易系统,它代表交易过程自动化的发展方向。”(P184-185)
----------------------------------------
《论市场》:梅拉梅德金融期货20年
Leo Melamed on The Markets:
Twenty Years of Financial History as Seen
by the Man Who Revolutionized the Markets
[美]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
1993年初版于美国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华尔街的扑克牌》笔记
首先我得承认,对这本充塞着各种各样关于“赌博”的书,我完全没有看懂。尤其是,它重点讲述的各种各样的扑克赌博玩法,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我是个彻底的“赌盲”。在很小的时候,我思考那些事情一生都不能去做、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赌博”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刻意地回避涉及“赌博”的任何东西:不去学打扑克、不去学打麻将,对那些沾染了、哪怕是偶尔赌一些、哪怕是只赌1块、几毛的人,统统畏而远之。
我始终认为,赌博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不管它背后有怎样精明的技巧。这本《华尔街的扑克牌》,是从一个“赌徒”的角度去思考证券交易,因此,他所关注的就必然只是超短期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做做日交易。我认为这是最低级的投机方式,在精明的数学下沉溺于细节,而不能从逻辑的哲学上拥有更大范围和更长跨度的思考。在投资市场上,用哲学家的头脑,要远远胜过用数学家的脑袋。
本书是上海财大出版的“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的最新一辑,以往出过的书都很不错,总共有两个系列的读书笔记在这里列出来。I、“华安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系列:1.《1929年大崩盘》;2.《市场、群氓和暴乱》;3.《迷失的华尔街》;4.《解读华尔街》;5.《兀鹫投资者》;6.《贪婪的智慧》;7.《绝境与生机》;8.《至高无上》;9.《赢家》;10.《股票作手回忆录》。II、“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第一辑:1.《尖峰时刻》;2.《伟大的事业》;3.《伦巴第街》;4.《浮华时代》;5.《忠告》;6.《战胜标准普尔》;7.《攻守兼备》;8.《价值平均策略》。
本书所在的“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译丛”第二辑系列,和第一辑一样也是共有8本书,先把书名列出来,1.《黄金简史》;2.《投资存亡战》;3.《华尔街五十年》(这个读书笔记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版本);4.《华尔街的扑克牌》;5.《标准普尔选股指南》;6.《铁血并购》;7.《先知先觉》;8.《戈尔康达往事》。
1、扑克博弈与社会概率
“我们发现扑克博弈与随机游走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人们可以从扑克博弈中学到知识。扑克博弈也是我们学习随机性的一个重要场所。怎么学?简单地说,扑克博弈包含了许多深层次的不确定性。扑克博弈中存在一些邀请你去利用他们的傻瓜,当然也存在一些老奸巨滑的家伙,他们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把我们当傻瓜一样欺骗。你并不是在抛硬币或将其向左、向右移动,你也不是在与一台轮盘似的大型机器进行博弈。你也不是玩下盲注的抽牌博弈。你是在与其他人比赛。你很难控制他们的最大下注数额。你的下注策略需要考虑远不止抽取一张牌的可能性。你可以采用诈唬的下注策略来迷惑他人。有时尽管手里的牌不好,也可能赢牌;当然,有时手里的牌很好,也可能输牌。但这样至少可以使总的赌注逐步增多。
“简而言之,概率存在孤立概率与社会概率之分,后者由于人际关系的杂乱无章和迂回变化,显得复杂而有趣。本书将通过扑克博弈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社会概率。
“因此,扑克博弈就像真实的生活,因为扑克牌本身、对手下注策略以及对手对你的下注策略的认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依己之见,毫无疑问扑克博弈甚至超出了真实的生活。
“……然而是什么使本书成为一个里程碑呢?这并非仅仅因为它将博弈的人加入了经济人,更因为它还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经济人就是博弈的人,经济生活就是博弈。
“我期望读者能像我一样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P序2-3、4,序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步Nassim Nicholas Taleb撰写,他是《随机致富的傻瓜》和《黑天鹅》的作者)
2、大卫.斯克兰斯基(David Sklansky)的“扑克牌原理”
“如果你每次出的牌与你可能看到所有对手的牌后应该出的牌不同,他们会赢;如果你出的牌与之相同,则他们会输。反之,如果你的对手每次出的牌与他们可能看到你的牌后应该出的牌不同,你会赢;如果他们出的牌与之相同,则你就会输。”(P14)
3、在扑克牌中,博弈论的不足
“用博弈论来分析‘诈唬’打法只是我们从一个方面来分析扑克牌博弈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博弈论提出了许多有用的理论,但是过分依赖这一理论会使我们在用标准的方法打现代的扑克牌时犯一些荒谬可笑的错误。
“(博弈论的不足之一:聚焦于牌而非策略)。
“首先,博弈论认为掩饰隐瞒你的打法没有任何的好处,只有隐瞒你的牌才有用。因此玩家被教导从对手第一次拿起手中的牌起就要专心致志地观察对方的神情,并且尽力掩饰自己的真实反应。但是对于他们打牌的打法他们却会开诚布公地谈论。”(P199-200)
“(博弈论的不足之二:担心自己不能做什么而非自己能做什么)。
“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会赢,一个人会输,这与打牌的运气没有关系。我们不能用一个简洁的数学方法来决定谁将会赢,也没有办法计算出风险。这就是博弈的本质——当然是指好的博弈——而且和博弈论完全不同。人们生来就知道这一点,而数学只是用来混淆人们思维的。如果你能保持住你的判断力,用一个明确的打法,并且使其他的玩家用一个你能打败他们的打法,那么你会发现很少有人可以打到你这个水平。”(P203)
“(博弈论的不足之三:做使其他玩家更容易做的事情)。
“采取一个让其他玩家犯其损失很大的错误的打法,与无论对手怎么做都能给你同样回报的打法相比是更为明智的。让我们做一个更加合理的假定,假定我们不能确定对手的打法和打牌方式,不是从博弈一开始每个人就知道其他人的打法和完全给定的打牌方式。现在要赢得比赛的胜利就需要比其他玩家更少犯错误。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减少你自己犯错误的次数,或增加其他玩家犯错误的次数。
“如果你是一个技术较好的玩家,那么第一种途径即减少你自己犯错误的次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你已经很好了。但是第二种方法是很容易的:作为更好的玩家,你应该能够掌握牌局并且让其他玩家偏离最佳打法。”(P203-204)
“博弈论的不足之四:只与一个对手而非一桌对手博弈。
“博弈论的不足之五:一场博弈只能玩一手牌。
“博弈论的不足之六:忽略牌桌之外的世界。”(P205-209)
4、赌博冒险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这本书不是讲这样一种赌博——试图从一个基本绝望的情形中挤轧出一丝希望或者以赌博来取乐。我所感兴趣的是冒险背后的坚实的经济学上的原因——相比买彩票或者去赌场,人们选择玩扑克的原因。
“为什么在得不到增加的期望值补偿的情况下人们还要冒险?有一种情形是选择风险是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如果你的国家政府不稳定,那么持有金币将是一个好主意。尽管金币的价格有起有落,但是一旦国家崩溃进入无政府状态,你就会发现其他所有的资产都一文不值,而金币的价值将直线上升。
“另外一个为体育迷所熟知的原因是当你落后时你会去冒险。在足球比赛中领先的球队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将球传来传去,但是落后的球队就会选择长传球。在商业中,运营良好的公司会视自己一直落后以勤恳经营。”(P269)
---------------------------------
《华尔街的扑克牌》:那些赌徒们
The Poker Face of Wall Street
[美]阿伦.布朗Aaron Brown
2006年初版于美国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华尔街梦之队》笔记
英文书名是“Lessons from the Legends of Wall Street”,很明显,这与中文书名的“梦之队”毫无关系。投资是独立的事情,不是团队的事情,这5位投资大师也根本不是一个团队,而是每个人都是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因此,对中文书名的“梦之队”这个词,我非常反感。英文原版的副标题,直接列出了这5位大师,他们是: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托马斯.普里斯以及约翰.邓普顿(Warren Buffett, Benjamin Graham, Phil Fisher, T. Rowe Price, and John Templeton)。
本书属于泛泛而谈的那种,用同样的套路和架构来叙述这5个人,所以,内容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作者水平很平庸。有趣的是,在阅读本书时,我发现我和巴菲特是同一个星座的,而且生日只相差7天。与巴菲特的第2位老师、成长股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的生日,更是仅相差1天。另外,我和索罗斯的生日,相差时间也不超过1个月,只有26天。这真是很有趣的事情。
1、投资者对巴菲特策略的运用
“在拥有优质债券和现金之外,购买单独股票的保守型投资者运用巴菲特策略的方式是买入品牌公司,比如巴菲特所拥有的那些企业。当然,还要考虑购买时股票的价格和公司状态。
“……中庸和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买进与巴菲特所买的同一类型的股票,以及其他令他们满意也符合巴菲特标准的股票。一些投资者修正了巴菲特的标准以购买已成立的科技公司。但是通常科技公司的变化非常之快,产品可能很快过时,而且竞争壁垒也低。这些导致公司的预计长期盈利要比巴菲特所买的公司低。对科技股进行多样性投资有助于防止损失。激进的投资者也许会为小型公司调整巴菲特的标准,并寻找知名度不高的公司,期待它们成为明日之星。”(P45)
2、投资者对格雷厄姆策略的运用
“以格雷厄姆的理论为依据,保守的投资者通常会拥有一个广泛的投资组合,里面至少有10家属于标准普尔500指数里的大型企业,它们都有着良好的财务状况、长期的经营记录以及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分红。当然,在购买股票时需要重新考察这些股票,看看他们的P/E和其他标准如何。而且,保守的投资者愿意购买优质债券——政府公债、公司债券、市政公债,选择哪一个要取决于它们的税率。……低级别的债券被称为垃圾债券,如果它们有较高的收益和红利也可以买进,但多数属于投机性质。保守的投资者也许会通过共同基金拥有一两只这样的债券。”(P82)
3、推崇成长性的费雪,是商业管理专业出身
“费雪是个聪明的学生,15岁就完成了中学学业,几年之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他的教授之一——管理顾问埃米特博士,教授商业管理课程。‘每个星期三,我们都会参观位于湾区的工厂。参观结束后,埃米特博士会向公司的管理人员询问他们的业务政策和管理方式,而我们这些学生就在旁边听着’,费雪说。从这些课程当中,费雪学到了如何进行采访,还了解了一个成功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即:有效的管理、生产和市场营销。其中有两家相邻的公司给费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特殊参观对费雪后来成为财务经理很有价值。
“1931年的大萧条时期,费雪创办了自己的财务管理公司。1932年-1933年美国股市正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熊市,费雪的公司只能勉强支撑。上面提到的那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叫做食品机械公司,即现在的FMC。当时,食品机械公司的股价从50美元跌到了4美元。费雪知道FMC的有着出色的管理和产品。他抓住机会为自己和客户大量买进。
“后来经济复苏,股市也随之回升,FMC的股票使费雪赚了一大笔。费雪说:‘我一直持有FMC的股票,直到我认为它不能继续以以往的速度增长了。我卖掉了客户和我自己的股票,结果赚了50多倍。’在这次交易之后,费雪的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他也赢得了成功经理人的声誉。”(P113-114)
4、普里斯:变化是投资者唯一不变的东西
“普里斯认为投资者应当预见到未来一个时期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越早认识到越好,比如一个时代的结束、旧的投资热点的衰退以及为投资者带来新机会的新行业。’”(P118)
“‘判断股票的价值只需有常识即可’,普里斯说道,‘当一家公司的领导具有先见之明,对社会和经济趋势有着充分认识,并通过研发工作为未来做准备时,这样的公司就值得买进。’他又补充道:‘当它不再符合这一标准时,就是你该卖出的时候了。’
“有时,公司会出现收入下降,股价也下跌。但如果普里斯相信公司有着出色的管理和未来收益,他会很有耐心地等待困境结束。”(P119)
“作为一名投资家,普里斯喜欢那些具有较高研发水平(高品质产品的生产记录)、良好的劳资关系和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公司。
“……若干年之后,普里斯在公司的备忘录中写到:‘每个公司都是由人来创造的,它的结果取决于个体的努力,并反应出创始人和管理者的个性及经营哲学。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企业,那么就去了解公司的创始人和以前管理者的背景吧,同时还要了解公司对未来的打算和企图,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的投资策略必须能够对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普里斯说,‘变化是投资者惟一不变的东西。社会、政治、经济趋势的变化,以及行业和公司的发展趋势要求在挑选股票时有所改变。’”(P120)
5、邓普顿:自由企业和股票市场的未来
“投资者的态度影响着他或她的投资能否成功,也影响着生活的其他方面。邓普顿对自由企业和股票市场的未来抱有积极的态度。1995年5月,他在对加拿大大企业俱乐部的谈话中这样说道:
“‘今天,新公司的数目以每天4000家的速度增长。这说明了自由企业和贸易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承认,无论是在国家内部还是国家之间。世界范围内的结构重组将为自由市场体系带来40亿的新人口。资本主义和自由趋势将释放出巨大的效率潜力,以及更加巨大的潜在财富。’”(P184)
------------------------------------------------------------------------------
《华尔街“梦之队”》:5位投资大师的智慧
Lessons from the Legends of Wall Street:
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托马斯.普里斯以及约翰.邓普顿,指导你变得富有
How Warren Buffett, Benjamin Graham, Phil Fisher, T. Rowe Price, and John Templeton Can Help You Grow Rich
[美]妮姬.罗斯Nikki Ross
2000初版于美国
海南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戈尔康达往事》笔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整个世界的金融中心是在英国,战后,美国逐渐取代了英国、纽约取代了伦敦、华尔街取代了伦巴第街。也正是从一战结束后开始,华尔街开始了着名的20年代的大繁荣,直至1929年10月的崩盘,以及随后30年代持续的大萧条。关于这一段从新兴到崛起、从繁荣到顶峰,从崩盘到萧条的历史,我之前阅读过相关的多部着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29年大崩盘》、《浮华时代》和《似火牛年》。
有时候,我想起美国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历史时,常常不自觉地会拿它和现在的中国做比较。当时逐步兴起的美国,代替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金融的中心,并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发展,现在的中国也拥有这样的趋向。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回想历史时的感性联想,并没有实质的理性价值。不过,美国那30年的从崛起到繁荣,最后崩盘和萧条的历史,将使我们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一个冷静的警示。
另:本书中文版本非常不错,不愧是上海财大出版社:1.书名和副标题翻译,完全尊重了原文,没有改成庸俗的书名,非常好!2.内容翻译得很准确,文笔也不错,读起来很顺畅,很好!;3.中文版的封面也非常漂亮,很典雅,喜欢!为此我特意把中文版封面也一起贴了出来。我以往写读书笔记,都不喜欢张贴中文封面,因为上面的内容一般都对原书作了很大篡改,像本书这样如此尊重原文的书,实在太少了。太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和本书的翻译了,您们是好样的!!
本书是上海财大出版的“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的最新一辑(我正在一本本地阅读),以往出过的书都很不错,总共有两个系列的读书笔记在这里列出来。I、“华安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系列:1.《1929年大崩盘》;2.《市场、群氓和暴乱》;3.《迷失的华尔街》;4.《解读华尔街》;5.《兀鹫投资者》;6.《贪婪的智慧》;7.《绝境与生机》;8.《至高无上》;9.《赢家》;10.《股票作手回忆录》。II、“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第一辑:1.《尖峰时刻》;2.《伟大的事业》;3.《伦巴第街》;4.《浮华时代》;5.《忠告》;6.《战胜标准普尔》;7.《攻守兼备》;8.《价值平均策略》。
本书所在的“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译丛”第二辑系列,和第一辑一样也是共有8本书,先把书名列出来:1.《黄金简史》;2.《投资存亡战》;3.《华尔街五十年》(这个读书笔记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版本);4.《华尔街的扑克牌》;5.《标准普尔选股指南》;6.《铁血并购》;7.《先知先觉》;8.《戈尔康达往事》。
1、黄金从伦敦到纽约:华尔街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的前几周,英国实行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措施:暂停用黄金兑换英镑——在金本位盛行全球的时期,这一举措就好比玩纸牌游戏时最令人敬畏、最受信赖的玩家突然宣布退出游戏,并拒绝兑换筹码。
“……战争爆发的那一天,纽约证交所的股票病态下跌;从第二天开始,证交所暂停交易,时间长达近9个月,而在此前的历史上,证交所连续关闭的时间从未超过10天。此外,纽约银行界也几近恐慌。在国际商务中,美国商人都是净债务人,债务总额超过30亿美元,而债权人则几乎都来自于参战的欧洲国家;这些债权人不仅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还根据战争时期债权人的悠久传统,要求他们用黄金偿还。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惊慌失措的银行储户纷纷涌到银行提款,事态因而进一步恶化。
“……但是,华尔街很快进进入了角色,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非但没有因战争而破产或毁灭,反而起到了为战争提供资金和补给的作用。1914年11月,黄金外流开始减缓,12月停止,到1915年1月,黄金开始反向流入美国。证交所在1915年4月恢复了正常交易。美国对协约国的贷款额不断增加,眼看就要达到数十亿美元;美国的出口贸易以战争补给品为主,还包括大量食品、饲料和棉花,一直到1917年,这些贸易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同时,欧洲国家即便不用黄金购买枪支,也会将黄金运往纽约保管。1915年初的这一小股黄金流在1年左右的时间内变成一股洪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入美国;1916年3月这一个月,美国的黄金输入量就几乎达到了过去一整年的水平。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的财富似乎一夜之间从一家银行转移到了另一家银行——而且不是暂时性的转移,因为到1925年英国终于有能力恢复黄金兑换之时,她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P3-4)
2、20年代的操纵者:高明且合法的骗子
“但是,参与无线电公司股票操纵的人不同于Yellow Kid Weil等臭名昭着的骗子。相反,他们是富有显赫的美国人,是为人所熟知和受人尊重的领军人物。他们之中有克莱斯勒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P.克莱斯勒、钢铁圣人查尔斯.M.舒瓦布、无线电公司总裁戴维.萨尔诺夫的夫人、约翰.D.洛克菲勒的侄子珀西.A.洛克菲勒、《纽约世界报》的着名编辑赫伯特.贝阿德.斯沃普、美国民主党主席约翰.J.拉斯科布以及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前助手和心腹约瑟夫.塔姆蒂。
“……在这样一次成功的‘过山车’式的操纵最后,股价会跌至最初水平,只有那些参与操纵的人才能分享战利品、满意而归。
“集合基金经理人自认为是艺术家,这有一定的道理。少数为大师级经理人所不齿的低层次经理人会在经纪事务所的商情报告书上宣传他们所操纵的股票,或者故意传播假消息,或者买通新闻撰稿人编造利好消息。这些做法相当于在诈骗时采用暴力。但是,正如最高明的骗子不屑于使用暴力一样,顶级集合基金经理人也鄙弃这些毫无艺术性可言的、粗俗的做法。他们的工具就是行情机纸条;仅仅通过这些纸条,他们就能精确地对目标公众施加影响,他们对此备感自豪。”(P52、P55)
“有钱有势的人秘密调动大量资金和技术资源,来迷惑那些被快钱所吸引而投身股市苦苦挣扎的中产阶级,甚至还有常常被呼来喝去的擦鞋匠和送报人这样的穷人,这听起来不是过于容易和不公平吗?但是,这也有风险;有时公众会不配合,从而导致一些集合基金以赔钱失败告终。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公平性。”(P56)
3、杰西.利维摩尔:从投机作手到穷困自杀
“他对股票短期活动的判断出奇得准确,以至于投机商号很快就开始拒绝向他支付奖金,也开始拒绝接受他的账户。15岁时,他成了一个公认的‘冒名者’。为了让投机商号接受他的下注,他不得不使用假名,并乔装打扮,但却常常白费功夫。太多的成功让他有了失落感,因此在世纪之交的前夕,他来到了赫赫有名的华尔街。起初,他在陌生的环境中遭遇了几次挫败,但之后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前夕,凭着直觉卖空了联合太平洋股票,从中赚取了一大笔钱;1907年金融大恐慌时,他对整个股市发起了适时的、大规模的、破坏性的卖空攻击,以至于傲慢的摩根公司也注意到了这位30岁的外来暴发户,并派使者告诉他收敛一点。第二年,他在试图垄断棉花市场时赔了一大笔钱。之后的10年间,他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在战后大萧条时期的一次卖空中成为了一代富翁。这是他第三次大发国难财,由于这次卖空行为被充分如实地报道,他成了众矢之的,他因而备感疑惑。买空是合法的市场交易,难道卖空就不是吗?如果不是,市场怎能存在?为什么会有伦理问题牵涉其中?如果你接受市场体制——就像那些指责他的人宣称的那样——他就是对的。”(P58-59)
“(1929年)杰西.利维摩尔在刚刚开始崩盘的时候曾持有多头,但他却以极佳的预见性洞察了先机,并及时改变了立场,因此他百万富翁的身份并未受到影响。”(P94)
“杰西.利维摩尔是旧华尔街金钱机器上最悲惨的人,他注定会有凄惨的下场。在经历了股市崩盘后,他依然富有,而在经历了1930年熊市的一系列变故后,他愈加富有。1931年,他毫无理由地倾其所有大肆投机。可是,他赌错了地方。几天之内,他从国王般的富有跌入了债务的泥潭。商业赌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再也成不了百万富翁了,他所能做的就是混饱肚子。他出版了一本书,介绍对他来说已经毫无用处的股市技巧(曾星智注释:指的是《如何进行股票交易?》)。……两年后,1940年11月的一个下午,他从Squibb大厦的办公室走到附近的雪利-荷兰饭店,独自坐在酒吧里,慢慢喝了2倍鸡尾酒,然后在一楼的男洗手间里对着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了结了生命。
“除了一所对外宣称价值‘不超过1万美元’的房产以外,利维摩尔还给妻子留下了一张充满悔恨和深情的便条,其中写道,他‘厌倦了斗争’,‘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的生活是失败的’。”(P212)
4、大繁荣狂热埋下了崩盘的火线
“人们一致同意以柯立芝总统的名字命名这次大繁荣,要描述这种新的精神,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呢?他在1927年11月17日说道,美国正‘进入一个繁荣新时代’。‘新时代’就这样诞生了;这个词的意义是:永久的繁荣、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的旧时代的终结、美国人民财富和存款的稳步增加以及股价的持续上涨……
“只有一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为了在股市的繁荣中分一杯羹,越来越多的人借钱投资股票。他们向经纪人借钱,这些经纪人允许(或者不如说是鼓励)他们在交纳现金保证金后购买股票,有时保证金非常少,大约是购入股票价值的10%或20%,而其余的金额都是借来的;经纪人转而再在所谓的短期同业拆放市场上向银行借款。多年来,人们一直如此操作,但是现在,银行对经纪人的贷款总额突然猛增,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华尔街的信贷结构开始有些摇摇欲坠。人们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也建立了控制机制。为了通过贷款主利率和银行储备金来规范信贷秩序,国会在1913年设立了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负责维持货币的稳定,而不受任何政治指令,包括总统指令的控制。
“1927年,作为经济监管者的联邦储备银行本应该通过提高主利率,即所谓的贴现率,来限制股市信贷的大肆扩张。但是,它却背道而驰。在7月27日一次着名的或者说臭名昭着的会议上,联邦储备银行的官员们做出了一项决策,降低而非加大人们借款的难度。这就相当于警方在可能发生暴乱的时刻向街上的人们发放枪支,这一决策被认为导致了日后许多不愉快事件的发生。”(P70)
5、1929年崩盘: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来临
“最终,崩盘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来临了——来得是如此循序渐进,以至于过了大半时有人还可能没有意识到崩盘已经开始了,或者,崩盘刚开始可能就有人认为自己已经安然脱困了。
“股市并不是突然崩盘的。一年多来,主要股市板块一直受挫。1929年的大繁荣实际上是有局限性和选择性的。这是道-琼斯指数和《纽约时报》指数每天计算的少数股票的大繁荣,这就是为何这些着名的指数都创下最高纪录的原因。这也是那些交易最为活跃的股票的大繁荣,这些都是最知名的公司的股票,报纸每天都会提到这些股票,行情室的常客每天也要说上上百万次——这就是为何大繁荣被频频提到的原因。但是,这绝对不是众多次级股的大繁荣,而投资这些股票的人可能同样很多。”(P85)
“1929年9月3日……,那是劳工节休假后的第一天,股市平均指数达到了此后25年都未能超越的顶点。……第二天出现了一次普遍下跌,但却没有引起轰动。
“……股市一路震荡下跌,直到9月24日又一次大跌。那是一次毫无缘由的大跌,因而被称为‘神秘的下跌’。
“……随后,股市有了反弹,人人都松了一口气。到10月10日的时候,平均指数回升到了9月中旬时的水平。……接着,19日,周六上午开市后,股市又一次下跌,历时长达2小时。
“到了周一,21日,一系列经典的股市连锁下滑反应开始了:股价下跌导致保证金交易客户必须追缴保证金;客户无力或不愿追缴保证金导致经纪人强行平仓;强行平仓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而股价进一步下跌又导致更多的保证金追缴要求。……但是,周二,22日,股市又有了强势反弹。
“这样到了周三,23日,……纽约的股市一早就开始下跌。随后,暴风雪导致许多电话电报线发生故障,这一天余下的时间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只能依靠猜测和传言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慌的迹象出现了并且很快愈演愈烈。
“……当天晚上,追缴保证金的通知如雪片般飞来,华尔街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华尔街认为崩盘已经过去了,因此鼓起勇气继续前进,但却没有想到破产的人数很快将从上千名增加到上万名,也未曾料到第二天将被后人称为‘黑色星期四’,其成交量将从600万股放大到1300万股。”(P86-89)
6、自由人史密斯:大崩盘中的卖空者
“1929年夏,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他是一名多头,在第一波崩盘浪潮中,他受到了重创。随后他看到了希望之光。他意识到,整个大繁荣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假象,国人如今都已经回到现实中了。他没有华尔街情结和美国情结,这一特质现在成了一大优势。他无需忠诚于母校,无需忠诚于阶级,甚至也无需忠诚于国家,这使他能够看清真相。正如马修.约瑟夫森所说的,他有着一颗自由的心。有一段时间,他确实相信过‘新时代经济’的神话,但这种虔诚却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他自由了;对他来说,‘新时代’是一种被抛弃了的信仰——一种与他优秀的判断力和心底最深处的信念相悖的信仰,他只是在尚未强大的时候出于从众心理而暂时接受了这种信仰。对于摩根、昆恩里尔布、梅隆和胡佛等,史密斯实际上一直持‘让他们见鬼去吧’或更激烈的态度,如今,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对于他来说,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在美国的生活并不称心如意。‘我一开始就是对的,而且始终是对的!’崩盘之时他这么高喊着。第一波崩盘结束之前,他改变了立场,跻身于最贪婪、最具报复性的卖空者之列,他的大规模卖空行为导致股价下跌,当金融形势最终符合了他苛刻的主张时,他大赚了一笔。
“……自由人史密斯却既能相信也能理解所发生的事,他的反应不是发表正式声明(他从来不这样做)而是卖出、卖出、再卖出。史密斯以及他的行为在美国民众之中引起的反响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报纸让他成了传奇人物,使他的名字成为了懦弱、无爱国之心、利用卖空行为让‘非常健康’的股市不断下挫的卖空者的象征,他开始成为过街老鼠。他日复一日地接到许多恐吓电话和恐吓信;他的两个女儿最后不得不带上保镖。史密斯没有被吓倒。他觉得他和敌人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95)
(曾星智点评:每一次股市的大崩盘,公众和政府都会指责是那些卖空者造成的,他们成为了替罪羊。未来中国推出融券和股指期货后,做空也将成为我主要的投机方式。为了避免到时候卷入被公众和政府指责的行列,我到时候一定要记得保持低调、不要让人知道我在做空。我可不想像这里的史密斯那样,生活受到这样的干扰,也不想像索罗斯在2008年那样不得不出席听证会,被政府指责造成了美国股市的大跌。投资大众都是愚蠢的,他们只喜欢上涨,一旦大跌就去寻找“罪恶的人”以隐藏自己的愚蠢,而政府也需要为自己失误的经济政策,寻找“替罪羊”,于是,卖空者获得了利润、但总是遭受污蔑和恶名。我以后要记得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静悄悄的卖空,一直保持低调,永远不进入投资和政府的人圈子。要永远记得那件事情:当我在2007年12月2日发文说牛市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上百个人的评论,全部是骂我的,从骂我的祖宗十八代一直骂到我的子孙十八代。永远远离这些愚蠢的大众!)
7、大崩盘中“英雄”的悲惨结局
“理查德.惠特尼成了全美国的知名人物。与臭名昭着的本.史密斯不同,他被人们奉为影响。
“……(在黑色星期四的下午13.30)大步走向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交易台,下了证交所历史上最着名的一笔订单——出价205美元购入1万股股票,这是前次交易的价格,而那一刻的价格实际上已经远远低于200美元了,因此,惠特尼每股多支付了好几美元。随后,他又走到交易厅内的其他许多交易台前,继续进行这种极其不划算的交易,对其他蓝筹股下了类似的订单,每笔交易的额度都非常大,价格也都与前次交易的成交价相同。几分钟内,他的订单额累计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人人都明白银行家联盟开始行动了,理查德.惠特尼是这个联盟的经纪人。所有的股票都有了大幅反弹,‘黑色星期四’结合的时候,形势好了许多。”(P97-98)
“在最后的那些日子中,他在证交所交易厅中找过许多不认识的人,以随便得近乎冷漠的口吻,请求他们借给他标准的10万美元。他做过的一件事表明,他终于疯了。周四,他找到了本.史密斯——那是疯狂的一周,最终以周六下午的那场对峙为结束。他没有虚情假意地去讨好史密斯,只是唐突地宣称他‘想尽快结束这件事’,就好像他的任务是义正词严地训斥下属。随后,他说,他想凭他这张脸借25万美元。史密斯的回答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令人吃惊,也不算太过粗鲁。‘我说他高估了他那张脸的价值’,史密斯后来叙述道,‘于是他把他的事情告诉了我,还说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他必须弄到25万美元。我对他说,他连时间都没跟我约好,就跑来问我借25万美元,他可真有勇气。我告诉他,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他,我不会借给他一毛钱。’惠特尼点了点头;事情就这么结束了。”(P198)
(曾星智点评:面对现实吧,别做英雄,只有真实的、合法的利润才是真实的。几乎所有打着救世的、迎合投资大众而违背市场运行规律的人,都会被愚蠢的投资者奉为影响,但他们实际上都是失败者,正像这里的理查德.惠特尼那样。在市场中,真正的英雄不能以他的行为来判断,而应该以最终的利润来判断。这才是资本、才是市场的实质!)
--------------------------------------------------
《戈尔康达往事》:1920-1938年华尔街的真实故事
Once in Golconda:
A True Drama of Wall Street 1920-1938
[美]约翰.布鲁克斯John Brooks
1969年初版于美国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