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形成中“沉默的螺旋”现象 中心组学习 理论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2:23:31
意见形成中“沉默的螺旋”现象
袁 琳
--------------------------------------------------------------------------------------------------------
在生活中有时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因为一个有争议的议题的出现,人们就会对此众说纷纭,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可能就有一种占据上风的观点,经过几次公开表达后,其它的声音逐渐在弱化,最终可能就只能听到一种意见。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该假设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
“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看来,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意见气候”: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具体说来,“沉默的螺旋”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就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意见气候”的主要来源有两个,第一,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意见。诺依曼说,自己提出该理论的灵感来自她的一个女学生。一天早晨她碰到一个戴有基民党徽章的女学生,而下午再碰到这个女学生时,这位女学生已将徽章取下,因为基民党的徽章很少有人佩戴,戴着这样一个徽章“太可怕了”。
第二个“意见气候”的来源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在塑造“意见气候”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因而,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是公开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主要依据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反之,与大众传媒不一致的观点,公众一般不予公开表达。
这样的例子现实中很多:在过去的一年里,提到伊拉克,人们自然会想到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 《纽约时报》自2001年开始引用了大量情报,称伊拉克有违禁武器,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与恐怖组织有联系。这种观点得到媒体持续不断的宣扬,成为支配性和主导性的意见。由于《纽约时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的声音一发出,就占据了上风。渐渐地,那些对他们的报道持有不同看法的声音逐渐变得越来越弱小,这样就导致公众所了解到的信息,似乎就是“伊拉克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直到最近,由于专门调查组得出那里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纽约时报》才刊登该报舆论监督员丹尼尔·奥克伦特的自我批评文章,称《纽约时报》错误地报道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
“沉默的螺旋”理论一经提出,就形成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很多人对其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指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将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领域的舆论学研究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该理论的肯定的同时,也有很多置疑和批评。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在这里,个人的差异也应予以考虑。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无论如何,“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舆论的形成不一定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理。当公众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公众的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公众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这样将导致舆论只是在表面上的一致,并非是真正的认同。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的时候,必须首先尊重公众,深刻地理解已有舆论,要顾及到少数人的意见,多提供一些选择。
《学习时报》(第2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