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月凡:浅析共识网的观点自由市场式传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7:25:33
卓月凡:浅析共识网的观点自由市场式传播时间:2010-07-13 00:06 作者:卓月凡点击:763次
  共识网是香港《领导者》杂志的简体字官方网站,宗旨是“在大变革时代寻找共识”。依托《领导者》杂志资源,致力在国际研究、中国治理与民主、现当代历史、思想等领域的探讨,汇集有多年训练和研究的学者专家的知识成果,以此为理性、爱智、关注公共事务和天下大势的网民提供借鉴。在评论性网站中,共识网无疑是真诚而用心的,她努力地在构建一个观点畅通交流的自由市场,为网民提供一个表达自我看法的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地相互探讨,最终达到寻找共识的宗旨。
  共识网内容构架的广阔性
  想让观点在市场上自由交流,必须丰富市场,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和差异。共识网在内容构架上符合这一自由的气度,基于国内外的时事、思想都可以在共识网上找到依托。
  共识网设有全球事务、中国研究、思想评论、历史解读、读书、人物春秋等栏目,不但简洁明了,而且古今中外都囊括其中。全球事务上既有面上的“全球观察”、“全球经济”和“战略与外交”,也有点上的“区域研究”;中国研究栏目下设“宪政民主”、“公共政策”和“台海研究”三个板块,紧扣国内民主与均富两个软肋和台海形势这一热点。纵向上的历史解读也有“历史镜鉴”、“旧文新读”“立此存照”和“图说历史”四个板块。
  这种广阔的架构确保了观点交流的丰富,适应了不同评论者关注问题的差异性。然而广阔并不是一味在构架上的求全,共识网并没有依照空间和时间线来老老实实地安排栏目,比如空间上按国别来安排,时间上按朝代或者历史划来安排。且不论这样全面地来设置一个网站的栏目是一种浩大的工程,就算真的做到了这样,那得需要多少内容来撑起这个庞大的体系。共识网没有采取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而是根据自身定位的需要,简洁明了地依据观点评论和思想表达的需要来设置。
  思想上的深刻性和时事评论上的贴近性
  共识网汇聚了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公共事务、历史学和文学等,让他们在十分宽松的环境下自由研究、自由讨论。在学者专栏中,按照各学者研究领域来划分子栏目,让他们各展所长,纵论国家民主宪政、教育民生。有这样一大批权威人士的支持,共识网文章在思想上无疑是非常深刻的。至于评论的贴近性指的是普通大众关注度和时效上的反应迅速。共识网那一批活跃的专家学者通常就最新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作出及时回应,发表观点。比如房地产拆迁、两会、韩寒事件、教师萧翰袁腾飞事件等。这些事件往往是受众和网民集体关注的。
  观点交流上的自由性
  共识网是一个这样的平台,无论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物,就可以在这里发表,而每个读者,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对他人文章和观点的意见,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共识网上的文章观点不一定相同,甚至很多时候有针对性的截然相反,这种共存体现了共识网在观点交流上的自由性,和对于不同的观点采取的包容性。
  在网络流行的时代,网民上网往往是为了寻找一种价值认同,持某种意见的网民在受到大部分网民排挤时,选择的大多不是据理力争,而是识时务的离开,去其他地方寻找认同他意见的所在,获得一种价值认同上的愉悦。所以很多网站或者论坛都具有某种普遍被认同观点,并且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来维护这种固有的观点。而网民似乎也已习惯了这种表达形式。这种以意见分裂为基础而形成网站的做法,虽然刺激了众多不同观点在网络上的流行,但实际上却阻碍了网民们不同观点的交流融合,影响了社会多元化的相互欣赏和认同。共识网在这方面是具有相当包容性的,她提供给网民们不同的观点,并让这些观点相互较量,让网民自己从中得出自己的看法,体验不同意见碰撞的激情。共识网推崇一种精神,那就是:“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有时网民不了解这种自由交流的模式,会在某些文章后面留下“共识网被和谐了”、“TAD五毛”等片面过激的言论。对此,我们要推崇更加理性的上网方式来改善网民的参与态度。
  就某一热点问题,共识网经常推出众多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深度解析,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网民可以从中选取自己支持的看法,又或者从中获得某种体验,这种过程对于公民素质的塑造是非常有效的。在专题版块里,共识网选择了一些具有重要性、热点的或者经久不息的话题来进行讨论,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观点的大杂烩。比如户籍制度、国进民退和普世价值等问题,里面的专题文章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千差万别,但又有理有据,言之成理,能够给人一定的启发。
  其中的亮点是共识网对意识形态的模糊,转而更注重事实和科学,在没有某种既定意识形态的操控下,那些学贯古今、游历中外的名家学者提供给网民他们在研究上、见闻上的问题和经历,这些东西经常是理性的、鲜活的,少了那种乏味的说教。但是对于主流的官方意识,共识网也没有拒之门外。作为众多观点中的一种,共识网也会时常加以表达,比如《人民日报》上的社论或者文章、《求是》杂志的文章也会在共识网上看到。
  网友互动上的便捷性
  网络的出现之所以给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是因为网络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强大交互性,通过网络,网友可以便捷地获得互动,随时表达自己的见解。
  网友在共识网上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于某一文章的态度和评论,众多专家学者在共识网上的热度排行也由网民的反应决定。共识网上还开辟了一个“网友评论”板块,专门用来搜集网友对文章的精彩评论。
  而且网友可以免费注册成会员,更好参与互动。注册会员后,会有一个属于网友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样交友互动更加便捷,还可以跟任何注册空间的学者交流,网站专门设有“互动中心”,方便会员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会员还有在共识网上发表文章的特权,如果网友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的深度思考,可以写成文章,发表在相关栏目上,更好地与网友交流自己的看法,而“共识笔会”则是共识网设立的一个会员的专属地带。
  共识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共识网作为一个2009年才推出的年轻言论性网站,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影响是必然的。基于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共识网也锐意进取,在今年推出了改版之后的全新版面,效果是正面的。但是共识网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如果不处理好,必将会对网站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这一言论性网站的存亡。
  首先,在网友评论上,虽然体现出了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对公共民生的关注,所写的评论也很有见解、很有思想,但是另外很多评论是有问题的,例如,有的对于作者或作者提到的人进行人身攻击,毫不掩饰语言的粗俗;有的什么观点也没有,只是一句脏话;有的在发布公告或者描绘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有的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莫名的私愤。虽然每个人都有说话的自由,都有表达的自由,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在网上。但是,每个人的自由表达,都不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共识网的宗旨,是通过讨论取得共识,谩骂绝不是讨论,谩骂也一定不能达到共识。许多评论是连别人的文章读都未读就发表了,或者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而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个情绪。这样的评论,在我看来,没有价值,反而有危害。
  其次,共识网这种自由的学术交流气息与主流意识形态是格格不入的,虽然共识网是一个不同观点汇聚的平台,而且也不排除主流的官方意识,但是官方所持有的是一种强势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绝对真理”式的理论,在官方看来是绝对正确而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的,显然共识网的思想开放态度,特别是在宪政民主上的深入探讨构成了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挑战。这种冲突会随着共识网的不断壮大,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而越来越明显,在共识网的发展过程中,这是迟早要爆发的定时炸弹,什么时候引爆,主要看官方的开放程度和在维护稳定上的自信心。在这方面,《南方周末》是一个很好的前例。《南方周末》创刊之初定位于为弱者出声,常常批判社会上各种问题,在风格上非常的尖锐;成名之后这种激进风格也有所收敛,定位也改成“在这里,读懂中国”。
  共识网作为言论性网站,研究的问题比《南方周末》更深刻、更全面,对官方也更具挑战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官方意识控制的更加宽松,共识网面临的发展困境可能会比当初的《南方周末》要小,但不是说完全没有,怎么预防未来的面临的困境,是共识网必须解决的问题。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00713132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