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现代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21:25:57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由于腧穴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近几十年来,中国国内学者在研究经络的同时,对腧穴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
腧穴的结构研究
现代学者从经络学说或神经、神经体液学说等多种途径结合形态学、组织学和新的科学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穴位的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穴位解剖学观察
60年代初期就有人在尸体上对十二经脉的309个穴位(以一侧计)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其中正当神经干者152穴,占49.18%:邻近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还有人解剖了全身361个经穴,报道与神经有关者205穴,占56.8%,表明穴位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
通过观察,人们还发现腧穴处的神经分布与相关脏器的神经支配同属于相同的脊髓节段,或在该内脏所属的神经支配节段的范围内。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间神经和腰神经的关系,以及背部膀胱经的内侧线分布的腧穴与交感干及交一脊联系点在体表投影的重合关系等,强调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穴位结构与血管、淋巴管也有较密切的关系,有人通过观察十二经的309个穴位的结果表明,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也有人在对361个经穴的观察中发现针刺点近动脉千者58穴(占16.1%),近浅静脉者87穴(占24.7%)。还有人用电泳法显示穴位,并对此观察了穴位处脉管的X线显微结构,认为某些穴位如缺盆、云门、极泉、冲门、维道、气冲、急脉、承扶、秩边等均与相应的淋巴部位相一致。
有人统计,经穴中有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处,其余的穴位则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起止点上,可见穴位与肌肉、肌腱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穴位组织学观察
近些年来,由于穴位组织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有人报道用蓝点法研究足三里等35个穴位,见蓝点全部分布在深部组织。以蓝点为中心,在1.5mm直径视野内,见到神经束的有4穴次,见到血管的则有26穴次,因而认为血管与针感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人用改良蓝点法、注射墨汁和留针等3种针感标记法,观察了合谷、内关、涌泉、三阴交等23个针感点,在针点周围1.5mm范围内,可见到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小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以及环层小体和神经干等结构,从而认为针感是针感点周围多种神经结构综合性反应的结果。还有学者对人的合谷穴作了系统的观察,认为合谷穴区的针感感受器以肌梭为主,并提出针感感受器的“二重结构说”。如此等等,均试图采用先进的技术从微观上探索经穴的结构。
返回
腧穴特异性的研究
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医家认为穴位的功能有一定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与其所在经脉循行分布及与其所属络和联系的脏腑相关的。5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如以X线记录为指标,对足三里穴、非胃经穴(臂臑、侠白等)和非经非穴对照点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作了比较,结果证明,针刺对胃蠕动波的频度、幅度、胃的张力和胃排空时间确有影响,针足三里穴的效果比针刺非胃经穴或对照点更为明显,但不同穴位之间作用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还有人以正常人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为指标,分别观察针刺足三里和膀胱经合阳穴后血清胃泌素的动态变化,并以试餐后血清胃泌素反应为对照,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后,正常人的血清胃泌素值显著升高;针合阳穴时胃泌素的波动则甚微,提示针刺足三里能相对特异性地刺激胃泌素的分泌和释放。又如对37例临产的子宫收缩无力的产妇进行了观察,以于宫收缩描绘器记录子宫收缩波的高度、宽度和波间距。结果表明,针刺可增强子宫的收缩力,其中脾经三阴交的作用较胆经悬钟和胃经足三里更显著。再如对妇女月经周期变化的观察中,发现排卵期三阴交等穴位的皮肤电阻骤然增高,但旁开的对照点则无明显变化。另有人观察了针刺内关等穴位对静脉滴注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心率减慢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内关效果最著,列缺次之,下肢的非穴对照点则无明显的作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列举,均证实了经穴功能具有特异性,但这种特异性是相对的。
返回
腧穴生物特性的研究
自50年代初,日本的中谷义雄率先报道“良导点”、“良导络”等特殊的皮肤导电量现象以来,我国学者在对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特别是经穴电特性方面相继做了不少工作。
经穴与皮肤电现象
大量的资料报道了经穴具有特异的电学特性。当机体罹病时,有关穴位的电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侧同名经穴电阻的失衡。有人观察了32例正常人心包经内关穴和内失穴上5寸(同身寸)心包经上非穴点,以及上述两点桡侧旁开1cm的对照点,结果表明,心包经内关穴和经线非穴点的阻抗值均小于非经非穴部位的阻抗值。在对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周内未愈患者和15例无上呼吸道感染者,左右肺经井、原、合3个穴位的阻抗值的变化用失衡度法比较,正常者与患病者3个穴位的阻抗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还有人对40例正常人和40例胃病患者十二经原穴,以及30例眼病患者部分经脉原穴的阻抗值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胃病患者其胃经及其相表里的脾经原穴阻抗值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以胃经原穴冲阳更为明显(P<0.001),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肝经原穴太冲、肾经原穴太溪与正常人相应经穴阻抗值比较差异也明显(P<0.05),提示了经穴与脏腑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另有人对25名成年妇女进行了电针刺激渝穴的观察,发现耳穴子宫、卵巢、内分泌3个穴位的电阻值与月经周期有关。也有人试图用电化学的方法,显示经穴皮肤低阻点,在31只家兔皮肤上共测744次,其中有6.76次显出低阻点,显出率90.8%,经统计学处理,得出显色强度与时间的关系,认为测定皮肤低电阻显色时值的变化,能用来鉴别穴位和非穴位的一个客观生理指标。近些年来,关于皮肤电位、电阻的检测仪器与方法不断改进,有人设计装配了多点自动检测装置,能一次巡检100~300点皮肤电位或电阻。由于皮肤电参量的测定各家使用的方法和仪器均不一致,且影响电位、电阻变化的因素复杂,故所得结果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经穴具有低阻抗、高电位的电学特征,这种特征随着机体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经穴皮温与红外成象
有人采用DST-1型测温计,在恒定的室温下,以针刺的平补平泻手法、穴位注射10%当归液1ml刺激阳陵泉穴,观察阳陵泉穴下1寸(陵下)和丘墟穴针刺前后的皮温变化,发现针刺阳陵泉后,循经的凌下和丘墟穴皮温升高,对照经的太溪、中封两穴皮温无明显变化。也有人用半导体皮温计对60例肝实热证患者双侧太冲和肝俞穴进行皮温测定,并以健康大学生20名作对照,结果发现20例重症肝实热患者与健康组比较,太冲增温1.55℃,肝俞增温0.70℃,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穴位皮温可作为反映和探索脏腑疾病的客观指标之一。另有人通过对38例41人次的背俞触诊阳性穴位和红外显示与临床情况对照分析发现,阳性背俞穴与红外显示的符合率达92.68%,对临床已确诊的内脏癌症和溃疡病观察结果发现患者脏腑相应背俞红外显示率达95.12%,进一步证实了经穴与脏腑功能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除此以外,尚有人利用一些其他的物理方法对穴位的超微弱发光,以及运用超声、低频机械震动(声信息)、辐射场摄影、液晶热象、同位素示踪和各种离干活度的检测等新技术,对经络和腧穴进行了研究,均发现了一些可喜的苗头。
返回
经穴与脏腑相关及腧穴在临床上的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针灸经络研究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广泛。由于经穴与脏腑间的有机联系,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往往在体表相应的腧穴上有所反应。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就曾记载:“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故人们在研究经穴与脏腑相关的同时往往对肮穴的临床诊断也进行了研究,如有人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其中脘、右梁门和右胃仓旁开2寸处均有明显压痛,观察109例,有107例与调线诊断相符。又如对100名肝炎患者以压痛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肝俞、中都和肝炎穴(足内踝上1.8寸)阳性率最高。再如对105例胃病患者(包括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胃炎、胃癌等)观察了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脾俞、上脘、阴陵泉和地机8个穴位,并比较各穴与胃病的关系及其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足三里、胃俞的阳性例数最多,阳陵泉、中院次之,其余4穴更少(P<0.01)。从反应的情况看,足三里、阳陵泉以出现条索状反应物为主,胃俞、脾俞以出现松弛、凹陷或酸感为主。但发生胃癌时,胃俞出现结节状反应物,中脘出现结节和压痛。还有报道,通过穴温探测进行了肿瘤病粗选性的普查研究,探测仪器为DTC-1型探温仪,探测部位为新大郄(承扶和委中连线中点外下方5分处)和新内郄(新大郄的内侧1寸处),左右两侧温差大于0.5℃为阳性,准确率为77.4%。还有人报道,对66名受试者观测结果发现,耳郭、心、小肠和皮质下的温度值与冠心病疾病相关,其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与内关、外关、阳池、神门等体穴的温度信息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参考。
在对腧穴的研究方面大都结合了经络和刺灸方法的研究,还有耳穴、头穴等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定位标准化的研究,将在以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