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教缺失成社会难题 专家给出“好父亲”11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0:33:57
                                                                                    
暑假来了,可“爸爸每天都好忙”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他会让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让女孩更有自立精神

    暑假开始了,绝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往各种培训机构、夏令营一“送”了之。然而孩子的心声很简单:“想要爸爸妈妈多陪陪我们!”做妈妈的回答多种多样,而做爸爸的回答很一致:“爸爸要养家,每天都好忙!”

    记者选取了南京十多个行业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父教缺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并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性格“缺钙”。

    5个尴尬的父亲和一位失望的园长

    白领: 女儿只找妈不要爸

    李先生是南京新街口一家公司的白领,女儿今年4岁。李先生每天上午8点半就出门去上班,白天忙一天,晚上常常加班,等所有事情忙完到家已是八九点钟。

    “我下班如果早点,就可以在女儿洗澡时陪会儿她,然后她喝完奶睡觉,基本没什么时间交流。”要是回去迟了,李先生看到的就是女儿熟睡的面庞。这让他感觉很对不起女儿,每当这时,妻子就会在一旁嘲笑,“说女儿是掌上明珠,其实你是‘叶公好龙’。”而每天早上女儿醒来时,张口就是找妈妈,即使李先生在一旁她也不理,这让李先生很伤心。 媒体从业者儿子心中的英雄不是我

    刘先生是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儿子今年8岁,上一年级。孩子3岁前,多半时间是在苏北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那时的感觉就是,孩子回来后一口苏北话,跟爷爷奶奶特别亲。”后来,儿子回南京上幼儿园,夫妻俩除了忙工作,还要忙着贷款买房,只有在幼儿园布置画画、手工等亲子作业的时候,才能陪会儿孩子,享受一下亲子交流的乐趣。

    儿子上小学后,对父爱的要求更强烈了。孩子喜欢踢足球,可自己没时间陪他。后来刘先生发现,楼上邻居张先生成了孩子心目中的足球英雄,因为喜欢踢球的张先生可以按时上下班,能经常陪孩子踢球。刘先生虽然感激,但更加觉得对不起儿子。

    “最近,我发现孩子变得不耐烦,我们的说教他听不太进去,还经常顶嘴。有时表面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刘先生感觉,是自己与孩子交流太少,导致他出现一些逆反心理。作为父亲,他竟没有及时地去跟踪了解这种变化。

    商人: 给得起钱却给不起时间

    张明(化名)今年40岁,和妻子在南京一大型批发市场做服装批发生意。经过多年的打拼,生意越做越大,日子也逐渐红火,但是他总觉得对孩子亏欠很多。“很多时间都忙于生意和应酬,给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张明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上高二,小儿子也即将升入高中。张明常和大女儿感叹:“爸爸可以给你钱,但是给不起时间。”暑假里孩子有时间,却是他最忙的时候。因为夏季是服装批发的旺季,每天早上6点30分到夜里12点,他忙得连歇的工夫都没有。如今令他不安的,就是两个孩子跟他并不亲。曾经为了做生意,他将两个孩子寄养在亲戚家,直到他们到了入学年龄才接回身边。“孩子差点都不认我了。”之后又缺少交流,两个孩子都不怎么愿意与父亲说话。“为了养家糊口,奔波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给家人一个有质量的生活嘛。”他无奈地说。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总不陪在他们身边的原因,两个孩子的性格有些颠倒。”张明说,大女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成天像个男孩子一样;而小儿子不仅长相秀气,性格也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说话,“ 跟个小姑娘似的”。 高校老师: 宁可坐车也不要爸爸抱

    都以为在高校当老师空闲时间会很多,但家住龙江的程先生家,这种事情并不存在。程先生和妻子都是高学历,妻子硕士毕业,他本人则是理科博士后,在南京某高校任职,儿子今年4岁多。

    “他每周有四五天时间会陪老板(指导师)加班。”程先生的妻子汪女士对老公的忙碌多少有些不满。平时,他一扎进实验室就是一天都不出来。今年春节到现在,一直忙着筹备一个学术会议,有时忙到夜里12点才回家。而周末基本没有,“老板一个电话就叫走了”。好不容易有时间,夫妻俩便带着孩子去新城市广场一家游乐场玩。但一路上,孩子根本不肯让爸爸抱,只肯要妈妈。

    “有时他一个人带孩子去玩,只能推着婴儿车,孩子根本不让他抱。”对于丈夫的忙碌,汪女士既不满又无奈。“怎么办呢?他这个年龄正是出成果的时候,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天天泡家里吧。”

    律师: 每天打电话教育孩子

    张宏(化名)是淮安人,不久前刚到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事业刚起步,他暂时不能将家人接到南京,只好在淮安与南京两头跑。平常是每周末回家一次,遇上出差,一个月才回家一趟。

    长期分居两地,如何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呢?张宏的办法是,每天与女儿通电话,并抓住时机对女儿进行“思想教育”。“他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家,询问女儿的情况。”梁女士说,丈夫都会选择中午11点40分左右通话,因为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孩子中午放学到家的时间。“有的时候出差,只要在宾馆住了下来,第一时间就会打电话回家。” 幼儿园园长:  三年才见一回学生父亲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白下区五老村幼儿园园长周琍明就开始从事幼儿教育,也亲眼目睹了28年来父教是怎样渐渐缺失的。“举个例子来说,以前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大多是父亲,但后来变成孩子的妈妈和老人来接的越来越多。到现在,幼儿园门口几乎看不到孩子的父亲。”据悉,目前接孩子的不是老人,就是钟点工或保姆。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如今很多男孩缺乏阳刚气,并呼吁幼儿园配备“男阿姨”,但周琍明认为,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呆的时间毕竟有限,幼儿园老师即使增添“男阿姨”,也不能改变以女老师为主的局面,要为孩子的性格“补钙”,还需要父教的回归。“我们每次开家长会,举办家长活动日,都会邀请孩子的父母一起参加。每年4月份举行春游,也都要求他们一起来。”

    五老村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有很多是公务员。在放暑假前的演出上,周琍明见到了一个孩子的父亲。“他在机关上班,孩子在这里上学3年了,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周琍明不禁感慨,现在这些父亲可真忙啊! 记者 常毅 孙玉春 实习生 马薇薇 季铖

做一个“好父亲”有11条标准

“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多陪孩子。”孙云晓说,虽然工作忙,但有很多人还是会见缝插针地抽出时间陪孩子。

孙云晓建议,因为父亲对孩子的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父亲要以身作则,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引导孩子。也可以抽时间陪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孙云晓说,很多父亲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从教育的本身来说,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

“父教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孙云晓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生理上的诞生,与母亲脐带分离,而第二次的诞生是在青春期,剪断精神的脐带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人。父亲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以赋予孩子第二次的诞生。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孙云晓提出11条标准:

(1)用自身的行为熏陶孩子良好习惯

(2)儿童教育从体育开始

(3)宽容高于惩罚

(4)尊重孩子的权利

(5)家教的核心是责任

(6)爱是没有条件的

(7)让孩子依赖自己

(8)童言无忌

(9)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10)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11)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究竟是什么导致目前父教缺失的情况?“首先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般人认为父亲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养家,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安排好孩子成长中的大事,往往很少有人重视父教。“另外,因为现在生活和职业的压力太大,使一些男性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现在不少父亲只顾着在外打拼,到家后累得是蒙头就睡第二天继续忙,根本没时间教育子女,不少孩子抱怨:“有时候几天都不能和爸爸碰面。”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孙云晓曾经做过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倾诉对象的选择上,中国高中生中有79.9%的人选择同性朋友、36.2%的人选择异性朋友、32.7%的人选择母亲、23.2%的人选择兄弟姐妹、19.4%的人选择网友。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当今中国高中生在选择倾诉对象时,父亲甚至连网友都比不上。孙云晓告诉记者,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是有所侧重的,婴幼儿时期以母亲的教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而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变大,父亲会让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会让女孩更有自立精神,“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身‘缺钙’”。

    而现实中,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0到3岁的孩子需要家长长时间陪护,但是家长忙于上班加班,无暇照顾,只能托自己的父母或是雇保姆来照顾;小学阶段,老师要求家长能陪同孩子学习,但现实中很难做到;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孩子的性格基本形成,很多时候都不愿与父亲交流了。

    男孩易女性化,女孩婚恋受影响

    “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首先会给孩子在心理上带来不安全感。”孙云晓说,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代表着力量,是一种强大的依靠,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如果没有这个英雄形象的存在,很容易在孩子,尤其是男孩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留下缺憾。在父教缺失的情况下,母亲更多地承担着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角色,这就使得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是父教缺失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此外,缺乏父教的孩子往往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一些男孩遭受挫折后常常会有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

    另外,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父教缺失对男孩影响大,对女孩影响不大。对此,专家认为,女孩缺少父教的后果同样严重。

    “你多抽点时间陪女儿,可以给女儿树立个好形象。”彭老师在南京某高校任职,她经常因为丈夫没时间陪孩子而不满。她认为,女儿将来找男友,基本是按照父亲的标准来找的,“如果父亲形象糟糕,女儿将来很可能找不到好的男朋友”。

    孙云晓有一个女儿,他在谈到自己教育女儿的方式时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会引导,具体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比如,我们大部分寒暑假都是在旅行,在她18岁以前就一起走了13个省。假如是跟几个家庭一起旅行,让孩子们一起玩,每次旅行她都特别愿意跟我聊天。我们会在长江三峡游轮上讨论历史人物,晚上在甲板上仰望星空,探讨人生和梦想。”

    父教缺失可能对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造成混乱。研究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对陌生男性时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而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则会更早、更频繁地与男孩约会。“父亲如果对女儿疏离,会使她们更容易产生慕男情结,变成感情随便的‘花痴’。因为她们内心充满焦虑,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也缺乏与异性相处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