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闹“养生大师” 科学传播专家细批公民素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3:04:05
专访美国科学传播专家,解析科学与公众的真实关系 科学传播专家细批公民素养
早很多年,大众文化领域中的科学常常被冠上“科学普及”的帽子。不过,随着越来越多诸如“科学松鼠会”这样的新兴科学团体的出现,“科学传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原先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言说,逐渐被主动、活泼的表达和互动内容所取代。
作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传播教授,布鲁斯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过,即使在美国,专门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学者也很少。最近,他来到中科院研究生所做了一系列讲座。本报记者也与他就科学传播、科学素养等概念进行了对话。

【人物名片】
布鲁斯·勒温斯基Bruce Lewenstein
美国康奈尔大学传播学系科学与技术研究专业科学传播教授,曾获宾州大学历史与科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在多个美国科学媒体工作。曾研究过美国科学发展史、公共科学理解等课题,就转基因和纳米技术的科学传播进行过个案调查,现致力于“公民科学”项目,基因研究伦理等研究。
科学与传播 科学也是公共议题
新京报:你说的“科学传播”是什么意思?
布鲁斯:在过去100年中,媒体有报道科学发展的传统,主要是新的研究,比如某些医疗、物理方面的新发现,这些研究可能没有即刻的作用,但会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有一个短暂的科学报道媒体繁荣期,突然涌现了一大批科学杂志,吸引了很多人到这个领域来。但是也出现了对于科学传播概念的分歧。一部人认为科学只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一部人认为,科学是一类公共议题,如学术不端、技术冲突等争议等等,而当开始谈论环保、干细胞、生物能源等话题时,这不光牵扯到政策,也牵扯到个人的决定,比如,是否要给汽车更换能源?科学传播除了解释科学之外,还应该告诉公众,谁在获益,谁得到更多的利益……
新京报:你提到“科学素养”这个概念,我可以把这个概念认为是“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意思吗?
布鲁斯:传统上,人们认为有一些科学知识必须知道,比如,地球和太阳是怎么转的,抗生素是杀细菌还是病毒,大陆是否在漂移等等。科学家做过一个调查,将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来问,同时也问人们对科学的态度、兴趣,比如人们是否认为科学让世界更好还是更糟,是否愿意为科学承担风险,当一个公司决定使用某种药物时,是相信样本结果还是实验结果,所有的调查综合得出一个数字:只有6%的美国人才具有“科学素养”。10年以后,这个数字才变成12%。
我们可以先决定每个人必须了解的知识,但是,人们是否知道大陆漂移有用吗?当然,我也可以反驳说,知道大陆漂移就可以知道地震,可以决定是否应该在学校教授演化论,但是你还是必须弄清楚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
新京报:有时,当人们不了解一个技术的时候,它不会遇到任何阻力;一旦人们开始了解它,抵制也就开始了?
布鲁斯:我同意。转基因技术就是这样,信息的增多反而让一些原本不关心它的人开始反对它。有一个国家性的调查发现,通常而言,随着人们知识教育水平的增长,对科学的支持也在增长,在最后可能会有点波折,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反而会有所退缩,不太支持科学技术了,担心科技出现风险,被利用,这是最后在最高知识阶层发生的小小转折,但普通大众的趋势很明显,越多教育和信息,就有越多对科学的支持。
科学与争议 知识其实一直在变
新京报:你曾说,过去20年中,美国人只在“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不是病毒”,“宇宙来自大爆炸”两个问题的认识上略有提高,悲哀吗?
布鲁斯:(笑)世界各国都有这样的问题。美国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这个问题你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过去20年中,我们在科学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或许都白费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些努力,情况或许会更糟。
有人曾经这样分析,不同文化对具体问题会造成理解上的影响。比如中国是个传统医学很发达的国家,人们对抗生素的理解就不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抗生素,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疾病的理解与现代医学不同。
新京报:在中国,有人说科学是西方的概念,东方有东方的体系。也有人认为,传统医学也应在科学范畴内讨论。
布鲁斯:我不想说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知识一直在变。我更愿说,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可靠的方式。传统医学在过去几百年中有效,那么应该承认,它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出现了两个可靠,怎么办?关于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的讨论,应该是建立在科学检验、批评、公开、引用等基础上的可靠的系统,让人们自己来判断哪种更可靠。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关于“转基因”的讨论上。转基因大米和传统技术改造的大米有什么区别?操纵细胞是什么概念?种子公司拥有专利是否是好事?媒体就要持续不断地提供信息,让人们自己做出判断。
新京报:当前人们在判断一个科学事件时,往往碰到一个问题,即,现在没有实验证明这个科学技术是有害的,但能证实在未来它一定也无害吗?
布鲁斯:有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有答案。很多药物事实上都没有系统地测量过就存在了很多年,但我们还在使用,只是因为它看上去还比较可靠。在转基因问题上,目前还没有实验证实其是有害的。要知道,转基因作物各不相同,有的转基因作物如一些转基因木瓜,等到产品出来的时候,“转基因”早就消失了。对这样的作物,科学家完全可以说,“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般不会预测到未来会出现有害的结果。”也有一些通行原则,比如“预防性原则”。其核心概念是,如果我们不确定后果的话,那么就应该更谨慎。科学技术是和风险相关的,风险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公共政策执行者就是得冒风险。我们能决定的是究竟能冒多大的风险。
科学与生活 鉴别“养生迷信”有技巧
新京报:在某些领域,信息再多也不够。比如健康问题,就容易出现迷信。最近的“张悟本事件”影响就很大。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吗?有没有鉴别方法?
布鲁斯:美国的迷信和伪科学多着呢。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人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能力。要判断相信谁,这个人是谁,他从哪儿得来的信息,如果我去他的网站,我是否可以区分出他的背景是什么,其他科学家怎么说他,是否同意他,他是否只是想向我销售某种产品?如果答案是“是”,警报就拉响了!
新京报:人们也会因过于相信科学,反而“不科学”了。
布鲁斯:很多美国人理解科学,但是选择不相信它。有人说,你如果理解,就不可能不选择它。但这种情况的确发生了。美国80%的人知道科学的好处大于风险,国会总会提供更多的科研投入,所以总的来说美国是相当重视、尊重科学的国家。但在一些特定的话题上,比如演化论,人们会拒绝科学。
科学深深植根于一个文化中,你没法离开科学谈任何一个话题。美国虽然极其重视科学,但显然没有这点文化。比如,50%的美国人相信人和恐龙同时存在于地球,我称为之“摩登原始人效应”。我的一个同事的观点是,伪科学存在于美国,是因为美国流行文化过于强烈。他认为,人们相信科学,但却并不理解科学。人们把科学看成魔术一样,以为一定能给你答案,结果反而变成一种信仰。
新京报:所以,在美国流行文化中有大量的科学元素,但反而出现了负面的“CSI效应”。
布鲁斯:流行文化有很多的证据显示科学总是相当受尊重的,《CSI》解决案件,《数字追凶》也火了5年,《生活大爆炸》显然在这儿更火(笑)。在很多电影如《阿凡达》、《后天》等里面,科学家也可以是英雄。但是,一谈到一些特定的问题,如纳米技术、干细胞等,问题就来了。人们开始说“我相信科学,但科学家疯了。”或者说“我相信科学,但不相信转基因。”在科学的理念和单独的科学学科之间,存在着差距。“CSI效应”显然让很多孩子希望成为法医学家,但过于强调甚至杜撰新技术,也在陪审团中产生了副作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金煜
卫生部发言人首次回应:不要将张悟本与中医养生混淆
张悟本式“大师”不绝 勿让“养生”沦为招摇撞骗大旗
网民态度: 我们需要养生书
正规军开始反攻养生书地盘 推出 “治未病”门诊
受张悟本事件连累 书店各类养生书籍“失宠”
养生法千人一方不科学 养生消费不能盲听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