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良心美德 净化心灵之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1:18:53
传承良心美德 净化心灵之窗 [ 2010-04-20 ]

刘森

   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受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奉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迷失方向,挡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甚至良心缺失、品行不端,官德沦丧、为政不廉,放弃责任、不讲奉献。这已经成为影响推进科学发展和工作落实的重要原因,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素质觉悟、道德情操,要求我们重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良心美德,净化党员干部的心灵之窗。
    良心,孟子称为恻隐、善良、恭敬、是非、感恩之心。良心摸不着,却看得见。有之,人心所向,天地归一,百世流芳;反之,人性丧失,众叛亲离,遗臭万年。党员干部要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关键要传承良心美德,弘扬善心,戒除恶心,摒弃私心。
   要怀善心,永远施善举。善良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他能让坚冰融化、让枯树发芽,常存一颗善良的心,才能真正体会人生百味,感受世间冷暖。人拿出善心并不难,而且很简单,哪怕只是一杯水、一粒米、一分钱,都能帮到他人。但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善心不足、不够、不强,面对父老乡亲没有亲情,面对同志同事没有感情,面对工作责任没有激情,面对党和国家没有忠情,这是十分可怕的。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有权,担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更应该心灵向善,行善举,尽善心,做善事,为人民群众分忧解难。如果我们常怀善良之心,常成善良之事,永做善良之人,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温暖、更和谐。
   要明是非,一心只唯实。人们常说的天地良心,就是天在上,地在下,良心在中间亮堂堂。但是在我们周围有这么一些人,不辨是非、不明事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仗义直言,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面对问题不说真话,息事宁人、一团和气。彭德怀同志一生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坚持真理,敢于直言。他常常告诫下属: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真正具有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的“五不怕”精神,才算得上忠于党、下忠于人民的铁骨硬汉。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在荣与辱、进与退、国与家面前,在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面前,辨清大是大非,坚守道德底线,经住各种考验,挡住各种诱惑。
   要知羞耻,磊落勤省身。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羞耻心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是做人的“脊梁骨”。焦裕禄到兰考上任时,看到群众成群结队外出逃荒,他说: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那就是我最大的耻辱。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丧失了“痛心感”、“内疚感”,何谈理想信念?何谈公仆本色?我们常怀羞耻之心,就是要牢记做人的原则、做领导干部的准则;就是要常常反省自己,时时矫正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反对谬论,弘扬正气、抵制邪恶,营造荣辱分明的社会氛围。
   要懂感恩,忠心回报党。知恩图报是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家庭少了感恩,就没有父母爱、手足情、子孙贤;社会缺少感恩,就不会稳定、不会和谐。懂得感恩的人,是一个博爱的人,承载着恩、传递着爱;懂得感恩的人,是一个博大的人,胸怀大度、包容和谐。懂得感恩的人,不仅要感恩于心,更要感恩于行。领导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亲朋的关心、党组织和社会的培养和支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缺乏感恩之心,不知道对组织和人民感恩报德。有的认为组织给予的荣誉和地位是应该得到,自己被提拔是理所应当,有少许不如意,便满腹牢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给予帮助的人和事,要心怀感谢、铭记恩情、不忘回报。我们提出感恩,就是要培养、造就和使用一批倍加珍惜工作岗位,倍加热爱事业,忘我工作、不计得失回报组织的人。(作者系河南省长垣县委书记)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