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法开祖的五泄灵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9:23:40
浙江宁波七塔寺,原为江西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县宰、曾任明州判官的任景求私宅,唐大中十二年(858)任景求舍宅为寺,礼请天童寺退居心镜藏奂禅师居之,为开山之祖。寺院初名东津禅院,后奉敕改为栖心寺。心镜禅师的师父是唐代禅宗僧人灵(虚)默禅师。在现有的最早记载藏奂事迹的《心镜大师碑》(唐代明州刺史崔琪撰)中明确提到,心镜“后挈瓶履,以历湖山灵境异迹。游览将毕,复诣五泄山,遇虚默大师,一言辩折,旨契符会”,也就是说,心镜在外出参学时,在五泄山遇见了虚默大师,双方经过交谈辩析,心心相契,于是就依止虚默为师,成为其嗣法弟子。

  
但在《宋高僧传》、《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等佛教典籍里没有“虚默”,只有“灵默”,二者史实完全一致。究其原因,赞宁在宋代撰写《宋高僧传》时主要参照《心镜大师碑》,由于避讳 的缘故,将“虚默”改为“灵默”;后出诸书也因此传抄讹写,一直错延下来(如将藏奂谥号“心镜”改为“心鉴”,也是因为这种原因)。从佛教的义理来看,“虚”“灵”本有相通之处,两词可以并用,指的是自性一种空灵的境界,因为“虚”自为空,“灵”乃不昧。如《出三藏记集》卷第八曰:“夫至人也,揽通群妙,凝神玄冥,虚灵响应,感通无方。”《净土生无生论》云:“融通空有,莫尚乎中,虚灵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真心直说》云:“众生本性故,有时名为正眼;鉴诸有相故,有时号曰妙心;虚灵寂照故,有时名曰主人翁。”可见虚灵一词同义,“虚”与“灵”两者可以互用,“虚默”与“灵默”乃为同一人。由于各种禅门灯录所载之故,在中国禅宗史上均称其为“五泄灵默”,其原名“虚默”倒鲜有人知。本文姑且随俗从众,以免因杂乱而误导读者。

  
一、大机大用 马祖禅风 灵默的师父是马祖道一禅师(709~788)。道一是中国佛教禅宗法派中洪州宗的创立者。禅宗是中国佛教里最有特色的民族化宗派之一。按佛教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弟子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露出微笑,于是,佛陀宣布传“正法眼藏”于大迦叶,并传一领金襕袈裟作为传法的信物。这是禅宗的创始传说。大迦叶因为得到了佛陀的心法传授,成为印度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之后,禅宗在印度一共传了27代,到了公元5世纪时,第28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乘船来到中国,开创了中国禅宗。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修行9年,传法于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和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广敞禅门,集众清修,过着择地而居的集体生活,禅宗开始初具规模。至六祖惠能(一作慧能)大师时,中国禅宗正式完备建立。 六祖惠能对禅宗的贡献主要在于使佛教禅宗彻底中国化,他对传统的中国佛教进行了改革,更加明确了即心即佛的思想。他主张成佛不必向外追求,关键是要找回自己本有的成佛之心,开发自性而成佛,即他所提倡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主张。禅宗信徒不必拘泥于固定禅法的形式,而是在担水劈柴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禅法,悟道成佛,因此将禅法与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思想由弟子法海记录在《六祖坛经》里面。这是由中国人撰写的唯一一部以“经”命名的佛教经典,在佛门中极受尊崇。惠能在广东曲江南华寺招徒说法,一时弟子辐辏,影响广泛。其常住的南华寺因寺边有一条流水不断的曹溪,故惠能所建立的禅宗南派又以“曹溪”而得名。惠能圆寂后,众弟子将其禅法发扬光大,并传播到全国各地,最终确立了曹溪一宗的正统地位,禅宗成为惠能弟子的天下,形成了“一花开五叶”的繁荣局面。 六祖惠能以前,禅宗主要是单传,祖祖之间,内传心印,外付衣钵,以为表信,无形中限制了禅宗的发展。六祖以后,衣止不传,唯传心法,得其意旨的僧俗弟子达1000多人,其中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南阳慧忠、荷泽神会等5大弟子最为著名。若论在法脉传承方面的贡献,则以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2人为翘楚,于其门下分别形成了南岳系和青原系两大派别。

  
怀让(677~744),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10岁时就雅好佛书,外貌特有灵表,天生一幅出家相,行事不落俗套。15岁时到荆州玉泉寺跟从弘景律师剃度,学习戒律;受具足戒后,继续学律。后来发现如此学习律藏,对解脱生死根本问题直接作用不大,认为出家之人应该注重无为之法,遂决定放弃学律,改学禅宗。同学坦然禅师知道他志向高迈,便建议怀让到嵩山去向慧安禅师学法。怀让到嵩山拜见慧安禅师后,在其建议下,转道曹溪南华寺,成为六祖惠能的弟子。六祖对他非常器重,留在身边参学8年,终于大开圆解,以自性“说似一物即不中” 、绝诸污染的体悟见解,深得六祖赞许,被印可付法。此后,怀让继续留在南华寺六祖身边,执侍左右,以报师恩。直到15年后,即唐先天二年(713)六祖圆寂,怀让才离开曹溪,来到南岳衡山(今湖南衡阳境内),住在般若寺里,大弘禅法。期间怀让因解救了僧人玄至的拘刑之苦,被人们称为“救苦观音”。天宝三年(744)8月10日怀让在南岳圆寂,春秋68,僧腊48。弟子道一为他建塔于别峰。元和年(806~820)中,常侍归登为怀让撰写了碑文。宝历年(825~826)中,朝廷敕谥“大慧禅师”,塔号名“最胜轮”。

  
怀让有6位入室弟子,其中以道一为佼佼者。道一(709~788),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人称马大师,后世尊称为马祖。幼年依资州唐和尚(即处寂)剃度出家,依渝州(今重庆)圆律师处受具足戒。曾一度在新罗(今韩国)国王子无相禅师(也称“金和尚”)座下参学,在剑南(今四川境内)一带游方问道。唐开元年间(713~741),道一听说六祖法嗣怀让禅师在南岳传曹溪南宗法门,于是往依受学。他为了早日证道,独处一庵,成天坐禅,不理众人。怀让知是法器,有意重点栽培,就前去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道一回答:“图作佛。”怀让为了开导点化他,就拿来一块砖,在旁边使劲地磨。道一感到好奇,就问:“您磨砖干什么?”怀让回答:“把砖磨成镜子呀!”道一好笑地说:“砖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怀让回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听了这句话,大吃一惊,急忙问:“那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反问他:“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道一无法应对。怀让又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道一闻此教诲,如饮醍醐,于是恭敬地拜怀让为师,在怀让身边侍奉10年,尽得其禅法玄奥。 唐天宝元年(742),道一禅师来到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佛迹岭,搭起茅庵,自创法堂,开始了说法传教的日子。2年后,道一率徒众到西里山(在今江西抚州市境,又称犀牛山),建寺率众修持。此后,道一主要在南方一带活动,曾经在锡石寺(在今江西宜黄县)、南康龚公山(即今江西赣县田村镇宝华山)、洪州开元寺(今南昌市佑民寺)等地居住,足迹涉及赣江两岸,南抵赣县以至大庾(今称大余)岭北,北到都昌、湖口,甚至安徽天柱山,东至贵溪、安仁(今余江),东南则越过武夷山脉进入福建、浙江等地,西达万载、铜鼓,有数十县之广。唐贞元四年(788)2月4日,道一示微疾而寂。塔葬泐潭寺后山宝珠峰(今江西靖安县境内)下。唐元和年间(806~820),朝廷追谥“大寂禅师”号,敕塔名曰“大庄严”。清雍正十三年(1735),加封“普照大寂禅师”号。道一生前的开示法语,由弟子辑为《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各一卷,收入《大藏经》中。 道一一生建立道场数十处,在江西省内至今可考的就有近40处。他以江西洪州为中心,弘扬曹溪宗风,建立了禅宗史上著名的洪州宗。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创立了禅宗丛林。佛教制度规定,出家的僧人必须集体居住。印度佛教僧人主要是选择城郊幽静林地建寺院修行,就像树木聚集如林,因而得名丛林。马祖道一看到当时不少禅宗僧人寄住在律宗的寺院里,因法制不同,时常产生矛盾冲突,双方都为此苦恼。他认为禅宗和律宗是应该有区别的,因此广建道场,率众而居,创立了禅宗的“丛林”,亦即禅宗的寺院。住在丛林的人,集体修禅,共同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后来马祖道一的弟子百丈怀海制订了《百丈清规》,将这种制度进一步体系化和完善化。 (二)发展了禅宗的思想。道一得到了怀让的心法真谛,弘扬六祖惠能以来的南宗禅法。他努力提倡“即心即佛”的主张,强调佛性在每个人心中,自性本来具足一切,并无缺少。如大珠慧海曾向马祖道一求法,道一指出,你放着“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遮(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因为“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所以关键是参禅修行的人要从自心去参悟,随顺法性,开发自心佛性,用平常心来看待一切,明心见性方能修成佛道。道一强调“即心即佛”,心即是佛;“非心非佛”,心外无佛。前者在肯定处立脚,后者从否定处着眼,前提为假设,随说随扫,性绝纤尘,道一将此称为空拳、黄叶,“为止小儿啼” 。道一继承了惠能的一切时中皆是禅的思想,主张“平常心是道”,“若了此心,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所谓平常心,即“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之心,超越凡俗之分别见解,获得正见圣解。为了开导学人,道一注意因材施教,针对根机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采用深沉、灵转、幽默、反诘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棒打、画地、竖拂、踏胸、拧鼻子、大喝一声等多种方式,并注意根据不同的场景,作随时随地的发挥,开创了禅宗独特的禅法“机锋”与公案。 (三)建立了禅宗分支洪州宗。马祖道一以江西洪州为中心,致力于禅宗的发展活动。他为重一方,以特殊的禅法与思想吸引了一大批僧俗弟子,甚至连当地的高官和学者也向他问法,亲受宗旨。在众多弟子中,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大珠慧海、大梅法常等均为英杰龙象,他们与马祖一道致力于禅宗的演进,发扬道一的禅法和思想,完善禅宗丛林制度,形成了著名的禅门宗教团体——洪州宗,对后来的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禅宗“五家七宗”里,沩仰宗和临济宗就是马祖道一的再传法嗣沩山灵祐(百丈怀海法子)与第三代临济义玄(百丈怀海法孙)分别创立的,特别是临济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享有“临济儿孙满天下”的美誉。

  
二、细密平稳 石头路滑

  
灵默的另一位师父是青原行思的大弟子石头希迁。青原行思也是惠能的5大弟子之一,俗姓刘,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性情温和儒雅,年幼出家,不善言谈,每逢大家在一起讨论佛法时,行思就坐在旁边静听观照。听说六祖惠能在南华寺盛开法席,即前去参礼。初见六祖,即问道:“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六祖反问他:“汝曾作什么?”行思回答:“圣谛亦不为。”六祖又问:“落何阶级?”行思回答:“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六祖知道他已经彻悟,非常器重,让他居众弟子之首。一天,六祖告诉他:“自古以来都是以袈裟和传法并行,师资递授。袈裟是用来表示传法信物,禅法传承重在心心相印。我今天得到了接法之人,又何必担心没有传法信物呢?只因我自接受了这件袈裟以来,已经遭受了多次苦难,如果再将它传下去,后代争抢必多,所以这件袈裟还是留在寺里用来镇护山门为好。你不持这件袈裟,仍然可以作为我付法的弟子,去教化一方,不要让佛法断绝。”祖师的话让行思很感动,于是辞别六祖,回到吉州故里,住在青原山静居寺招徒传法,四方禅客拥入禅堂,盛况可媲美南岳怀让。开元二十八年(740)12月13日,行思在青原山圆寂。朝廷敕谥“弘济禅师”,起塔名曰“归真”。

  
行思门下弟子以石头希迁最为著名。希迁(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肇庆)人。从小就十分聪慧,七八岁就有出尘之念。因见乡民迷信神祠、定期杀牛祭祀,就前去阻止,多次夺牛毁祠。年少时出家,即到南华寺投身六祖门下,还未受具足戒,六祖就圆寂了。在六祖即将入灭时,希迁问道:“您要是走了,我该去找谁呢?”六祖回答:“寻思去!”六祖离世后,希迁就每日静坐寻思,寂若忘生。后来首座和尚指点他,六祖所说“寻思去”是让他去寻找行思师兄,而非禅坐思维。希迁如梦初醒,立即礼辞六祖龛位,径直前往青原山,参礼行思。两人见面时,行思听说他是从曹溪来的,就问道:“从曹溪带什么来了?”希迁回答:“未到曹溪以前,原本未曾失落过什么。”行思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要到曹溪去?”希迁回答:“若不到曹溪,怎么会知道自己没有失去呢?”希迁的意思是自性本来具足,没有缺失,这是在曹溪修法的心得体悟;如果不去曹溪,没有得到祖师指导,又怎会有此体悟呢?行思听了希迁的回答,非常高兴,称赞他:“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后经多次锤炼勘验,行思确认希迁已经开悟,遂予以印可。天宝初年(742),希迁辞别青原回到南岳,在南台寺东侧的一块大石台上结庵而居,开法化众,时人尊称其为“石头和尚”,与马祖道一称并世二大士。他在南岳行化了近半个世纪,于唐贞元六年(790)圆寂,终年91岁,僧腊63夏。唐德宗赐谥号“无际大师”,塔名“见相”。 希迁的禅法特点是“石头路滑”,其禅风细密平稳,机变迅捷,难以把捉。很多自认为参学有得者,在与希迁理论时,自逞机辩,最终却滑溜失路,因此得名“石头路滑”。希迁著有《参同契》、《草庵歌》等禅学名篇,其中《参同契》为其禅法代表作。相传他因读《肇论》至“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一语,心有所悟,乃拊几而叹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 遂掩卷回味,不觉入梦,梦中与六祖同乘一龟,游泳于深池之内。醒觉后推研梦境,认为梦中灵龟表示智慧,深池表示性海,喻示自己与祖师同乘灵智畅游性海矣,于是著作了《参同契》,以五言古诗诠明万法交参无穷,由本同契,镕融涉会之义。参者,森罗万象;同者,万象之平等本体;契者,二者契调融合,显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之理。《参同契》与洞山良价之《宝镜三昧》同为曹洞宗珍视之圣典。希迁发挥了六祖的佛性思想,在“即心即佛”的基础上,突出了心造万物并为万物之理的主张,提倡“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强调“不论禅定精进,达佛之知见”,“汝能知之,无所不备”的自性佛思想。如弟子慧朗问:“如何是佛?”希迁呵他:“汝无佛性。”慧朗再问:“一切含灵都有佛性,慧朗为何却没有?”希迁直接指出:“为汝不肯承当。” 明确地表示了佛性自有,不假外求的主张。门人道悟询问佛法大意,希迁回答以“不得,不知”;又问:“向上更有转处否?”回答:“长空不碍白云飞。” 喻示在悟入以后,禅机境界可以无限开拓,自在运用。 希迁弟子甚多,《祖堂集》记有7人,《景德传灯录》记有21人,著名的法嗣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招提慧朗、兴国振朗、潭州大川、潮州大颠等。其中药山惟俨在同门中最受希迁器重,希迁晚年付法于药山,于其门下形成了石头法系中最盛的曹洞宗。另一法子天皇道悟门下形成了云门宗与法眼宗。 值得指出的是,马祖、石头是同时代的人。石头长马祖约9岁,马祖先石头2年化去,均为六祖之后的宗门巨匠。两人虽为各宗之主,师承的宗风也不一样,但是其宗旨并无二致。马祖常说“是什么”,石头常教人看个“谁”,其目的都是启发学人,开发自性。“石头路滑”的禅法特点就是马祖总结出来的 。所以后人称他俩是一对无孔铁笛,两人道义弥笃,亲切无间,经常通过弟子互通消息,共同启发学人,没有丝毫门户畛域之见,实为后代师表。如药山惟俨本是石头的弟子,他在石头处未能决了,石头教他前往马大师处;药山见到马祖言下契悟,侍奉3年,然后再回到石头身边,在石头处则体道更深,石头且以偈赞之,深蒙印可。当时禅林由马祖与石头平分天下,“江西主大寂(马祖谥号),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并凑二大士之门矣。” 中国成语“跑江湖”一词,最早就来源于参禅者经常往来于江西与湖南之间,参学于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而得名的。
三、亲承二师 开法五泄

  
《景德传灯录》等记载马祖道一禅师有入室弟子139人,分布在大江南北,各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据统计,唐代在浙江最早传授禅宗洪州禅的主要有:杭州盐官海昌院齐安国师及其弟子径山鉴宗禅师,明州(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及其弟子杭州天龙和尚,婺州(治所在金华)五泄山灵默禅师及其弟子婺州苏溪和尚、明州藏奂禅师,越州(今绍兴)大珠慧海禅师,温州佛辡和尚,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天台普岸禅师,衢州子湖利纵禅师,台州浮江和尚,婺州木陈从朗禅师,杭州多福和尚,睦州龙兴寺陈尊宿,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杭州罗汉院宗彻禅师,明州雪窦常通禅师,台州胜光和尚,金华俱胝和尚等。 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即虚默,是马祖道一的直接得法弟子。据《心镜大师碑》、《宋高僧传》、《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七塔寺志》等佛教典籍记载,灵默的生平如下: 释灵默,俗姓宣,毗陵人(另说常州)。年少时就勤奋好学,乐而忘倦,希望通过科举选仕光宗耀祖,以荣亲里。后到京城考官,顺道至洪州开元寺礼拜马祖道一大师。 马祖问:“秀才到什么地方去?” 灵默答:“去京城选官。” 马祖说:“秀才,那离你太远了。” 灵默问:“和尚这里难道也有选官场吗?” 马祖说:“你现在还嫌什么?” 灵默答:“还许选官吗?” 马祖说:“非但不选官,连佛亦不执著。” 灵默听得马祖的开示,豁然有省,于是就向马祖提出剃度要求。马祖说:“剃度你出家可以,可是启发你解决生死大事的因缘却不在我这里。”灵默于是跟从马祖出家,后又受具足戒。 灵默出家的另一种说法是,当他拜访马祖时,适逢马祖带领徒众修习禅关,“马师振容而示相,(灵)默密契玄机,便求披剃,若熟痈之待刺耳”。

  
灵默受具足戒之后,一心禅修,但成效甚微。有一天,马祖带领大众出西墙外散步,忽有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身边什么物?”旁边的政上座回答:“野鸭子。”马祖又问:“哪里去了?”政上座回答:“飞过去了。”马祖猛地一拽政上座的耳朵,政上座痛得叫出声来。大师说:“还在这里呀,何曾飞过?”政上座因此豁然开悟。盖马祖第一句系就眼前景发问,政上座就眼前景作答,是对的;第二句就心而问,政上座还就景回答,自然答非所问,被拽耳朵;第三句仍就心而论,政上座随野鸭子飞走的心被马祖拽了回来,安住当下,返观内照,由此识心本来,开悟见性。 灵默目睹马祖开示政上座的过程,觉得委屈,没有好气地向师父说:“我专门抛却选官的美好前景,投师父出家,终日随师父禅修,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结果。刚才政上座得到您的开示指导,乞望师父也发发慈悲,指示一下弟子。”马祖回答:“若论出家,我是你的师父;若说让你发明心地的师父,则是别人,你在这里待到驴年马月也不能得道。”灵默说:“要是这样的话,那就请师父开恩,给我指出一个能让我长进的师父吧。”大师告诉他:“离这里七百里的地方,有一位禅师叫南岳石头,你到他那里,肯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于是,灵默接受马祖的建议,辞别师父来到南岳。他心想,如果与石头禅师话语投机相契就住下来,不然的话就马上离开。他穿戴鞋履,手执坐具,走上法堂,行礼之后,站在旁边。石头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灵默心不在焉地回答:“从江西来。”石头又问:“在什么地方参学过?”灵默感到失望,不予回答,拂袖而出。他刚走过门时,石头便叫他:“阇黎(意为教授师)!”灵默刚迈门槛,一脚在外,一脚在内,急忙转头回看。石头拍手说:“从生至死,就是这么一个汉子,还回头转脑作什么?”这是石头禅师点拨他,生命流程中裹挟着超越生死的自性真如,应该当下认取,不必盲目奔波,心外别求,以免被外境所转。灵默因此豁然大悟,当即踏折行脚用的拄杖,拜石头和尚为师,服侍数载。

  
灵默在马祖门下出家,在石头和尚处悟道,禅门仍旧列其为马祖法嗣弟子。如同药山惟俨本为石头弟子,但在石头处,却如“蚊子上铁牛”无个入处,后遵照石头指点参礼马祖,经马祖启发而开悟,仍列为石头法嗣弟子。

  
灵默与石头之间的机锋公案在禅门有一定影响。如灵默剃徒洞山良价对此评说:“当时若不是五泄先师,换了别人,很难承当此大事,过不了石头这一关。不过,先师虽过了此关,仍属于修行路上的事,还未真正到家。”长庆和尚的评语只有一个字:“险!”净修禅师因此问学僧:“就像长庆这么只说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僧人无法回答,净修代答说:“只怕他认错了地方。”有僧问漳南和尚:“古人道:‘从生至死,只这个汉是’,你该如何理解?”漳南说:“地狱渣滓,只有人才能造作出来。”又问:“深领和尚尊旨。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漳南回答:“只为这般汉。”僧说:“如此说来是忘前失后了。”漳南答:“头上不秃,肚里无毒。”僧说:“贪看天上月,忘却室中灯。”漳南听后失声痛哭。洞山、长庆、漳南三人对这则公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洞山的意思是,正因为五泄先师(灵默)的悟性高,通过了石头的接引考验,开启了正法眼,认准了门径,正式开始了悟后起修的路程。长庆和尚则主要对灵默的悟道机遇表示惊叹,如果灵默当时再向外多走一步,可能就要失去这明了大事的好机缘,可真是太玄了!机缘可遇而不可求,如灵默离开石头处,即使参遍天下禅林,则到驴年也难了脱(因其机缘在石头处),后悔都来不及,这也是净修禅师为学僧解析长庆评语的意思;长庆和尚一个“险”字,也形象地说明了“石头路滑”、难以把捉的禅风。漳南和尚的看法是,若非明眼人,起心动念尽造生死轮回之因;若出家者此生不精进了道,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不但此生难以解脱自在,而且将来果报在三途恶道,要慎之又慎,认真体认自家本来面目,千万不可懈怠马虎;漳南和尚从修行的角度着眼,反复强调超脱生死轮回的紧迫性,可是此学僧却不明其苦心,一直说禅谈玄,在理论方面纠缠,呈口舌之能事,不知从根本处入手修行,这怎能不令漳南和尚伤心流涕呢!

  
灵默经过马祖、石头二位名师的接引启发,终于明心见性,大事成办,成为一代禅宗高僧。唐贞元(785)初,灵默入住天台山。这是第一个中国佛教民族化宗派天台宗的著名道场,全山有由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所创建的寺院12所,当时智者曾悬记(预言)之曰:“此地严妙,非杂器所栖;若能居此,与吾无异。”灵默先住在山中的白砂道场2年,传说猛虎也被他驯化,跑到他的住所附近产子,有意皈依。后来又迁住东道场。这是一个地僻人稀的地方。有一天晚上,震雷暴雨下了一夜,山上的悬崖危石被雨水冲垮。第二天早上出门一看,四周大树歪倒,树枝交络,将道场包围起来,寺院却意外地完好无损。此事被当地人士看作是一个奇迹,远近人士闻讯纷纷来到寺院参观,赞叹不已。后来灵默游东白山时,不慎中毒,他不求医生,只是闭关宴坐,不久体内的毒素随流汗排泄滴出,恢复正常。

  
灵默此后行脚到浦阳,大开教化,远近闻名。阳灵戍将李望因敬慕灵默,遂礼请其住持婺州五泄山,开创道场,弘扬佛法。

  
五泄山位于今浙江省诸暨市境内,因山中有五级瀑布而得名,是浦阳江畔的风景名胜地,素有“小雁荡”之称。灵默于元和初年(806)被迎请入住此地。当时适逢天旱,久不下雨,农田干涸,人心惶惶。灵默在山涧边,看见一条大青蛇瞪目怒视行人,一动不动。他上前怒斥青蛇:“老百姓因为溪水枯竭,庄稼都旱死了,你为什么不施雨救救灾民呢?”当晚,大雨从天而降,境内旱情得以解除。当地人民为此非常感激、敬佩灵默,纷纷捐资捐物,帮助大师创建道场。元和三年(808)寺院建成,取名“三学禅院”,为禅宗丛林。灵默于此开始广弘禅法,远近参禅者闻讯纷纷前来就学,法席盛极一时,时人皆称他为“五泄禅师”或“五泄和尚”,佛典称“五泄灵默”。

  
灵默因师承马祖与石头两位禅门巨匠,其禅风具有两家之特点,这可以从他接引弟子的公案中窥见一斑。如有僧人向他问道:“何物大于天地?”灵默回答:“无人识得伊。”又问:“还可雕琢也无?”答:“你试下手看。”此处所言之“物”,即为佛性,为禅者所探究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它大于天地,无形无相,无人可识,也不可以雕琢,关键在于自心之体悟。又有僧人问:“此个门中始终事如何?”灵默回答:“你道目前成来多少时?”僧人答:“不会。”灵默说:“我此间(这里)无你适来(刚才)问底(的)。”僧人说:“岂无和尚接人处?”灵默答:“待你求则接。”僧人说:“请和尚接。”灵默反问:“你欠少什么?”僧人又问:“如何得无心?”灵默回答道:“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辨伊。”这则公案里,僧人所问的是器世间的成住坏空问题,即世界的形成与坏灭过程,这在禅者看来,属于舍本逐末。禅者所应关注的是生命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明心见性、如何究竟升华圆满人生的问题。即如佛陀在《箭喻经》中所示,中箭之人首先应解决的是如何拔箭疗伤,而不应先来关注此箭如何制造、射箭之人如何长相等问题。僧人不明此理,探究世界成坏这一与人生根本问题无关的事情,无疑是错了方向。灵默为截断对方妄念,导入正论,就反问道,那你说世界形成有多少时间了?僧人当然不知道。灵默就说,我这里就没有你问的这些东西,意思是你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你应该关注你自己的本分事,不应关注世界何时成坏,那与大事无关。僧人还是不明白,茫然问道,既然这些问题不能问,那我该问什么?和尚您平时都是如何接引、启发学人的?灵默说,只要你来求接引我就接引,我是随机缘指点,没有固定模式。僧人赶紧恳求,那就请和尚慈悲,给我开示点化一下。灵默反问他,那你还缺少什么?意思是你的自性一切圆满具足,根本用不着向外驰求,这才是真正值得你关心的地方。僧人又问,如何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此处所说“无心”,非谓无心识,而是远离一切相对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著、不滞碍之自由境界,确指离却妄念之真心。佛法倡导无心即道,因为道体本无心,禅者若达无心,自然与道体相合。此处僧人所问为证得无心境界的方法,灵默就指点他,心要安住于当下,随缘任运,心意超然,不为任何外景所动摇,即使山崩地裂,心水不起波澜,自然可以入道,证得无心境界。 越州观察使因慕灵默之名,特派专使来向灵默求教问道:“大师在此住持,主要依禅宗规矩,还是依律宗规矩?”灵默以偈文回答:“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俨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偈文显示出一位圣者明见自性后的洒脱状态。因为自性本来圆满具足,一旦豁然开悟自见,即一切当下现成,绝不再依赖于持律或坐禅等有为造作。明见自性的圣者无论动(滔滔)静(寂寂)闲忙,只是保任此性的本态,随顺世缘,该喝茶时喝茶,该劳作时劳作,坦坦荡荡,心无所著,任运逍遥自在。偈文的最后一句“意在镢头边”,表示下农田劳作,清除荒芜杂草,隐喻耕作心田,消除自心杂念等。观察使不解此意,以为大师需要镢头,立即差人送来百柄镢头。灵默见此情况,用棒赶出使者说:“我有一柄镢头,平生用不尽,谁要你送来?”使者回去将灵默的话转说给观察使,观察使方省悟,知道镢头只是借喻,重要的是自心开发,不用外求,这才是真正的依止处,所以他感动地遥申礼拜。 元和九年(814),平昌(今山东境内)人孟简任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东观察使。孟简本信佛教,通佛理,善文词,曾随龙兴元皓禅师(天台宗九祖荆溪湛然弟子)学法,成为其嗣法俗家弟子;并曾参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翻译,任润文,即润色文字之职。但不知由于何种原因,孟简在任职期间,竟在浙东发起废除佛寺运动,境内大部分寺院被拆除,五泄山灵默所建的禅院亦未能幸免,参学的僧人纷纷逃逸四散。后来,崇信佛教的暨阳县令李胄挺身而出,上书朝廷要求保护佛寺,灵默所住持的寺院遂被许可重建恢复。

  
元和十三年(818)3月23日,灵默自知化缘已毕,于是澡沐焚香,端坐绳床,召集僧众,殷勤叮嘱弟子,开喻门徒说:“妙色真常,本无生灭。法身圆寂,宁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一辙。吾今示灭,不假兴哀。无强劳形,须存正念。傥遵此命,真报我恩。若固违言,非吾弟子。”

  
此时,有弟子问道:“和尚向什么处去?”灵默回答:“‘无’处去。”又问:“某甲何以不见?”灵默回答:“非眼所睹。”了脱生死,进入不生不灭的圆寂境界,是大修行者的理想归宿。这种境界超越凡俗情念所测度,非六根所对,非六尘所到,非六识所别,是绝对清静圆满的空灵自在,其体性为空(无),自然不是凡夫肉眼之所能见。灵默的答语,自然流露出一位禅者已然了脱生死,得到大自在的超然姿态。因此,其剃徒洞山良价禅师后来在评点此公案时,称赞灵默是一位真正的“作家”(能手、行家)。

  
灵默将后事交待完毕,正襟危坐,迭掌收光,溘然而绝。享年72,法腊41(另说31)。浙江有名高僧志闲,道行峭拔,文辞婉丽,为灵默撰写了事迹行录,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灵默即虚默,依止青原和南岳两家,亲得马祖与石头的宗趣,禅风殊特,其意旨在他的临终付法偈中得到全面表现:“妙色真常,本无生灭。法身圆寂,宁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一辄。”此为般若空观的运用,真常一如,原无变化,既无生灭,也无去来,本来如此,万法归一。因此,学佛得法,贵在领悟,不在经文;贵在即心顿悟契入。《景德传灯录》、《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等载,洞山良价幼时学经,跟着老师念《般若心经》,念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时,良价忽然以手摸脸,问老师:“我的眼耳鼻舌等不是都在吗,为什么经里说没有呢?”老师大惊,无法回答,于是对他说:“看来我当不了你的老师,你得另找他人。五泄山灵默大师可以做你的师父。”良价于是前往五泄山礼灵默为师,披剃出家,随侍参学,大有长进。后辞别灵默师父,四处游方,遍参知识,曾蒙南泉普愿、沩山灵祐等指点,后得云岩昙晟启发,彻悟圆旨,创立曹洞宗,法脉至今不绝,成为一代禅门宗师。

  
据《景德传灯录》、《五灯全书》等记载,灵默弟子除洞山良价为其剃徒外,另有传法弟子5人,分别为:龟山正元、苏溪和尚、甘泉晓方、甘泉元遂、栖心藏奂,各自弘化一方。其中藏奂禅师在明州创建的栖心寺,即为七塔寺前身,现为浙东四大禅宗丛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