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继承和发扬方志文化的先进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6:36:49

不断继承和发扬方志文化的先进性

 

 

柳成栋

 

    提要:方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方志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不断提高新编和续修方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弘扬方志文化先进性的基础。要把修志事业当成一项文化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来抓。因此,要不断地搞好方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就必须深入总结首届修志经验,搞好方志理论创新,注重方志人才的培养,加强方志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关键词:方志  方志文化  先进文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扬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如何深刻领会和努力实践这一思想,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也是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国方志优良传统、不断保持和创新方志文化的先进性的需要。修志实践证明,方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搞好新编和续修方志工作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努力搞好方志的继承和创新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有利保障。

 

  一、方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作为以记录人类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方志,无疑当属文化范畴。实践证明,从方志产生的哪天开始便产生了方志文化。方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历史精华,方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工具。

   (一)方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

文明需要传承,传承文明需要载体。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世界六大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除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发展下来以外,其它五大文明都曾先后中断和衰亡过,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和发展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疑是和中国特有的史学传统密不可分。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地方志密不可分。连绵不断的二十五史,8000多种10万余卷的地方志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地方志通过详尽地记载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而且经久不衰,代代相沿,使中华文明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铁映同志曾经指出:“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优点特长,志书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经过20多年编纂新方志的实践,更加充分证明方志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广大方志工作者正用方志文化载体自觉地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的神圣职责。

   (二)方志文化是最有特色的文化类型

    方志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产生于中华大地,植根于神州沃土,它有特殊的体例,独自的内容,独特的编纂方法,尽管它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吸收了章节体史书的一些特点,但它仍保持着自身的传统,已成为最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传统学术。尽管世界汉文化圈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些国家也有方志,一些西方文化的国家也有类似中国方志的文化现象,但它只是各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学习的结果。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赋予文化以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统之中,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地情、民情,以适应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形势的要求,才能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获得丰富的营养,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方志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两千多年的方志发展史证明了方志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实践更加显示了方志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无穷魅力,举世瞩目,影响日深。

   (三)方志文化是最具民族性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区别与其它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而方志文化是最具民族性的文化,因此,它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种黏合剂。民族性越强的文化黏合力就越强。这种文化黏合剂可以将共同地域、共同历史背景、共同社会心理和共同语言的人联合在一个民族的共同体中。方志正是这种文化黏合剂中凝聚力最强的载体。它在寻根问祖、追踪访亲中起到了并正在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海峡统一、加强世界各地华人的联合等方面也是最具凝聚力的媒介。没有民族性的文化,便没有个性与特色。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坚持了文化的民族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锻炼和培育起来的,为本民族成员所共同具有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得以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薪火相传,凝为一体,形成了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历久弥坚,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民族精神的凝聚点便是包括方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民族志向,没有因政治制度的更迭变迁、外敌的入侵而被冲断,也没有因经济的变革而被分离,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日益繁荣昌盛,并始终成为凝结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中华文化的这种强大凝聚力,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强不息,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并成为凝聚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海外炎黄子孙抵御外侮,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方志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制度,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方志文化既然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可低估它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入了解社会……不仅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新编地方志是一次最全面、最系统的国情、地情调查,编修地方志的过程是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最好方式。江泽民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的评价时又强调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努力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任务,同样是方志学界的任务。无数读志用志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方志文化在推进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不断提高新编和续修方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弘扬方志文化先进性

 

    方志除了地域性、综合性、资料性以外,其显著特点之一还表现在它的连续性上。前面说过,文明的传承需要有连续性,方志的连续性正符合这一点。外国类似中国志书的著作除体例上与方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外,都只有地域性、综合性、资料性的特点而无连续性的特点,所以不断续修是中国方志的重要特征。仅以江苏常熟为例,现存清代的《常熟县志》就编修过13次之多,平均每20年就续修一次。1980年4月,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地方志的编纂,也是迫切需要的工作,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我们要大声疾呼,予以提倡。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继续编写地方志。不要让将来的历史学家责备我们这一代的历史学家,说我们把中国历史这样一个好传统割断了。”20多年来,经过全国广大方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第一轮修志工作基本结束,全国新编修三级志书6319部(卷),已出版4789部(卷),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方志工作者为中国古老的志苑栽下的常青之树,不但为方志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志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搞好修志本身就是弘扬先进文化。李铁映同志指出:“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息息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世代奋斗兴衰荣辱的史诗画卷。伴民族、随历史,代代相继,永不断章。一届志书完成之时,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日。”目前全国续志工作已经展开,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对续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不但要把修志事业当成“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来抓,而且要把它当成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先进文化,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事来抓。只有把续修方志事业提高到弘扬先进文化的高度才能抓好。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修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进一步深入贯彻李铁映同志提出的“官职”、“官责”和“一纳入”、“五到位”的要求。所说“官职”、“官责”,就是把修志工作不要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更不能当成负担,而要当成各级政府主要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职责。应进一步建立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制、疏职追究制。要真正把修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政府工作报告中应有地方志工作的内容。要真正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特别是职称)到位,条件到位。”要把修志事业当成一项长期的文化战略任务来抓,各级志办则要把修志工作当成方志文化事业的系统工程来抓。克服短期行为,一部书思想,把抓方志文化建设提高到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样的高度,要把各级志办特别是方志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集编修、研究、收藏、服务和组织领导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地方志编写中心、地情资料信息中心、地情文化研究中心、面向社会的咨询服务中心、国情地情教育中心、地方文献中心。在抓好方志续修、年鉴编写、旧志整理、专题研究等工作的同时,特别要抓好读志用志工作。

   三、努力搞好方志的继承与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各种理论的不断创新也是各个学科存在的生命力,不断进步的灵魂和不断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这样,方志理论也是这样。一部方志发展史,就是方志理论的创新史。回顾历史,对照新旧方志发展的异同及各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方志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程。

    一是指导思想方面的创新。旧志以皇权和“三纲五常”思想为指导,新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的记述。旧志讲秉笔直书,新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是方志体例的不断创新。方志起源于先秦,《尚书·禹贡》为其发端。至东晋《华阳国志》规矩初成。至李唐《元和郡县志》体例渐备,至赵宋而体例始备。此间,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变过程。其中《太平寰宇记》则开总志体例之先河,为后人所重。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章学诚对方志体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三书”,立“四体”。所谓“三书”,即“志”、“掌故”、“文征”。具体地说就是“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志是著述,掌故和文征是资料汇编,分别汇集簿书、案牍和各体诗文。另外异闻杂说编为丛谈。“四体”,即按史事性质规划为纪、谱、考、传。“三书”、“四体”的创立是志书体例的一大突破。新编方志就是在继承旧志传统体例的基础上以章节体为主,仿效黄炎培《川沙县志》普遍于卷首设立概述,另外各种志书中还普遍设立了大事记,形成述、记、志、传、图、表、录七体并存的新的志书体例。其它在体例方面如增设综合经济管理志、图片(照片)志等不胜枚举。至于升格法在志书中普遍得到应用,续志中的创新更始层出不穷。方志体例不断创新正是科学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20多年的新方志编纂工作是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行的,方志体例的不断发展变化,更促进了方志文化的不断创新。

    三是记述内容方面的创新。方志由先秦的国别史转向区域志,由以图为主的图经转向以文字记述为主的方志,由以记述地理内容为主的地理书转向以综合记述一地包括地理与历史、人文与社会的地方综合记述,入志人物由以宦绩、烈女、忠义为主而转向以劳动模范、革命烈士和各界先进人物为主等等,都是方志内容不断创新的表现。新编方志内容涵盖面越来越广,真正成了一地的百科全书。至于照片、各种图表的增多,索引的编制等,更是超过了以前历代志书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书。

    四是编纂目的和志书功能上的创新。旧志编纂目的主要是“资治、教化、存史”。新志除了传统的三大功能以外,更主要的是为两个文明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由单独修志变为修、用并重,并不断加大用志力度。由于志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变化,志书通过光盘版、信息网络以及各种形式的简志,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大。

    五是质量标准上的创新。志书质量标准,旧志没有明确阐述,可将章学诚提出的“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三体,以归四要”作为质量标准。其中“四要”,即志书“要简,要严,要赅,要雅”;“八忌”,即“忌条理混乱,忌详略失体,忌偏尚文辞,忌妆点名胜,忌擅翻旧案,忌浮记功绩,忌泥古不变,忌贪载传奇。” 这是旧志质量标准的核心。新方志的质量标准,一般可以用五句话概括,即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文风端正,特点突出。以后在全国地方志评奖方案中又增加了“图表运用得当,印制装帧精美大方,全书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要求,应该说这些都是创新。

    六是在编纂程序上的创新。旧志编修,先修县、厅、州志,次修府志,最后修省志,采用逐级成书的办法成志。新编方志县、市(地)、省三级志书各成体系,各自编纂,虽然可以互相参考,但却均可各自单独成书,相行不悖。

    七是入志资料上的创新。旧志资料以案牍为主,而新志资料来源更加广泛,除档案以外,还采用了图书、报刊、文物、音像、照片等各种载体的资料,兼收并蓄。资料存储已由传统的手段向用计算机、磁盘、光盘、录相带等现代化手段转化。大大丰富了资料来源。

    八是采编和编纂手段及方法上的创新。旧志以手摘笔抄人工检索为主,新志特别是续志已逐渐实现采集、编纂、查询微机化,使用网络化,录排自动化等等。在编纂方法上新编方志在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城市学、系统论、经济学、统计学、人口学等诸多新学科的新方法,用其统摄资料,将其引入新方志编纂中,丰富了新方志的编纂手段。

    九是在领导体制上的创新。旧志编纂主要由地方行政长官一人负责,聘请地方士绅、鸿儒硕彦参加编修。现在则实施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方动手、志办实施的格局,有的地方还采用了人大立法,党委、政府两办制订修志暂行规定的方法监督修志,甚至政协组织也参与到修志中来,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

    十是在修志观念上的创新。首先,经过章学诚将方志从地理类划到历史类,将其从地理学纳入历史学之后,1924年又经梁启超最先提出方志学。嗣后,不少志家承前启后,不断总结经验,现在方志学已变为一个独立学科,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大飞跃。在方志学的基础上,又创立了方志基础学、方志目录方志编纂学等诸多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其次,由修志之初的一本书、一部志思想,正在向方志工作是一项综合的集编纂、研究、收藏、服务和组织领导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转化。并由一个中心向六个中心(详前)转化。

纵观两千年方志发展史和20年新中国方志事业的进程,可以看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是方志事业经常获得新生的源泉,也是永葆方志文化先进性的动力。我们要借十六大的东风,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施方志文化先进性发展战略。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四点:

    (一)深入总结首届修志经验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文章对首届修志经验进行了总结,但还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有的文章仍停留在表面上,满足于对正面成绩的夸夸其谈,修志当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揭示出来。只有认真总结好首届修志经验,才能明确目标,从而促进方志文化的不断创新。

2.搞好方志理论研究,多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

目前方志理论研究多局限于编纂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江泽民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先导与源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自然科学是这样,作为社会科学一个学科的方志学也是这样。广大方志工作者都要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方志学多作贡献。

    (三)抓好方志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更多的方志文化新人

能否继承和弘扬方志文化的先进性,关键在于不断培养方志文化新人。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凡是要建立一门学问和学科,都必须培养一批专家。”具体方法有三:一是留住人才。由于机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及其它各种因素,第一轮修志人员大多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也有些少数市县志的主编、业务骨干年仅50多岁,甚至有的还不到50岁就离退回家,未免是人才的极大浪费。对此,应设法留住他们,甚至不考虑他们的行政职务,只聘请他们当主编或编辑,使他们继续为续志工作作贡献。二是积极引进人才。最好采用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引进热爱修志的优秀人才。三是搞好人才培养。努力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历史知识、修志理论和其它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鼓励他们多参加修志实践。搞好方志人才的智力开发,为优秀修志人才的脱颖而出大开方便之门。

    (三)加强对方志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方志事业战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方志事业的需求。梁滨久先生在《黑龙江史志》2002年第六期撰文指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战略“是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带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所做的基本谋划,其重要性在于可对地方志事业的长远发展确定一条基本的工作思路,因而关系到地方志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这也正是继承和弘扬方志文化的先进性所必须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具体可包括信息化战略、志鉴统一战略、史志结合战略、续志精品战略等。

         (原载《中国地方志》 2004年第2期,题目为《论方志文化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