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上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5:25:52
设计一个上帝作者:竹人共 22 张照片我们是否是被设计的种群?我们是否已经设计了一个世界?又或者,我们设计了一个上帝,让他去设计世界?
这次竹人介绍的两篇文章分别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游戏世界,一个是网络社区,你会在哪个世界看到自己的影子?
... 全文↓作者:竹人 | 来自:科学松鼠会

我们是否是被设计的种群?我们是否已经设计了一个世界?又或者,我们设计了一个上帝,让他去设计世界?

这次竹人介绍的两篇文章分别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游戏世界,一个是网络社区,你会在哪个世界看到自己的影子?

Spore’s Intelligent Designer, byLuke O’Brien, from Slate

《比上帝更上帝》

Sporebox

上面这张画,是好莱坞大片《怪物大战外星人》续集的广告招贴吧?

错了,这是超级火爆的游戏《模拟人生》(Sim)的设计者,大牛Will Write的新作,叫《孢子》。《孢子》的设计理念不同以往,用一个新词来概括,叫Creatiolutionism,也就是神创论(Creationism)和演化论(Evolution)的杂交。

神创论和进化论自然水火不容,由此引发的争议我们稍下再看。但是,对玩家而言,这也许是个有趣的新体验:从头开始做一回上帝!

SporeEditor

Spore_timeline

Spore_civphase

一切从“海洋阶段”开始,在那里你是个游来游去的单细胞。《孢子》的中文网站上是这么说的:“与其他生物进行竞争,吸收他们以调整你的生物形态。这是在显微镜下争夺生存权的时期。”“吸收”是个多么温和的字眼,实际上这已是一片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领地。

等到你这个插着翅膀蹬着七条腿的怪物爬上陆地,还会有下一轮的竞争——你会慢慢发展你的部落,进一步进化他们,指导他们互动,引领他们和其他族群争斗,然后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走向太空世界……

Sporespace

从某种意义上说,《孢子》是个奇怪的作品。之所以奇怪,是因为水火不容的两大敌对阵营居然会同时叫好。迫于进化论的压力,传统宗教纷纷向“科学”靠拢,披上科学的外衣。这些美国新宗教(neo-religion)中最盛行的一种,叫智慧设计论。简单地说,这一派的基本论点,是坚持存在神助的、智慧的设计作为进化的前提和基础。《孢子》中繁复无穷的进化,离开玩家的鼠标来引导是做不到的。智慧设计论者击掌叫好,为的就是这个。

但《孢子》中又沿用了很多进化论的基本教义。虽然你身上最后插满了乱七八糟的无用器官,但你还是幸存者,因而也是胜利者。在你一路打拼的路程中,你用的规则非常简单明了,没有葵花宝典和红宝书,就是明明白白的达尔文那一套。

有趣的是,这样的简洁明了很让某些玩家诟病,觉得太简单,对不起他们的大脑,没劲。还有人指出,《孢子》中居然没有引入蜕变这么重要的机制。Will Wright的解释也很有趣,他担心把蜕变带入游戏会让玩家感觉失控。

所以弄到最后,要的还是过一把做上帝的瘾,虽然我们这个世界也许就是某个人掌中电脑的《孢子》。

进化是最鲁棒的,但不见得是最智慧的;这和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权衡非常类似。可以说,无论对进化还是对神,我们都有不少可以抱怨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现在应该都有一双翅膀,这样就不会天天堵在三环四环路上吃废气;我们也应该有鳍有鳞:这样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大水灾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我们就该长成《孢子》里的怪物那副鬼模样。

SCCPP

Brave New World of Digital Intimacy, by Clive Thompson, from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美丽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

Mark Zuckerberg大吃一惊:他的子民反了!还不到中午,反对他的大字报已经有万人的签名,到了第二天,变成快三万。

他以为这是一个很贴心很亲民的改革。自从两年前窝在哈佛的学生宿舍里做出第一版,Facebook发展迅猛,到08年已经有九百万的人气。但Zuckerberg觉得有一个问题,Facebook的用户一般都有200个友邻左右,每天跑到友邻那里去看看有什么更新,是要跑断腿的。所以Zuckerberg决定把每个人网页上的更新概括一下,播发给所有的友邻,在九月五号的凌晨正式实施。

这小小的改动带来的后果就是:你在主页上写的废话,原来只是有可能,而现在是一定会被看见。这没有本质意义的改动,却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Digital Intimacy

面对潮水般的抗议,Zuckerberg非常冷静。除了让用户能选择要不要广播,他决定保留全部的变化。奇怪的是,三天之后,用户们真的开始喜欢上这个功能了,再过一阵,甚至离不开了。

把友邻的闲言碎语直接塞到你的眼球底下,已经成为很多社区网站的标准体验,而微博更是把这推向极致。但事实上,并不是Facebook的这个戏剧化的一幕启发了微博的鼻祖Twitter。Twitter团队的灵感和荷尔蒙过剩更有关系——发情期的恋人之间特别多事,经常互相发些无聊的短信:吃饭了,好辣!/我买了个钥匙链/……这就是Twitter的广告词的由来:你在干嘛?

twitter

这些有意无意的自言自语,轻量而当下,并不着急启动一场对话,只是一股股的涓涓细流。

但网络神奇的地方,是可以将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轻而易举地把量变引到质变,就像Twitter那场高明的路演(见Twitter的野史),那一刻让Twitter走进大众的视线,从此一路走高,从区区两万用户一路飙升到今天600万的月独立访问者和每月5500万的点击率。

每年夏天,德州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艺术节,叫South by Southwest(西南之南)。Twitter团队在入口处摆上了两个超大的电视屏幕,上面显示着在艺术节中流窜的T友们随手写下的话,实时更新。

站在屏幕前,你会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你的卧底们占领了整个场子,时刻飞马来报,整个宇宙尽收眼底。

what is twitter

把所有的微博汇集在一起,对世界的“报道”更加草根,更加迅速。去年在加州有个小地震,还没等到震波到达旧金山,Twitter团队就已经从很多T友的消息里预测到了。在甲流刚刚开始流窜的时候,有个手快的医科学生,把Twitter上“从XX机场出发”、“到XX机场”的消息搜出来,很快就建立了实时的小模型来预测甲流传播路径和速度。

难怪Google、微软都开始担心,他们获得信息没Twitter快。

虽然微博的作用在宏观上的很强大,但对每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没有用,关键在于你关注谁,关注多少。人气很旺的T友可能有成百上千的友邻,光这一点就让不少学者感到十分困惑。有一个数字,叫Dunbar数,它由人类学家Robin Dunbar提出,值为150,物理意义是任何一个人能同时保持的朋友关系的最大数量。Dunbar指出,猿猴的“朋友”数大概是55个,再多就没时间打理。150这个数字,是按照人和猿猴的大脑比重推算出来的。Dunbar提出这个猜测之后,心理学家做了实验,没想到150真的是上限。

研究社会网络的学者,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成强链接和弱链接,强链接是每个人自觉自愿去打理的,包括你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在网络出现之前,弱链接随着时间的推演自然就蒸发掉了。别小看这些弱链接,有个很著名的理论,就叫“The Power of Weak Link(弱链接的力量)”,讲的恰恰是这些弱链接的作用。弱链接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力量,原因就在于:你的强链接和你太相似,你们太熟悉了。

心情不好,找强链接诉苦;如果需要帮忙(比如换工作),试试看弱链接。

如果你的人气够旺,你甚至可以摆脱搜索引擎了。文中提到的一个T友,就开玩笑说如果买超过50美元的东西,她一定先在Twitter上问一下,几分钟之后就有答案了。

微博的另一个功能,是让人下意识地不停反省自己的状态——戴上围脖,才找回了脖子。

淹没在无数自言自语的语言碎片之中,却有一种奇怪的安定。这种心理体验,把人带回了前工业时代的小村庄,上海弄堂里拥挤而亲密的七十二家房客。邻家的一句话,从耳边飘过,听见了,又好像没听见。

就这样,被钢筋水泥的公寓牢牢地分割开来的人群,借着微博,重新聚拢。人头多处再见古老的村庄:阳光底下没有新创意,只有重新被唤醒的旧欲望。

【后记】我曾经把这篇导读的英文原作转发给很多同事看。从事IT研究的我们,除了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新技术的动态发展之外,更应该去理解其中的原动力。而我们很多人,尤其是资深些的,根本没时间和精力来尝试微博这样的新体验。

几个月后,一个偶然的动因让我也加入了新浪微博。到今天为止,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我依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玩微博。但微博的强大磁力是非常明显的,几天前和小众菜园的几个北京网友聚谈,其中有一位坦陈上微博比抽烟还要上瘾。

新浪微博

很奇怪的是,文中那些Twitter的特点,比如琐碎而家常、遥远又亲切,在我有限的新浪微博的体验中不明显。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大卖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嘈杂而热闹,买卖的是智人快语,虽然有时候会让我弄不清是真有趣事要说,还是要说得有趣。

对知识分子来说,微博反而成了一个更入世的窗口。在无数的时政评论的条目中,夺人眼球的是知识分子常见的宏大叙事欲、批评欲、影响欲,以及新时代网络带来的表现欲和表演欲。不过,微博互动的速度之快,可以深度削弱思考的深度;半公开的舞台,吸引无数眼球的可能性,又很容易夺去思考的独立性。

当然,我对任何新技术的传播,总是本能的有所保留。但愿我是错的。

所谓“橘过江而为枳”,Twitter和新浪微博之间的区别,是足可以做几篇文化比较的博士论文的。

————————————————

【后记的后记】

我比我想象的还要喜欢这些闲言碎语,而我的弄堂就是豆瓣、微博和松鼠会的群邮件,我笃信这一美丽新世界的存在。

这两篇文章是竹人为科学松鼠会写的精彩导读,介绍的是《美国技术写作精选2009》。

在此之前,竹人已经介绍了《美国科学写作精选2009》中国的所有文章。这里。

竹人老师写文章轻松调侃,读来舒畅。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这一次写技术,正对了他的胃口,也希望对了你的胃口。我们会以每次两篇的速度来介绍这些“最佳”的文章。

松鼠会不仅仅致力于为你奉上好看的文章,也希望与你一同学习高手的写法,这就是竹人为你介绍这本书的原因。每篇文章都有原文链接,希望你点击那些链接,也点击竹人的一番好意。

那么,让我们来读书吧。

(文字编辑 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