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41-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03:14:56
详解之四十一
红疯子:照你这样说来,现实中的曹家没有长房、大房、偏房与二房的家事争夺了?
石呆子:不是完全没有,而是不可能象书中写的这样复杂激烈。首先不可能有长房,其次不可能有偏房,就是大房在康熙四十到六十一年期间也不可能生活在南京,理由很简单,南京没有曹寅兄弟们做官的位置,他们只能在北京内务府中当差。可见曹寅的家虽在南京,但曹寅兄弟们的家却在北京,他们虽然与曹寅不和,但并没有经常在母亲身边象书中贾赦贾政那样面对面地交锋,妯娌们也没有经常在老太太身边象书中邢夫人王夫人那样面对面交锋的机会,因此书中的贾赦夫妇实际上只是个[假邢]或[假邪]的艺术形象,你们不可过于较真。至于他们住在荣府的哪个方位上,那就更不必计较了。只是自从曹頫过继到曹寅家中后,曹荣又留下了遗腹子,这大房二房的不和就实质化激烈化了,这是后话了。
扯这些题外话是叫你们不光不必索隐考证贾赦的住所在哪里,甚至也不必索隐考证黛玉是不是贾赦的亲外甥女。你们看这[邢夫人把黛玉带到大房的住所,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这贾赦连外甥女一面都不肯见,象个亲舅舅吗?再看下面的黛玉到贾政处拜见二舅舅,这贾政也是斋戒去了。大舅舅在书房也[暂且不忍相见],舅舅今日又恰好[斋戒去了],二你们就不能想想这里面有什么蹊跷吗?明白告诉你们吧,这贾赦贾政实际上不是黛玉的亲舅舅,黛玉与他们不是这种血缘关系,而是另外一种稍远些的血缘关系,是作者出于隐讳的需要才改成这种亲戚关系的,由此可见作者确实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舅舅其实反而不是舅舅啊!另外还有一点,这黛玉见不到他俩的面,说明生活原型中的他俩或许不在此地、或许就根本不在人世了!作者不好明说,才找借口让他俩不与黛玉见面的。比如这里贾政的生活原型曹寅实际上已经死了,贾赦的生活原型或许远在北京,当然就不能与黛玉见面了,于是作者只好胡诌了。试看通部前八十回中,贾政贾赦何曾与黛玉说过一句话?虽说是男女授受不亲,难道二位舅舅与外甥女见个面说句话也不行?可见这血缘关系是作者改过的,这事情也是作者胡诌的。
红疯子:怪不得书中王夫人邢夫人对黛玉很一般,而且黛玉的悲剧不见贾政贾赦有任何怜悯表示呢,原来如此。
石呆子:不光黛玉见贾政贾赦这件事有这些蹊跷,而且书中大量情节都有类似蹊跷,作者为了讳饰的需要,把书中大部分亲戚关系都作了挪动,真真假假有有无无虚虚实实的事太多了,这样的[贾事]怎么能[刻舟求剑]似的索隐考证呢?记号全被作者改过了嘛!由此可见考证之难、索隐之不可信。
下面再谈黛玉来拜见贾政。[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红疯子:这种气派哪象个[工部员外郎]的家,分明是个[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家呀。回头再看贾赦的正室,比这里气派小多了,哪里象个世袭荣国公的样子,简直是个比员外郎还要低级的中等官吏之家,贾母也太偏心了,难怪贾赦要讽刺她。
石呆子:你这就比喻得不恰当了。作者这样记叙贾政的正室,是为了如实反映[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气派,相形之下可见其[工部员外郎]职衔的虚假,不是为了把贾赦正室的气派压下去,更不是为了暗示贾母的偏心、贾赦的受歧视。我刚才还说过,贾赦的生活原型并不在此地居住,他的正室也确实不如贾政的生活原型有气派,这是因为当时贾政的生活原型曹寅很得康熙器重,而贾赦的生活原型曹宣曹宜不及曹寅受器重的缘故。贾母的生活原型孙氏是跟曹寅过,谁叫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侍卫来着?所以当时曹寅的气派压过曹宜曹宣是康熙造成的,不能怪孙氏偏心。后来康熙一死,曹寅一房失去雍正的信任而落难,但曹宜曹宣各房却未受牵连,可见曹寅的儿孙们是[福兮祸所伏]啊!这是后话,总之你们从中看出贾政名为[工部员外郎]、实为[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就行了。
红疯子:咱要插一句,这[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最是触目惊心,当年康熙南巡时给曹家孙氏大书[萱瑞堂]三个字,与这里是息息相关啊!可惜如今研究曹学的周汝昌刘心武明明看出这一点,也不承认这是隐寓南京曹家,仍然坚持这是北京曹家。难道曹家从南京搬到北京还把匾额带到北京不成?而且刘心武说这[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是太子允仍手书,作者决不敢冒大不韪、把废太子的手书明写出来,这是关系到红楼梦一书能不能躲过文字狱迫害生存下来的大问题,红楼梦能通过文字狱审查流传下来,本身就证明书中不可能隐诬雍正乾隆、替废太子允仍张目,这是基本的逻辑推断,根本无须史料证据的,红楼梦能流通本身就是史料证据!
石呆子:这些话说多了就没意思了,作者从来就没有拘拘于朝代年纪,他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哪里有心思替允仍弘皙翻案、替刘心武这些流言家传下宫闱秘事?
再看黛玉拜见贾政,偏偏贾政[今日斋戒去了],这斋戒还要离家而去?还要乘这亲外甥女第一次登门的机会去?可见其[假]。而且[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这也有蹊跷啊,正室夫人不住正室,正室留给贾政一个人独住吗?或者留给贾政和赵姨娘周姨娘住吗?赵姨娘周姨娘另有偏房,不应住正室的。王夫人留着正室不住,自己去住[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只有一个解释:这王夫人如今已经孀居了!住在正室内怕怀念亡夫、无法安寝,才空出正室,移到[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住的。这个细节居然到如今也没被[文本细读]的索隐派看出来,实在太可惜了。
红疯子:你这话不对,下面不是说[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吗?这才是王夫人与贾政的卧房啊。
石呆子:我说的话会错吗?[上面五间大正房]是形式上的正居室,是贾政会内客时的场所,但并不住在这里,刚才这东廊三间小正房才是当日曹寅在世时的常居室,也是他与李氏夫人的常居室,如今人亡屋在,李氏的艺术形象王夫人也不住在这里了,但今日代表贾政见
黛玉,这才把黛玉引到贾政的常居室里来见的。作者之所以要这样按排,是为了描述贾政的内室[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这些都是当年曹寅内室的陈设,作者特意描绘这些[半旧的]陈设,决不是为了形容居室主人的朴素生活作风,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人亡物在、睹物思人]啊!贾政的生活原型曹寅去世多年了,其妻李氏为怀念他,至今仍保留当日的原样不动,这才形成[半旧的]陈设格局的。否则以荣府之豪华,难道连几件[青缎靠背引枕、青缎靠背坐褥、弹墨椅袱]都不肯换新的吗?这个细节充分说明曹家子孙后代对曹寅的景仰,也是作者本人特意对曹寅这爷爷表示敬意呀!由此你们应该想到这细节的蕴意之深。我不解释一下,你们能想到这些吗?

老红疯子的签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