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记事15-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30 01:38:44
淘书记事15-1

周六早晨到展览馆旧书市,淘书10本:

1、《围攻别斯捷尔采城》,【匈】米克沙特著,张家章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4月版,异型32开280页。

该书对落后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通过对上层贵族社会生活的描写,撕开了虚伪丑恶的面貌。

作者米克沙特,匈牙利小说家。1847年 1月16日生于努格拉特州一个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布达佩斯大学法学院攻读。毕业后当过短期的小官吏,不久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塞格德日报》、《佩斯新闻报》担任编辑。

1881至1882年,他相继发表了以农民、牧羊人的生活为题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斯洛伐克乡亲》(1881)和《善良的波洛茨人》(1882),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才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1887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889年被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1910年 5月28日去世。

米克沙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80年代起,他的作品的题材更为广泛,长篇小说《在匈牙利的两次选举》(1893~1898)、《围攻别斯特尔采城》(1895)、《新兹里尼阿斯》(1898)、《圣彼得的伞》(1895)等,多方面地展现了当时匈牙利的社会生活,对日益衰落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社会习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米克沙特陆续发表了带有强烈社会批判内容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和《黑色的城市》(1910)等。他的作品,特别是许多短篇小说,刻划了勤劳朴实、善良正直的劳动人民的形象。

米克沙特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早期的创作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转向现实主义。他的小说从情节的安排直到人物形象的创造,显示出幽默、诙谐的特点。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获得借鉴,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译者张家章(1915一1970) ,桐城县城关人。初中肄业。通过刻苦自修,达到大学水平。1941年,任国民政府兰州军警督支处翻译。1949年9月在酒泉随军起义,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部翻译,新疆军区司令部翻译,军区运输部翻译股股长和南京军事学院军事科翻译。其间,曾翻译大量军事材料。1955年12月转业,任桐城中学俄语教师,后改授英语。在桐中期间,应聘兼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先后从俄译本转译了《还我自由》、《围攻别斯捷尔采城》等外国文学作品出版。

家章在教学中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常自编外语故事,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文革”期间,盛行“不学ABC ,照当接班人”的胡言。在此阻力重重情况下,他仍通过各种办法,坚持外语教学,没有教材,自己编写刻印,教授学生。1970年3月31日他在上课时,为维护教学秩序,被几个学生恶作剧地推倒在地,引起脑溢血,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于翌日逝世,终年55 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手里还拿着粉笔。

购买动因:本人藏书中类似匈牙利这样的东欧小国家的书较少,购之扩大阅读面。另外价格便宜。

1元钱购得。

 

2、《婚姻革命》,【英】伯特兰.婚姻革命著,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4月版,32开206页。

本书以自古至今人类婚姻的演变为线索,从哲学和伦理学角度,阐述了人生中爱的位置、妇女解放、家庭等问题,并对未来婚姻的发展趋向做出预测和展望。爱情只在自由和出于自愿的时候才能滋长浓密,要是有义务的意思包含在内,爱情就会很容易被毁掉。

罗素认为,良好婚姻的要点在于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加之以身体、心智、精神各方面深切的亲密,使男女间真正的爱情成为人类一切经验中最丰富的。这种爱情,有如世界上一切伟大的珍贵的东西一样,必须有它自己的道德,并且常常要为较重大的而牺牲较微小的;不过这种牺牲必须出于自愿,因为假如不是这样那,就毁了为爱情而建筑的那个真正的爱情基础。

作者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生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祖父罗素伯爵是辉格党(自由党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首相。罗素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长大的。家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祖母的独立不羁的性格对罗素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罗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经常在家中荒凉失修的大花园里独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此书为旧书,扉页盖有“左力藏书”印章,不知此“左力”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