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教的美国人借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9 21:57:16
[一种声音]我领教的美国人借债   xilei 发表于 2009-2-26 17:38:00


说起眼下的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大家都觉得,它是由美国的次级贷引起的。但其实,准确地说,我觉得,其真正根源在于一个字:债。美国借债太多,却没有努力还债,或者也许,努力了,但没还上。

美国的情形是,美国人借债,美国家庭借债,美国公司借债,美国国家借债。。。借,借,借,水没过了嗓子眼,淹了。死不死,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很快就会见分晓。

我亲自领教过的美国人借债,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的一位好朋友,从小跟父母从台湾移民美国。在美国上学,生活,工作三十多年,现在变成地道的美国人思维。他曾经跟我说,他一辈子也不会还清房屋贷款。因为,房屋贷款是最便宜的,所以,清还房屋贷款是很傻的一件事。

对我来说,贷款再便宜也是债。而债就是一种负担,这跟便宜和贵没有关系,跟多和少也没有关系。因此,在我看来,欠债是沉甸甸的,但在我的美国朋友看来,欠债是得便宜的。

虽然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虽然我们有着同样的肤色,但我们大脑思维的方式,显然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他来说,能借债代表有价值。对于我来说,还了债说明有实力。

在我的一个家庭主妇眼中世界经济的轮回一文中,曾经提到我在07年夏天住过的一个美国家庭。单亲妈妈做兼职,照顾两个学龄儿童。家里小房换大屋,小车换大车,空房添家具,都是靠着小房子在不断的升值中,从银行增加按揭,拿钱出来购买的。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因为过不多久,房子又涨价了,然后,资产增值效应让人感觉富有,银行也很愿意,再贷款给你,赚更多的利息。

这样,欠银行的,最便宜的房屋贷款,永远就这么欠着。有钱了,比如打工挣了钱,或者收了我的房租,就还给银行。没钱,就用信用卡先垫上。到信用卡一个月后到期,有钱还钱,没钱就只还10%的最低付款额。如此,房贷债转化成信用债,低利息变成高利息。。。当经济形势逆转,房地产泡沫破裂时,资产缩水,消费缩减,公司倒闭,失业增加,欠债无还,信用紧缩,令房产继续下滑。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再接下来,谁都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时候,雨天收伞的银行才不管你的死活呢。没钱收房,直收到连自己也在坏账中Chapter 11(破产保护)为止。

再看看美国的小公司是怎么借债的。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开设一间个人的小建筑公司。刚开始,雇了人,但没有生意。所以,我这位朋友,就用信用卡预支现金来支付雇员的薪金。他很高兴地跟我说,他找到了好办法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事业,但这让我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

因为经济好景,很快他有了生意,挣了钱。不还信用卡欠账,却付最低的首付,买了办公室,继续请人,扩充生意。几年后,自然的经济周期出现低潮,建筑业首当其冲,资金链立刻断裂。办公室亏着卖了,员工一个个裁了,到最后,公司里只剩下一个小秘书,天天应付债主的电话,直到连电费也付不起了,公司关门大吉。债,怎么样了?大家估计呢,坏账喽,反正是有限责任公司。

所以说,美国从民间开始借债,堪称“千里之堤”的债台越起越高。这次的金融风暴,只不过是在次级贷这个环节先断了链子而已。其他的环节,眼看着就要溃不成军。

那么,美国政府呢?就更不用说了。十几万亿美元的外债,砸在中国政府手里的就有几千亿,留也不是,抛也不是,名副其实,一个烫手山芋。

其实,债不是不好。适当的借债,是可以运用杠杆原理来一两拨千斤,迅速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但关键,在于一个度。过度不节制的借债,只借不还的借债,借钱消费但不创富的借债,就好像一个被吹大的汽球,迟早有吹爆的一天,迟早要资不抵债,把自己送上绝路。

君不见,前几天,当美国参议院终于通过了83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美股却反而大跌三日,让道琼斯指数从8300点突降到7800点。我觉得,因为它仍然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摆脱一个“债”字。在这个方案里,2800亿用来减税,5500亿用来增加政府开支。钱从何来?举债。只不过,这次是政府借债,帮老百姓减债而已。

我们想想,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积累了债务能怎么做?该怎么做?恐怕只有两件事,少花,多挣。那我们来看看,美国这个(国)家,今天少花了么?生活成本那么高,怎么少花呢?多挣了么?失业率那么高,怎么多挣呢?美国,是继续养尊处优地高筑债台,还是含辛茹苦地偿还债主。这是摆在眼前的两难选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因果,自古如此。世界的格局,美国的未来,姑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这里的“美国人”为泛指,并非每一个美国人,也不包括大部分美籍华人。

一个家庭主妇眼中世界经济的轮回

2008-3-3

小时候学历史,曾经恨历史老师,干嘛要让我们背那么多枯燥的史实。随着年龄渐长,方知历史的含义和意义。学习历史,让我们从过去看未来,以前车之鉴,为未来护航。
 

我,这个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撇开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就以我观察日常生活的角度,看看这10几年来世界经济是如何一再“重演”的。

1997年香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经济一路衰退,直到2003年的“非典”结束,才算熬过了最坏的时期。在中央的“CEPA”政策和祖国十几亿人民的“自由行”支持下,开始了经济复苏。

97年之前的香港,热钱充斥,楼价疯狂如2007年之前的美国,如2007年的中国股市。只要入市什么都不做,谁都每月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如果不入市,每月就是同样比例的损失。因为香港地小,人少(跟国内比),而且比较富裕,所以,任何事情很快演变成全民炒的情形。

当年香港炒楼的疯狂是买楼要大排长龙,成千上万的。其壮观程度是早年咱老百姓排队买鱼买肉买豆腐不可比拟的。人们买楼的不假思索,比在菜市场买颗白菜还轻易。仿佛是买一颗贱价的白菜,挑都不用挑啊?

当年这样的疯狂到了让人身不由己的地步。我的一个在香港生活了一辈子的长者朋友,当时也困惑地跟我说:我也觉得不应该这么涨啊,应该下跌啊。但是过去的三十年,它就一直涨给你看啊,从来没有大跌过啊。当时,卖了房子的人被人笑话,买了房子的人被人崇拜。

似曾相识的情形是,2007年的夏天我在美国的北卡州(North Carolina)住在Pam家里。Pam是个年轻貌美的美国单亲妈妈。职业是空中小姐。她选择只做part time,航空公司随时call她上飞机,其他的时间,她在家照顾两个英俊可爱的儿子。

2007年初,当我打算去美国的时候,跟Pam联络看能否租住她家的客房(homestay)。当时她说她刚刚换了更大的新房子,因为她之前的房子升值很多,所以,跟银行加按,换了现在的新房。但那时她说客房还没有钱买家具,所以不知道夏天能否让我住,让我再等等。过了几个月,她来电邮说,房价升值,她贷款买了新车。又过了几个月,她又来电邮说,房价又升值,她贷款买了two suites(两套客房家具),所以,我可以住在她那里了。这样,我在Pam那个让我好生羡慕的豪宅好好享受了一小段日子。相信我的房租,她用来还银行的贷款利息了。

当美国这个被“次级贷”横扫的冬季过去,我现在不知道Pam的情形怎么样了,也不太敢问。但是,我知道当年的香港是怎样的情形。

1997年10月,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所有自由货币国家无一幸免,只有货币尚未自由流通的中国能独善其身。当时,香港银行间的同业拆息一夜之间卷上25厘,开始了Cash is King(现金为王)的时代。简单地说,这意味着“钱紧”,想借钱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想而知,靠资金支撑的楼市怎能不应声下跌?不久,香港经济增长急剧下降,股市暴跌,楼市下滑,失业率上升,香港政府高官带头,集体减薪。当年香港报纸的头条,经常会看到楼价回归到某年某月,负资产人数突破10万,破产人数再创新高,资不抵债跳楼身亡等等。

那时的香港全城长时期被悲观气氛笼罩。天空总是布满阴霾的,心情总是郁郁寡欢的;工作是朝不保夕的,突变是随时发生的;压力是巨大的,情绪是紧张的;孩子仍是嗷嗷待哺的,经济复苏却不是指日可待的。特别是对我们这样漂泊在外的家庭,手停口停,没有工作,过不了多久生活都会没着落。靠谁?靠向远在国内的亲友借贷支撑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想都不用想。只能靠自己,撑住。

那么,说了这么多,热钱到底去了哪里?由于热钱本身的“逐利避险”性,它瞬间流去了美国。因此美国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短期波动之后,随着热钱的涌入,股市大幅上扬。随后加上中国制造业贡献给美国的长期低通胀,使得联储局毫无后顾之忧地不断减息刺激经济,造就了美国经济(包括房地产)长达10年的繁荣。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97年最低的7539点一路飙升到2007年的最高点13930点,直到2007年夏天我在美国楼市的顶峰时期遇见了Pam。

热钱涌入的地方便是下一个灾难发生的地方。热钱就像龙卷风一样,它来临之前让人无以察觉,一派歌舞升平,繁荣祥和。但是,当瞬间被它无情地扫过,留下的则是一片狼藉,令人望而生畏。

现在,美国已经开始了“衰退”的前奏,次级贷泡沫破灭之后,贷款变得难上加难。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开始贱价卖房,商业资金紧张开始裁员,普通百姓资金紧张开始大量减少开支。1997年香港衰退的一幕于2007年在美国重新上演。热钱又走了。

那么,这次热钱去了哪里?这次,它来到了中国。洞察先机的热钱一早已经进入中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经不再需要用各种数字来印证。凭着对人民币及其资产升值的预期,热钱的逐利本性再次发威。

去年夏天,当我回到国内,在银行里看见六十岁的老人家们在谈论卖美金买澳元赚钱;在各大小餐厅里,听到无暇打扮的家庭主妇们谈论这只死“基”和那只活“基”哪个该杀,哪个该保;在三点之前,MSN上找不到人聊天,约不上发型师做头,连平时维护花园的园丁也一再推迟时间。有一次,家里的音响坏了,联络一下年前购买时的销售,发现他居然转行去当股票经纪,帮人买股票了。天呢,这不是典型的巴菲特说的:“在别人贪婪的时候”应该“恐惧”的情形么?!

从香港的1997年看美国的2007年。从美国的2007看中国的2017。这10年间,或许大家可以考虑把握住这一轮热钱带来的盛(升)事。但切记在龙卷风横扫之前,先找好避风港湾,随时避险,以确保不失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吧。

来源:浮生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