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数学教育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9 21:37:12

如何走出数学教育的误区

(2009-11-17 12:34:43)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学学习

1. 数学能力而非数学知识关系孩子一生。

我们都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没有我们的系统扎实,浪费时间,但他们的研究生、他们的科学家、他们的科技,其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每年的诺贝尔奖有近半都被美国人拿走了。东亚小学生数学计算技能在一、二年级优于美国孩子,但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推理、思维能力就反而落后。因为我们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训练,他们重视数学思想的浸润。

我们的孩子随时和数学打交道,但缺乏成人的引导,孩子不能把现实的生活内容有效地和抽象的数联系起来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纠正——智力因素

教学手段的单一——数量概念为主导

教学方法的枯燥——过于抽象

缺乏兴趣,抽象的方法太多,理性的认知方式不适合孩子

概念不理解

基础不扎实

北师大有个研究小组抽样调查1093名大班和学前班儿童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对知识型问题一般都回答得较好;而对智力型问题,即涉及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反应的问题,则回答的不好。所以现在北京一些小学已经不是考3+5等于几?而是问智力型问题,现在都是把知识型问题转换成智力型问题。

□没有把庞大的数字群简化成孩子易于理解的单元

□1/3的人运用数数的方法来做加减题,致使孩子在低龄阶段运算困难

其实数学是离我们最近的,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比如:今天温度是多少?今天你吃了几碗饭等。我们的孩子在随时和数学打交道,但是缺乏老师的引导——搭桥、架桥,孩子不能把现实生活的内容和抽象的数字有效地联系起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逻辑数学观念,他在最初不来源于语言讲解,而是来源于儿童对客体材料的具体操作活动。他曾说:“数学教学中忽视动作的作用,而始终停留在语言水平上,那是一种极大的错误,特别对幼儿来说,摆弄物体的活动,对理解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3-6岁的孩子,我们要帮助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就是具体的数字,最后开发他的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拿着实物让幼儿来理解:这儿有两个红萝卜,拿走了一个,还剩下几个?“两个”用数字“2”表示,“拿走”用“—”表示,“还剩下”用“=”表示,“2—(?)=1”这几种题目就联系起来,这道题就容易理解了。

著名的早期学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认为:令孩子感到数学困难的,并不是数学本身抽象的问题,而是大人所提供的方法错误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