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打击黑车,为什么不从制度上下手? //老百姓对黑车"既恨又爱" 打击遭遇"反制度抗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9 21:15:14
老百姓对黑车"既恨又爱" 打击遭遇"反制度抗争"
2010年08月11日 08:24:56  来源: 检察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对于打击黑车,人们少有异议。然而,当黑车现象作为一种“反制度抗争”获得社会相当同情的时候,寄望于仅仅通过打击让其退出舞台,恐不现实
包括北京、上海在内,不少城市正在加大力度打击黑车。
黑车之于乘客,意味着不安全;之于出租车司机,意味着不公平竞争;之于社会,意味着交通秩序混乱甚至社会治安隐患。对于重拳打击黑车,人们少有异议。
但打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不安的苗头,却需要警惕。特别是,多年来一轮又一轮的治理,非但没有让黑车销声匿迹,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反思:让黑车退出舞台,除了打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有社会学者将黑车现象称做“反制度抗争”——当这种抗争获得社会相当同情的时候,包括打击在内的所有治理,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审慎地进行。
对黑车,百姓“既恨又爱”
一座城市到底有多少辆黑车,恐怕没人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以北京为例,据估计,仅在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就有上千黑车在非法运营。
7月14日,北京市启动打击治理黑车的“脉冲行动”。当天,全市共查扣黑车、黑摩的1042辆,查处违法人员1042人,其中1名暴力抗法人员被处以刑事拘留,99人因扰乱治安秩序、无证驾驶被处以治安拘留,942名有其他轻微违法情节者被处以罚款、警告和批评教育。到7月29日,北京全市被查扣黑车超过4000辆。
和有关部门态度鲜明不同,不少百姓对黑车是一种既恨又爱的矛盾心态。某网站一项有关黑车的调查显示,54.3%的网友认为黑车的最大危害是“安全缺乏保障,索赔难”,但同时,83.4%的网友称“坐过黑车”。
“难道我不知道坐黑车危险?可是,每天半夜下班,没有公共汽车,又打不到正规出租车,不坐黑车我怎么回家?别跟我说黑车危险,先告诉我除了黑车我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家住北京天通苑的杨小姐说。
地铁八宝山站西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门口,从早到晚,都有多辆正规出租车候在那里。记者的单位在附近,多次于晚上在那里打车,却极少能打成。一听记者要去的地方比较近,摆手几乎是司机的一致反应。如果不是黑车“救急”,多少次恐怕只能走着回家了。
也曾动过投诉拒载的念头,但多名出租司机的说法令人泄气:“对于拒载,管理严的公司可能还说你几句,‘下次别这样了’;管得不严的,连说也不说。”
有社会学者将黑车现象归结为“反制度抗争”,而人们“既恨又爱”的心态,让这种“反制度抗争”获得相当的社会同情。石景山区城管大队一名副大队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的一个变化,似可作为“相当同情”的旁证:“一旦我们发现黑车拉载了乘客……得反复劝说这些乘客配合我们工作,也答应为乘客保密,可是效果并不好。头几年,还能有30%左右的乘客愿意作证,可现在,十个乘客中能有一两个答应作证我们就得说谢天谢地啦!”
在“相当社会同情”的背景下打击黑车,对执法者执法提出更高要求。
搜索更多黑车 黑车市场 的新闻
北京交管部门回应“黑车罚款还价”等五大问题质疑
“脉冲行动”首日查黑车千辆拘百人
检察日报:打击黑车,为什么不从制度上下手?
2010年08月11日 07:30:17  来源: 检察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对于打击黑车,人们少有异议。然而,当黑车现象作为一种“反制度抗争”获得社会相当同情的时候,寄望于仅仅通过打击让其退出舞台,恐不现实—— 并非为黑车辩护

编者按
包括北京、上海在内,不少城市正在加大力度打击黑车。
黑车之于乘客,意味着不安全;之于出租车司机,意味着不公平竞争;之于社会,意味着交通秩序混乱甚至社会治安隐患。对于重拳打击黑车,人们少有异议。
但打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不安的苗头,却需要警惕。特别是,多年来一轮又一轮的治理,非但没有让黑车销声匿迹,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反思:让黑车退出舞台,除了打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有社会学者将黑车现象称做“反制度抗争”——当这种抗争获得社会相当同情的时候,包括打击在内的所有治理,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审慎地进行。
对黑车,百姓“既恨又爱”
一座城市到底有多少辆黑车,恐怕没人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以北京为例,据估计,仅在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就有上千黑车在非法运营。
搜索更多黑车司机 的新闻
北京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黑车 最高将处2万罚款